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一段視頻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后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yīng)用文體,也是應(yīng)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后感【篇一】
150000次轉(zhuǎn)發(fā),超四億次閱讀,五個故事正在變成電影,每一分鐘,都有人在故事里看到自己,這并不是你所想象的夸大奇談的言辭。微博上最會寫故事的人,張嘉佳,他所寫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本書,讀過它的人總能多或少的被它感動,它在講你我共同逝去的曾經(jīng),那些故事總會觸動到你我的心靈,隱隱約約似乎可以感受到陣痛。而這種痛,我想伸手去撫摸卻遙不可及,這種痛是深入到骨髓里的。因為張嘉佳講述的不僅是自己的過往,更是我們整整的一個曾經(jīng),痛是因為我們對那些拋不掉忘不了的日子的執(zhí)著,對那些過往時光的懷念與惋惜。
青春就像一場大雨,即使感冒了,還希望回頭再淋它一次。小時候我們很少去想長大后會是什么樣子,長大后卻總是想小時候是什么樣子。那些丟不掉的曾經(jīng)是我們很好的念想,但這種念想或許也會成為午夜夢回是的夢魘。豬頭的愛情,初戀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這些故事都展現(xiàn)的是共同的主題:那些年,路過了就是路過了。那些年,錯過了就是錯過了。正如張嘉佳所說,我從一些人的世界路過,一些人從我的世界路過。在過去的歲月里,我們都很會想去擁有一個人的全世界,可是也只能是路過。
“我也很喜歡,當(dāng)年那個喜歡你的我。”前年,九把刀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一經(jīng)上映,感動了無數(shù)人?戮膀v和沈佳宜都曾路過彼此的世界,但最終也沒有走進(jìn);蛟S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柯景騰或是沈佳宜,或許人生有很多事就是徒勞無功的,就算你現(xiàn)在還不知道log是什么,十年后依舊會活得好好的。正如歌詞中所說,曾經(jīng)想征服全世界,到最后回首才發(fā)現(xiàn),這世界點點滴滴全部都是你。然而經(jīng)歷過你對我的喜歡,就會覺得別人對我的喜歡,沒法跟你比。被你喜歡過,很難覺得別人有那麼喜歡我。
張嘉佳說,故事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jié)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書中的最后一個故事是作者自己的真實寫照,也是寫于自己三十三歲生日的。剛剛離婚的他,脾氣暴躁,生活絕望;蛟S正是因為他的執(zhí)意,因為他舍不得,因為他看到太多絕望,所以反而看出希望。
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上帝會讓你付出代價。去年,《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上映,勾起了多少人對過去時光的臆想。陳孝正為了自己燦爛的前程,放棄了深愛他的鄭薇。當(dāng)阮莞毅然決然離開自己男友卻依舊無法忘懷時,丟掉了自己的美麗年華。當(dāng)周小北蒙冤含憤離開學(xué)校時,她放棄的是自己暗戀許久的許開陽還要故裝遺忘所有人····我們都愛自己勝過愛愛情,多少人最初的約定是相濡以沫,最后的結(jié)局卻是相忘于江湖,難道我們終將會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上帝會讓你付出代價,但最后,這個完整的自己,就是上帝還給你的利息。正如張嘉佳為自己寫道,哪怕花開兩朵,也總要天各一方,感謝三十二歲男人失去的世界,才有三十三歲男人看到的世界。
當(dāng)我合上這本書的時候,我依舊記得一個個人名,一場場歡樂,一段段哭泣,和一張張無所畏懼前行的笑臉。我喜歡那些從絕望中長出的希望,喜歡那些堅持而不放棄溫暖的主人公。
