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你想好怎么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霍亂時期的愛情》讀書筆記范文(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書筆記1
費爾米納在愛情的燃燒與旅行中生活的磨礪成長了起來,成熟讓她獲得了更多她向往的自由,她的身上也散發(fā)出更多成熟的魅力。但是這份成熟也讓愛情的沖動與幻想與她漸行漸遠,一瞬間的成長,一剎那的頓悟,如夢初醒,寥寥數(shù)語,結(jié)束了在阿里薩心中矢志不渝的永恒的愛情。看到這里,我有些恍惚,我知道這份愛情被賦予了太多幻想,這讓這份愛情搖搖欲墜,但我總覺得,結(jié)束是不是來得太突然了些?難道說,愛與不愛有的時候僅僅是在一念之間?作者:Strickland先生根本就不是在找月亮,他更像是一個被夢脅迫的人。
毛姆太過用力(也有可能刻意為之)地去描繪這個人的生活,他的確成功的把Strickland先生描繪成一個神的生活,可是哪有人真正把月亮和六便士一刀兩斷。
讀到目前為止我依然對此有距離感,大概這樣的人只能在小說里見到吧。作者:詹虹雨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書筆記2
這部小說既然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其中一定是有許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我只是萬千讀者中的一員,就淺淺說一點我的見解吧:關于愛情。
初看到小說的名字時,我以為這會是一本充斥著生死抉擇,大愛無疆,氣勢磅礴的愛情巨著,然而細細讀下去,才發(fā)現(xiàn)恰恰相反,馬爾克斯的筆觸猶如涓涓流水,又如一壺陳年老酒,平緩卻又持續(xù)地向讀者描述著一個延綿了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沒有什么高潮迭起的情節(jié),也沒有什么感人至深的橋段,在這樣從容不迫地敘述之下,初戀的青澀,熱戀的炙熱,失戀的煎熬,婚外情的刺激火熱,夫妻間的相互依存,露水情緣的易逝,老少戀的暗流……仿佛是回甘的草藥一般,令人回味無窮。
仔細看來,書中給弗洛倫蒂諾和費爾明娜直接的愛情除了在他們熾熱的年少時光之外,幾乎都是在描寫費爾明娜和烏爾比諾醫(yī)生的婚后生活,以及同一時刻弗洛倫蒂諾和他25個本子上的女人中度過的。年少時候的愛情大概是隨處可見,面對對方的情感困惑時,人們的回答也幾乎是清一色的勸分不勸和,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相愛時有多癡情,分開時就有多怨恨,甚至于將愛情變成了一場博弈。
可是像弗洛倫蒂諾和費爾明娜這樣的愛情,又有幾個人能,不,還是說,敢做呢?《霍亂時期的愛情》給我們展示的是一種與世俗偏見截然不同的愛情:徹徹底底的不計較回報,沒有輸贏之分,沒有自我陶醉和尋死覓活,雙方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沒有后悔,沒有怨天尤人,甚至于耐住了整個人生的考驗。
有人說這本小說就是在講一個人到底可以不甘心到什么程度。我要說,弗洛倫蒂諾這樣的人是讓人敬畏的,因為,到底是怎樣強大的意志和強健的心臟,才能支撐一個人慷慨超脫如此,平和堅韌如此?我甚至可以大膽地猜測,哪怕這一世弗洛倫蒂諾沒能等到和費爾明娜在一起的那一天,死的時候他也不會有什么遺憾,因為這是一個說過“我對死亡唯一的恐懼,就是沒能為愛而死”的人。我們把愛情融于世俗之中,卻已經(jīng)忘記了愛情的本質(zhì),這兩位的愛情,容不得我等俗人論短長吶。
除此之外,我還悟出了一個道理:任何事情,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有結(jié)果的。雖然結(jié)果可能會好,也可能很糟糕,但是不堅持的結(jié)果只能有一個,即與你的期翼相反的結(jié)局。
最后我想說,蕓蕓眾生,無論是尚未懂得愛的,正在享受愛的,已經(jīng)失去愛的,或是最終得到愛的,每個人,都能在《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條時間軸上找到自己對應的位置,也總有一段情節(jié),會觸動我們。這,可能就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吧。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書筆記3
因為我太懶了,開博這么久了才有一兩篇文章,所以我就把一篇假期作業(yè)--讀書報告,放上來。由于字數(shù)要求20xx以上,我拼接了一些從網(wǎng)上下的資料。不過那些個人評論是我寫的,相信讀者可以看得出來。
最近,有位朋友向我推薦了一本書。說是他不久前才看完的,很有感觸。他想和我探討一番,于是讓我也閱讀一下。這是由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編著的。
提到馬爾克斯,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他那獲得諾貝爾大獎的。而這部作品正是作者在獲獎后,經(jīng)過嘔心瀝血的兩年創(chuàng)作,誕生的又一佳作!
