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2015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在經歷了9月3號盛大的閱兵的第二天,激動之后沉寂下心如同中學時期那樣完整的看一次《開學第一課》。
愛國,勇敢,團結,自強。這是本次課的四個主題,也是反法西斯抗戰(zhàn)中我們的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經驗總結。所謂愛國,不僅僅是言語上的愛,更重要的是行動,就如同趙一曼再給自己兒子的遺書中所寫的那樣“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勇敢,在如今和平年代早已不需要我們像王二小那樣的革命先烈們小小年紀便與敵人作斗爭,我們所需要的是在困難面前能勇敢面對,不畏懼,不退縮。團結,一切事、物的完成往往需要借助多人的力量,在新時代,,應當如同過去一樣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設國家建設黨。而對于我們的盟友,我們也必真誠以待。自強,則是不管任何時候,自己才是最大的依靠,我們只有自強以不息。
整個片子,我自己印象最深、感觸最深的應該是南京大屠殺與左權將軍的部分。一封遲來的家書,感動全場。在左太北奶奶抱住爸爸雕像的那一瞬,所有人都動容落淚。在危難之中,對祖國的這份愛,讓英雄們忍受分離的傷痛,只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與親人團聚。左權將軍的拳拳愛女之心只是最普通的父母之愛的代表,然而戰(zhàn)爭讓多少人喪失了生命同時讓一個家庭喪失天倫之樂、親情之樂。最近在網上有一張關于一個敘利亞三歲小男孩的照片流傳甚廣,并非是因為小男孩長得可愛,或者有什么出色的才能而流傳,只是因為那照片中只是他的尸體,在逃避戰(zhàn)亂時遇難的尸體,是戰(zhàn)爭的犧牲品?粗切⌒〉纳碜,如同沉睡般趴在海灘上,只讓人心痛不已。即使在如今所謂的和平年代,世界上仍舊有著許許多多的人在飽受戰(zhàn)爭帶來的痛苦。而早已遠離那痛苦的我們也不要忘記我們之所以紀念的真實意義:勿忘前恥,居安思危;追求和平,反對戰(zhàn)爭!
愿這世界被溫柔以待。
【范文二】
首先,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前兩天看過的一個小視頻, 是由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張維為教授主講的一個類似脫口秀的節(jié)目,主題是這七個字:“中國人,你要自信!”現在有許多人在談到中國的政治制度時都在說“一黨制不好”、“社會階層越來約固化”……也有許多人依然認為西方是一個理想的彼岸,尤其是美國,但是這些人卻忽視了過去 30年來中國巨大的進步,在這種政治制度下的進步。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可能感受并不是很深刻,因為自出生起的生活水平就已經很優(yōu)越了,但我們仍然可以從數據中看到中國的進步:30 年來,中國的脫貧人數占全世界的 80%;并且以現在中國的發(fā)展水平來說,每三年就能夠創(chuàng)造一個英國;昨天的反法西斯勝利 70周年紀念閱兵儀式中,中國也在向世界詮釋著我們的強大和崛起。而反觀我們曾經向往的美國,雖然不能說它如何不好,但一些事實已經證明它在走向衰敗,一位日本政治家近期就在一本外交事務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長文《America in decay》,意思是衰敗中的美國。另一個有趣的數據顯示,70%的中國人移民到美國后,都變得更加愛國了,這也在一個側面說明了現在的中國并不遜于美國,甚至超越了美國。
今天,在《開學第一課》節(jié)目中,我們看了也聽了許多革命先烈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事跡和一些慘烈的戰(zhàn)爭歷史。正如節(jié)目中的四個主題——“愛國”、“勇敢”、“團結”、“自強”一樣,我想說,無數的英雄先烈以及國家的建設者已經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美好的今天,創(chuàng)造了一個值得我們驕傲的中國,我們應該要學會珍惜,變得自信,在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的同時,讓中國變得更加強大,在國際舞臺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