所有人的堅強(qiáng),都是柔軟生成的繭。張嘉佳要告訴我們的是,坐會兒,喝一杯,或者看看風(fēng)景,然后就繼續(xù)往前吧。屬于你的另一個世界,終會以豁然開朗的姿態(tài)呈現(xiàn),以我們必須幸福的名義。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我想說的是,毋須煩惱,終有弱水替滄海。拋卻糾纏,再把相思寄巫山?傆心敲匆粋人會走進(jìn)你的世界,親愛的,請相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后感【篇二】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第一次聽到這本書的名字就忍不住被它所吸引,總感覺書名有一種莫名的繾綣的幸福。這本書由一個個小故事集合而成,每一個故事講述著不同的人生百態(tài),講述的是我們身邊的張三李四的故事,但是卻能直擊人心的身處。因為有時會覺得,故事里的某個人和自己身邊的某人很契合,然后,覺得整本書是那么親近。
陽光燦爛的午后,或者是臨睡之前,翻開<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感受著一個個小人物的喜怒哀樂,仿佛也能看到自己身邊那些親近的人曾經(jīng)發(fā)生,正在發(fā)生或者是將來來要發(fā)生的故事。在安靜的閱讀中去體會不同的人生哲理,愿每一個親愛的人獲得幸福。
作者張嘉佳,被稱為微博上最會寫故事的人,書里面的篇章,有溫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單的,有瘋狂的,有無聊的,有胡說八道的,細(xì)細(xì)品來,總讓我怦然心動。作者是真心喜愛文字的人,同時也想借自己的文字去給那些在迷茫和痛苦中的人帶來指引。
在讀書的過程中不由得就會想到自己,忍不住想回頭看看自己已經(jīng)走過的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也已經(jīng)走了二十多年。在這一路上不斷有人來,又不斷的有人離開。今天那珍視的人,可能明天就變成陌路人。有人說,所謂人生就是一個迎來送往的過程。得到失去都是一種常態(tài)。在書里也看到,有人失去事業(yè),失去愛人,但是最終都還是要勇敢的生活。而那些我們曾經(jīng)深愛的人,()他或許傷害過你,但是他一定給你的生命中留下過溫暖。所以,也期望他們獲得幸福。
張嘉佳想傳達(dá)的都是滿滿的正能量。正確的去看待得失,正確的面對人生的低谷,帶著美好的祝愿祝福在你生命中路過的每一個人。你曾經(jīng)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個人的全世界,但是卻可能只是路過。滿城的雨水,模糊的痕跡,呆呆的佇立一步也不想往前。哪怕等待,認(rèn)真守護(hù)每一個路口,最后卻發(fā)現(xiàn)對方不在這里了。其實這些并不可怕,每個人的堅強(qiáng),都是柔軟生的繭。張嘉佳告訴我們的是,坐一會,喝一杯,看看風(fēng)景,帶著祝愿,向前走?倳幸粋真正屬于我們的全世界會在我們面前展開,我們應(yīng)該以幸福的名義去接受。然后,以幸福的名義,去祝福。愿生命中每個親愛的人,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后感【篇三】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張嘉佳著。我是被這本書的插畫所吸引,全書共分為7部分,寫了38個故事。沒有華麗的辭藻,講述的每個故事好像都從我們身邊發(fā)生過,或正在發(fā)生。每個故事簡短卻意味深長,樸實感人。印象最深有兩個一個是:(老情書)故事里老太太對年輕人說的一席話感觸很深。“你們經(jīng)歷見山不是山了嗎?不趁著年輕拔腿就走,去刀山火海,不入世就自以為出世,以為自己是活佛涅槃來的?我的平平淡淡是苦出來的,你們的平平淡淡是懶惰,是害怕,是貪圖安逸,是一條不敢見世面的土狗。”作為年輕人可不是這樣嗎,在沒有勇氣面對現(xiàn)實的時候,總是找一些理由來麻痹自己,而不是去面對,不是去克服空難迎接新的太陽。很敬佩老太太單槍匹馬,瞞著兒子親自去異地,住著簡陋的賓館,拿來一點米和便宜的電飯鍋,為兒子挽回因為異地而放棄的愛情。
第二個故事:(姐姐)“四季總是有一次凋零。結(jié)果無數(shù)次調(diào)零。相愛總是有一次分離。結(jié)果無數(shù)次分離。”起先是被姐姐和弟弟打趣的疑問對話搞得笑聲連連,幽默智趣,越往后看越感人,是那種笑著笑著眼里就泛出了淚花。被姐姐對弟弟的那份愛,弟弟對姐姐的那份依戀之情所感動。我們應(yīng)該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親情、愛情、友情,不要等某一天他們悄悄離我們而去時才感受到,那樣就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