《霍亂時期的愛情》講述的是小說寫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愛的故事。他們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jié)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jīng)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jié)婚,因為他們太老了。故事其中又穿插了不同類型的愛情,而透過各種愛情, 甚至,“連霍亂本身也是一種愛情病”,小說表現(xiàn)的是哥倫比亞的歷史,是哥倫比亞人自己破壞哥倫比亞的歷史。
有評論說,這是“我們時代的愛情大全”,“一部愛情專著,一部涉及當時政治觀點,穿插著愛情,霍亂和戰(zhàn)爭的故事”。
于是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隨著作者的筆觸,進入到故事中。在經(jīng)過五天細細品味后,我完成了對這本書的閱讀,可這書里的故事卻帶給我無限的感觸和遐想……
書中的阿里薩,是個為愛癡狂的男人。他在一次與費爾米納的意外邂逅后,愛上了她。在那棵開篇被意味幽怨與隱痛氣味的苦扁桃樹下,阿里薩終于把長達七十張紙的情書交給了費米爾納。費米爾納也接受了他熱烈而矜持的愛情,在那減去一半的情書中激切尋找那份想望的熱烈。
白山茶花是他們的定情花,純潔美麗充滿青春氣息,之后阿里薩等待費米爾納回信時患上了類似霍亂的相思。阿里薩讀費米爾納第一封信是邊吃玫瑰花邊讀完的。他母親擔心他吃了太多玫瑰花后會拉痢疾,減弱抵抗力患上真正的霍亂。阿里薩寄費米爾納頭發(fā),費米爾納寄他成為標本的葉子,蝴蝶。阿里薩寫著自焚發(fā)燒的情詩,而費米爾納寫著清淡平常的家務。愛情爆發(fā)的不可收拾。
曾經(jīng)也為愛瘋狂,這是霍亂時期愛情最閃亮見證。費米爾納離開那座埋葬她愛情的城市之前,給阿里薩信中夾著自己剪掉的頭發(fā)。旅途之中他們的愛情仍在狂熱繼續(xù),實在太藐視當時爆發(fā)的一種病癥:霍亂了。相思病態(tài)類似霍亂,可能是馬爾克斯故設的意外。也給讀者造成不經(jīng)意的意外,霍亂之所以用于這場愛情的恍惚意義。
在閱讀過程中,我一直在揣測:費米爾納與阿里薩是真的相愛嗎?特別是在費米爾納旅行后,與他第一次相見后說“不必了,忘掉吧”。這就是兩年相愛的結(jié)果嗎?一句話把阿里薩打入了地獄。
很多年以后,在費爾米納新婚的那天晚上,年輕的阿里薩躺在“那艘不該載他的被忘卻的輪船的甲板上”,發(fā)高燒,說胡話,那時他想起他的初戀情人,流了眼淚,也許是因為思念,或許是因為痛苦,也或許是兩者交集,絕望充滿著他的內(nèi)心,復雜的心情隨著前去馬格達萊納河流域的船只漸行漸遠……當阿里薩把提琴放進盒子,頭也不回地沿著死一般寂靜的街道回去的時候,已經(jīng)覺得他不是次日清晨要出走,而是覺得仿佛在許多年前他就帶著決不回頭的決心出走了,于是他又似乎“有勇氣忘掉過去,并且繼續(xù)生存了”。我原以為他可以忘了她,可對費爾米納的愛是那么深刻而強烈,他做不到。于是他開始了等待,漫長的等待。
