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的味道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的味道作文 1
端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每當陰歷5月處五,家家都會掛上艾草,如果生活在江邊,還能看到難得一見的賽龍舟,過端午還有一個習俗: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中午吃飯時,我們個個都面帶笑容,互相祝賀節(jié)日快樂,我們先舉起酒杯,然后才吃菜。大娘問我:“謝哲,你知道原來的粽子叫什么?”我沉思片刻,然后回答:“是叫角黎吧!”旁邊的`大人悶都大笑起來:“傻孩子,那念黍(shǔ),不年lí!”我撓撓頭說:“原來如此!”大娘又問了:“那為什么端午要吃粽子呢?”我急忙地回答:“那當然是紀念名垂千古的大夫屈原了!”大娘微笑著,一邊撫摸著我的頭,一邊說:“回答對了,我獎勵你一個粽子!”我捧著這用綠中透著清香的粽葉包裹著的粽子,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小心翼翼地撕開粽葉,咬了一口,那肉粽子的鮮味,立即在我的嘴里蔓延開來。真香啊,接著我又奪過媽媽手中的粽子,吃起來。
大人們又看見我吃粽子那狼狽的樣兒,指著我大笑起來,連旁邊的妹妹都笑了,我看妹妹一眼,她笑得更厲害了,我心想:“哼,笑我什么啊,不就吃得快些么,小時候你們肯定也有!” 端午節(jié),有肉粽子的鮮味,有蜜棗粽的甜味,還有那白米粽的清香味,真是香不絕口!
端午的味道作文 2
端午節(jié)了,大街上到處彌漫著端午的味道。
早上,我戴上香囊和五色繩。聽媽媽說香囊散發(fā)出香氣,可以辟邪祛病,戴五色繩可以讓人吉祥。我們家門口也放上了艾,散發(fā)著濃濃的特殊的香氣。噢,我明白了,端午節(jié)的味道香香的。
端午節(jié)我最喜歡的還是吃好吃的粽子。以前總是聽別人說肉餡的粽子特別好吃,今天爸爸也買回來了,我高興極了,想迫不及待地把它吃掉。爸爸讓我看好時間等它煮熟,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時間。粽子終于熟了,我急忙告訴爸爸。爸爸把粽子放進碗里,我嘗了一口,哇,太好吃了吧。我一下子吃了三四個,直到撐得實在吃不下了才停下來。噢,我明白了,端午節(jié)的味道是糯香的.味道。
到了中午,我四姨請我們和許多人到飯店吃飯,那的菜每一個都特別好吃。服務員才端到門口,那香味就撲面而來,聞得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當菜端到桌上時,我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過了一會兒,我吃飽了,就和我的一些朋友在一起玩,雖然玩的游戲不怎么好玩,但我們每個人都很開心,沒過一會兒,最后一道菜出來了,看到是西瓜,我和我的朋友們,像老虎看到獵物一樣,眼睛發(fā)亮,開始大口大口吃起來,一分鐘沒到就被我們吃完了,那西瓜吃起來特別甜,一直甜到心里。噢,我感受到了,端午節(jié)的味道是菜香的味道。
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非?鞓,因為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那味道真好!你呢?
端午的味道作文 3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那就是農歷初五——端午節(jié)。爸爸下班回到家,我急忙對爸爸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去朱家角逛一圈吧!那里一定非常熱鬧!”爸爸媽媽說:“好啊!”……朱家角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古鎮(zhèn),那里的房子和一般的房子不同,那里的房子都非常地古老和漂亮……端午節(jié)夜晚的朱家角真熱鬧。∽咴谥旒医堑慕稚虾喼边B氣也喘不過來非常擁擠,街上人流如潮、燈火通明。老奶奶們坐在自己的商鋪邊包著美味的粽子,粽子有好多種口味:有蛋黃粽,有肉粽,還有豆沙粽……老奶奶的左邊放著一疊綠油油的粽葉,右邊放著一盆肉,老奶奶拿起一片大粽葉熟練的`把粽葉折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放進了用醬油半成的糯米,然后放進了幾條肉,最后快速地包了起來,系上了繩子。我們買了三個粽子,我一邊走,一邊迫不及待地撕開了粽葉香氣直往我鼻子里鉆,我狠狠地咬了一口粽子,那味道肥而不膩……真是太美味了!我抬頭往天上一看,還有五彩繽紛的火焰,紅的賽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非常美。天上還有無數顆小星星在閃爍著,就像一雙雙小眼睛在一眨一眨,還有那發(fā)著光的月亮,猶如一張夜景畫……端午節(jié)的夜晚真美啊!