他等待著烏爾比諾--費爾米納的丈夫,離開人世的那一天。在五十一年九個月零的等待后,他終于有機會向她再次表明自己的心跡,但又遭到了拒絕。阿里薩又耐心地用兩年時間與費爾米納通信,最后和她登上了“新忠誠號”輪船,開始了等待以久的旅行。
我實在佩服阿里薩那磐石般堅定的耐心,他也等來了他要的結(jié)果:小說結(jié)尾,阿里薩和費爾米納逆流而上,在船上升起了霍亂標志的黃色旗幟,再沒有什么人可以來打擾他們。船長詢問這樣漫無目的的航行還要繼續(xù)多久?這個愚蠢的家伙在費爾米納的睫毛上看到初霜的閃光,在阿里薩的臉上看到勇敢無畏的愛,然后,阿里薩公布了他在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個日日夜夜之前就已經(jīng)準備好了的答案:“永生永世!”這實在是難令人不動容。
可我總覺得,費爾米納答應了阿里薩,是因為老年后的孤獨與寂寞。甚至她和烏爾比諾之間也沒有愛情,他倆的結(jié)合是各取所需——他要她的美貌與傲氣;她要他的尊貴與顯赫。在之后的生活中,他們更多的是依賴。當發(fā)現(xiàn)丈夫有外遇時,她的憤怒曾使我以為是出于愛?珊髞戆l(fā)現(xiàn),那是因為她的自尊遭到踐踏;蛟S他們之間是有愛情的,只是他們沒發(fā)現(xiàn),我也沒發(fā)現(xiàn)罷了……
馬爾克斯在阿里薩與費爾米納這條主線外,又安排了其他的故事,但都沒逃脫“愛”這個主旋律。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馬爾克斯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的愛情方式:幸福的愛情,貧窮的愛情,高尚的愛情,庸俗的愛情,粗暴的愛情,柏拉圖式的愛情,放蕩的愛情,羞怯的愛情……而隨著書中人物的遭遇,你也會跟著他們或喜,或悲,或無奈。
我不禁贊嘆馬爾克斯那神奇的手筆,用細膩的情感描寫出那么生動的人物與情感。還有他通過人物,隱秘地表達了自己堪比箴言的看法:
“我對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沒能為愛而死!
“軟弱者永遠愛情的王國,愛情的王國是無情和吝嗇的,女人們只肯委身于那些敢做敢為的男子漢,正是這樣的男子漢能使她們得到她們所渴望的安全感,使她們能正視生活。
“她從來沒有想到,好奇也是潛在的愛情的變種。”
“一個人最初和父親相象之日,也就是他開始衰老之時!
“社會生活的癥結(jié)在于學會控制膽怯,夫妻生活的癥結(jié)在于學會控制反感!
“找出兒童和成年人之間的差別,對她來說殊非易事,但分析來分析去,她還是更喜歡兒童,因為兒童的觀念更真實!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書筆記4
百年孤獨——獻給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是善良的作者。他幾乎刀刀見血地剖白了各式各樣的愛情,卻留給了阿里薩和費爾明娜一個圓滿的結(jié)局,給了被婚姻束縛的她和傾心一生的他幸福。穿越了五十年的時光,少年和少女終于牽手。是啊,生活已經(jīng)夠破碎了,又何妨讓故事完美一回呢。
閱讀這本書時,我?guī)缀醭晒Φ卣f服了自己。讓自己相信,年少的阿里薩和費爾明娜是最純潔的愛戀;費爾明娜是被世俗限制的向往自由的少女;阿里薩對萍水相逢的一個又一個女人是有著憐憫和愛慕之心的;最終阿里薩和費爾明娜的重逢是最完美的解決。我說服自己以他們的故事為基礎去探討愛情,沒錯,割裂來看,每一個故事都給人以啟發(fā),每一段愛情都足夠讓人思考?墒牵敼适庐嬌暇涮,重新審視這本書,我不得不說,書里的人們尋覓一生,卻從不曾懂得愛情。抬頭看到的云層中的陽光,低頭卻是滿地荊棘。的確,我曾經(jīng)為每一段愛情感動過,無論是五十年的費爾明娜,還是短暫的羅薩爾瓦、諾麗埃加、小女巫……
可是當這623個愛情故事的主角都是阿里薩的時候,簡直讓人不寒而栗。費爾明娜是神壇上的女神,卻是踩著622個犧牲者,站在上面的。阿里薩自認為他為費爾明娜保持童貞五十年,是因為這622縷云煙不值得他憐憫地提上一筆。
盡管這里面更多的是各取所需的互相溫暖,但仍然改變不了,阿里薩和這些女人從來沒有了解過彼此,只是火焰中燃燒的飛蛾。就連女神費爾明娜,阿里薩對她的了解,甚至不如烏爾比諾。阿里薩和費爾明娜缺乏最基本的感情基礎,費爾明娜與其說是他的愛人,不如說是他的宗教,那么他的“忠貞不渝”就更好理解。費爾明娜是他一生做事的邏輯,那么否定了自己對費爾明娜的愛,便是否定了自己。
費爾明娜自己更是一生都無法看清,看不清自己是怎樣的人,選擇不了自己的生活,同樣是被生活左右的浮萍。最后費爾明娜和阿里薩的結(jié)合,更像是“同情”而不是“愛情。”故事的悲劇就在于,我知道你愛我,我不知道你愛的是不是我。我想走進你的.世界,你關上了門;讓你走進我的世界,你別過頭。
故事中的主角們,從來沒有試過去了解彼此,走進過彼此的內(nèi)心世界。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框架中,用自己的體系去錨定別人的形象。我不否認陪伴、驚艷、思念是愛情,但是缺失了相知的愛情,還是相愛嗎?生活的悲劇在于,即便看清了霍亂時期的愛情的人們迷茫在哪里,也免不了將現(xiàn)實過的破碎不堪。即便明白靈魂需要知己,卻仍然免不了獨自前行。擁有了霍亂時期的愛情,卻也免不了百年孤獨。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書筆記5
我們讀愛情故事,念情詩,卻好奇那些奇怪的句子從何而來,不是你的眼睛如天上的銀河或者他們緊密的相擁直到永遠這樣的句子,而是她為什么要去開設那門彩繪瓷器的課程,她的課和她的愛情有半點關系么?