端午的味道作文 4
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jié)。由于五月份正值春夏交替、梅雨季節(jié)來臨,濕氣重的關系,所以蚊蟲、病菌,很容易繁殖。以前的人們就因為這樣認為,才會有各式各樣的名間習俗的產生。掛艾草、菖浦、喝雄黃酒,還有帶香包在身上可以達到驅蟲、驅邪的目的。
大家應該都知道屈原投汨羅江身亡的.故事,他是戰(zhàn)國時代楚國的大臣,他有滿腔的愛國熱忱,時時刻刻為國操心。但是楚王對他的變法政策不茍同,屈原被奸臣所害流放在外。最后終于走上投江自盡一途!百姓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怕他的尸體被海中的魚蝦所吃,所以才用竹葉包了米飯丟入江中把魚蝦喂飽。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大家都會去河邊紀念他。當年劃船敲鑼打鼓的緊張情形,逐漸演變成今天端午節(jié)的劃龍舟比賽。
端午節(jié)我們會做些什么事呢?我們在家除了包粽子以外,爸爸媽媽還會準備艾草、菖浦,讓我們避毒驅邪。把艾草、菖浦插在門上,形成端午節(jié)的特殊景觀;還有喝雄黃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爸爸媽媽就用手沾酒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一樣有驅毒的功能;還有端午節(jié)的中午,我們也會嘗試立蛋,傳說在端午節(jié)的中午,可以將雞蛋直立起來的人,這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端午的味道作文 5
端午來了。她沒有一丁點的靦腆,也沒有絲毫的急切,更沒有像誰打過招呼,就那么自然的、理所當然的來了。大街小巷,家家戶戶,每個角落都彌漫著端午的味道:甜甜的、清新的、濃濃的。
從我記事開始,每年臨近農歷五月,母親就開始著手準備端午節(jié)的吃食:粽子,包粽子的時候,我最喜歡在母親身邊轉來轉去,名義上說是幫忙,實際上是想借機偷吃碗里的餡。那拌了蜂蜜的大棗干兒、葡萄干兒,吃上一口,能甜上好些時候。母親包的粽子特別好看,穿成串,提起來像玲瓏的風鈴。我偶爾也會動手包幾個,只是往往不是多一個角就是少一個角。但是,無論是幾個角的粽子,母親都會夸獎一番,說我能干。
那甜甜的粽子餡,讓我的童年生活變得十分甜蜜。每次回憶,心中有一種甜甜的味道。
我特別喜歡過端午,因為她沒有純潔的`忙碌卻有除夕的感覺。一大早,母親總是會親自給我綁五彩線。那專注的神情,那靈巧的動作,透露一種無可代替的溫馨。早飯的時候,母親總是為我挑選模樣最好的鴨蛋,讓我吃餡最滿的粽子。晚上,母親總是讓我第一個用艾篙水洗手、洗腳。小時候,覺得母親就應該做這些事情,F在,我明白了,這些瑣碎的小事蘊含著濃濃的慈母情。
端午的味道包含在童年的回憶中,蘊含在父親的勤勞中,縈繞在母親的關懷中。我希望我的父母能永遠健康的生活,和他們一起品嘗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 6
自戰(zhàn)國時期以來,端午節(jié)的風俗一直流傳至今。如今,端午節(jié)已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jié),裹挾著歷史的風塵走來;端午節(jié),浸潤著現實的色彩前行?v覽歷史,端午的味道在不同的時期是不同的。
悲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戰(zhàn)國的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就這樣,帶著悲怨,一位愛國主義詩人投江自盡。人們帶著無限的悲傷和哀痛送走了這位偉大的詩人,并因此而設立了端午節(jié)。百姓懷著沉重悲傷的心情向江中投粽子,希望魚兒不要吃掉屈原的尸體——戰(zhàn)國的端午是悲傷的味道。
辛酸
老一輩的人們心里可能沒有端午的概念,如果有也是充滿了辛酸吧!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硝煙四起的年代,一頓飽飯對于他們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滿足,在端午節(jié)時是根本不可能吃上粽子的,甚至到了20世紀60年代,粽子對于人們也只是奢望——曾經的端午是辛酸的味道。
快樂
生活在當代的我們,生活多姿多彩,人們再也不用為吃喝發(fā)愁,F在的端午節(jié),系五彩線、掛葫蘆、戴香包等習俗還在沿襲,人們盡情享受登山采艾蒿的樂趣,享受各種各樣粽子的.美味,有的還會體驗賽龍舟的激情——現在的端午是快樂的味道。
時代在改變,也永遠地改變了端午留給人們的味道。時光如流水,卻永遠洗不掉端午留在人們心中的酸甜苦辣。讓我們永遠銘記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 7
又是粽子飄香時,端午佳節(jié)味道多。苦、辣、甜傳承了幾千年,一直到今天,讓我們一起品嘗一下吧。
苦
天灰蒙蒙的,空氣是潮濕的,他獨自來到江邊,面對汨羅江,縱身一躍,從此,歷史上少了一個叫屈原的偉大詩人,多了一個端午節(jié)。屈原立志要為人民造福,雖“吾將上下而求索”,無奈佞臣當道,壯志未酬,只能離開朝廷,他感到憤恨、無助,只能將自己交給這滾滾江水。但他著作的《離騷》被誦讀千百年,他的愛國精神和清正、勇敢的品質將永垂不朽。端午是苦的。