我一度也涂涂寫寫,同樣為此困惑,寫作這件事,本質(zhì)上不是一件太過麻煩的事情,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對于講述一個漫長的故事是如此沒有耐心。寫出來的東西總是關注在結(jié)果之上,主人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怎樣了,然后結(jié)束,都不愿意多一點心思停留在藍天白云以及那張扶手磨出底漆顏色的民國太師椅上。
巴黎評論有關作家訪談的集子,讀著便能體會那許多文壇巨擎在創(chuàng)作中的辛酸歷程,不是說他們在路上的時候,不是說他們在戰(zhàn)火紛飛中的時候,而是他們拖來一張凳子,擺開架勢卻在打字機上寸步難行的時候。我深知其中苦痛,腦海中隨時不時有關于離奇情節(jié)意圖變成完整的故事,但是每當自己意欲從腦海中將他們拽離至紙面上時,卻總是為開頭的鋪墊所擊垮。描寫了天氣,描寫了城市,主人公姨夫隔壁鄰居的斑紋貓咪已經(jīng)叼走了窗臺上的魚,但是主人公還沒有獻出那制勝的一吻,我如同一個急躁的讀著,急于知道故事的結(jié)局甚至等不及自己將它寫出來。
慢慢的我才意識到,自己總是在試圖編造一個別人的故事,寫作此時對我實則還只是一種故事的操練,然而當生活衍生到某個階段,便會突然意識到那些平靜綿長的犄角旮旯,藏著作家自己的故事,如同你頭發(fā)蓬亂的那個早晨,你沒有說愛我或者恨我,這個沒有一封情書,沒有一個悲劇,亦沒有一場冒險的早晨,你那在頭頂一寸處招展糾結(jié)的亂發(fā),卻招引了我所有的氣息。它們各自為伍的樣子,讓我想起前一個夜里從你處聽來的話語,“忘了吹干頭發(fā)就進了被窩”,在睡眠與睡眠之間,你的句子和你的頭發(fā)將時空的兩頭連結(jié)起來,構(gòu)成了延續(xù)的故事的主體。
這個故事向前回溯,穿過所有早晨與夜晚,勾起每一句道別,直到你最初出現(xiàn)時的樣子,靜靜的在那里等待時間的開始。所以作家并非具有讓故事自由生長的力量,他們拿起筆的時候,故事就已經(jīng)寫就了,順著記憶找到那些連結(jié)的節(jié)點,找到你一個朦朧的詞語;找到你不在的清晨,案頭的一盆仙人球,找到我們置身于其中的時刻,才將其娓娓道來。我們讀愛情故事,在世間的那一千個愛情故事里,元稹寫取次花叢懶回顧的時候,一定是從京城的煙花從中走過,手中細攆著108顆佛珠坐在堂前看著發(fā)青的石板地時發(fā)出的嘆息;馬爾克斯散步的時候,一定傾耳聽著有人談及某位故人與丈夫生活在另一篇屋檐下的飛短流長,直到一天其人守寡的音訊來臨而在臉上露出釋然而離奇神色。歸有光寫完一副書法抬頭從窗口望出去,雜草叢間依稀幾棵枇杷樹的婆娑搖曳必然會從清晰變得有些模糊。
潘安轉(zhuǎn)過屏風之際,恍惚覺得案頭的硯臺上那攤墨跡仿佛是新近磨就,腦海里想起兒時父親講述世間有一種比目魚,雙目在側(cè)相伴而生的故事,那時還只是有趣。一千個道聽途說的愛情故事里,作家用的是別人的名字,創(chuàng)造一座虛構(gòu)的城市,從沒有在一起的戀人相聚了,開場即死去的人們幸福的生活下去,故鄉(xiāng)的電影院永遠再買同一場電影的票,即使進口處的霓虹燈已經(jīng)有一半亮不起來,但你并未洞悉其中奧妙,而是當主人公撫摸著女主的后腦勺感受到一小塊突起的骨頭硌手卻愛不釋手的觸感,坐在一米外就感受到前一天夜里河邊秀發(fā)里青草的氣息從身后飄來,或者給一件掛在衣架上破舊的襯衫穿上外套,拂去灰塵,你捧著書卷突然跌入所有這些時刻,你才真正看到這個作家生命里屬于自己的時刻,你突然理解,所言非欺也。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書筆記6
懷著無比復雜的心情讀完了這本書,相信大多數(shù)讀者和我的心情一樣,都經(jīng)歷了羨慕阿里薩和費爾明娜忠貞不渝的愛情,惋惜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而敗給現(xiàn)實的無奈,痛恨阿里薩為了填補心中的空白而尋花問柳甚至毀掉了16歲女生的前途,深思最終他們雖然在了一起卻已經(jīng)不是我們心中所愿。
也相信大多數(shù)讀者跟我一樣是沖著馬爾克斯這個偉大的作家來讀的這本書,我也曾被它的封皮和名字深深吸引,認為這一定會是一個偉大而凄慘的愛情故事,甚至我還打算將這本書連同百年孤獨送給一個人,很慶幸我沒有,如果我是在讀了這本書之后再選擇,我一定不會這么做,這本書打破了我對愛情最完美的遐想,有時不得不承認這本書中的情節(jié)其實是非,F(xiàn)實的,但也非常讓我之憤慨,它揭露了愛的一個本質(zhì),那就是得不到的才是最美好的,失去了也才會感到?jīng)]有好好珍惜,與其說書中的阿里薩為愛終身未婚,不如說他是為自己而活,現(xiàn)實中的人們又何嘗不是如此?
愛總是伴隨著盲目和欺騙,所以,與其費心費力愛別人,不如先關心關愛自己,最終在不在一起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是否遵從了自己的本心,為自己而活,這樣的愛才會有意義。因為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會告訴你,誰才是你內(nèi)心想真正守護和依托的人。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書筆記7
關于《霍亂時期的愛情》豆瓣書評有個點贊極高的短評:不夸張地講,這本書包含了所有有關愛情的全部答案,全部。閱讀這本書的好處是,讓人重新開始相信愛情;壞處是,讓人意識到,即便相信也無濟于事。受這段話的影響,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保持著一種敬畏感,這種感覺又讓我對它敬而遠之,不敢讀。
這本書講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浪漫的愛情故事,男主阿里薩飽受愛情的折磨,為等待他的“花冠女神”又減輕自己心靈傷痛,他在情感上忠貞,在肉體上放蕩。就像薰衣草的話語一樣,“等待愛情”成了他一生的宿命,霍亂、女人、事業(yè)、死亡,歲月無情的流逝讓他對生命和愛情有了更深刻又熱烈的理解。
這本書我讀的很慢,有的內(nèi)容反復看了兩三遍。在這本書里,除了痛徹心扉、纏綿悱惻的各種愛,讓我更深刻的是關于衰老的描寫,雖尚不能感同身受,但也惆悵淚流。開篇的那個自殺者雷米亞﹒德圣阿莫爾,就是因為恐懼衰老而在生命的中途自行了斷。我曾一度感覺這本書的每一頁都在宣揚衰老的可怕:記憶的流失,身體的酸味,褶皺的皮膚……衰老和死去是每個人生命中無法抗拒且必須承受的事實,在永恒的愛情面前也一樣,誰也無力與歲月抗衡。合上書入睡前,我試著去想象四十年后的自己,除了衰老的體貌外其他都想不到也想不清楚,但很害怕。
后來讀到最后,當老態(tài)龍鐘的費爾明娜和阿里薩躺在一起,在黑暗中摸索對方的雙手并堅定地握在一起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他們終于釋放了這一生恒久的寂寞的靈魂,我對衰老的態(tài)度突然勇敢了起來。想到阿里薩的媽媽對他說:趁年輕,好好利用這個機會,盡力去嘗遍所有痛苦,這種事可不是一輩子什么時候都會遇到的。痛苦也是一種生命的饋贈,沒有白吃的苦,只不過是另一種付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阿里薩的愛情就像霍亂一般令他困苦迷惑,歷經(jīng)生死離別。費爾明娜的愛讓人疑惑甚至反復思索,不知是怎樣的思維歷程讓她采取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而且堅定決絕。說不清為什么,總覺得這本所謂的“愛情的百科全書”不像是在寫愛情,也可能是轟轟烈烈的愛情從不按常理出牌?
仍有與一大堆關于愛情的疑惑誒,那一定是因為我還小。
總之,不負時光,為愛生長。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書筆記范文(通用7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