辣
端午的太陽火辣辣,火辣辣的太陽下進行著一場火辣辣的比賽。隊員們雖頭頂烈日,但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伴_始”,伴隨一聲令下,龍舟比賽開始了,“加油!加油!”人們吶喊助威,“沖刺了!”龍舟沖過終點線,隊員們舉起劃槳慶祝勝利。太陽是火辣辣的,但火辣辣的太陽下到處是勝利的喜悅。端午是辣的。
甜
粽子是端午節(jié)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粽子噴香,甜蜜幸福。媽媽從鍋里拿出了粽子,我順著香味“飄”了過去,哇!深綠的`葦葉包裹著白白的粽子,算放出濃濃的香氣,迫不及待的嘗了一口,真香,又吃到了一顆棗,真甜!給媽媽剝一個、給爸爸剝一個,我自己來一個,很甜美。端午是甜的。
端午節(jié)的味道還有很多,我們慢慢品嘗吧。
端午的味道作文 8
一位偉大的詩人成就了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讓我們更深刻的品味一生。自戰(zhàn)國時期以來,端午節(jié)的風俗流傳至今,如今,端午節(jié)已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從歷史的風塵中走來,充滿了不同的味道。
悲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因國家滅亡,投江自盡,汩羅江邊的百姓聽聞傷感,紛紛往江中投粽子,希望魚兒保全屈原的尸體。那時楚國的端午充滿了悲壯的味道。
辛酸
解放前的中國,戰(zhàn)火紛飛,硝煙四起。內憂外患之下,經濟落后,生活物資極其匱乏。人們每天擔驚受怕,吃不飽,穿不暖。一頓飽飯早已無比滿足,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那是困難的,更是充滿奢望的。曾經的.端午飽含辛酸的味道。
快樂
現在的中國繁榮富強,興旺發(fā)達,人們生活多姿多彩。每到端午節(jié),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戴香包,喝雄黃酒……盡情享受端午的快樂。在我家,端午一到,媽媽會帶我們一起洗粽葉、煮糯米、包粽子。煮好后,邀親朋好友,品粽香四溢。甜甜的豆沙,鮮美的臘肉,濃郁的紅棗,每一種味道都令我垂涎三尺,每一位親人都在此刻收獲幸福安康,F在的端午散發(fā)著快樂的味道。
時代在變,端午的味道也在變,從悲壯辛酸到幸?鞓,這個過程,離不開國家不懈努力,人民辛苦付出,我相信這種快樂的味道可以一直伴隨著我們,傳遍世界每個角落。
端午的味道作文 9
一位偉大的詩人成就了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讓我們深刻地品味生活。
——題記
自戰(zhàn)國以來,端午節(jié)的風俗一直流傳至今。如今,端午節(jié)已受到世界文化組織的重視而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jié),裹挾著歷史的風塵走來;端午節(jié),浸潤著現代的色彩前行。端午的味道在不同時期是不同的。
悲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睉(zhàn)國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就這樣,一位愛國主義詩人帶著悲怨投江自盡。人們帶著無限的悲傷和哀痛送走了這位偉大的詩人,并因此設立了端午節(jié)。
百姓懷著悲傷的心情往江中投粽子,希望魚兒吃粽子,不要吃掉屈原的尸體——端午是悲傷的味道。
辛酸
老一輩兒的人們心里可能沒有端午的概念,如果有也是充滿辛酸的吧!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硝煙彌漫的年代,人們渴望過上一個好日子,一頓飽飯已經是最大的滿足了。更別說吃上一個粽子,甚至到了八十年代,一個粽子對于人們也只是奢望——端午是辛酸的味道。
快樂
生活在當代的我們,生活多姿多彩,人們再也不用為吃喝發(fā)愁,每一天都可以過節(jié),F在的端午節(jié),系五彩線,掛葫蘆,人們盡情享受登山采艾蒿的樂趣,品味各種粽子的美味,還有賽龍舟的激情——端午是快樂的.味道。
端午節(jié)的味道,是中華傳統(tǒng)文明的味道,是清正的社會風氣的味道,有助于民族發(fā)展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 10
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每當陰歷5月處五,家家都會掛上艾草,如果生活在江邊,還能看到難得一見的賽龍舟,過端午還有一個習俗: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中午吃飯時,我們個個都面帶笑容,互相祝賀節(jié)日快樂,我們先舉起酒杯,然后才吃菜。大娘問我:“謝哲,你知道原來的粽子叫什么?”我沉思片刻,然后回答:“是叫角黎吧!”旁邊的大人悶都大笑起來:“傻孩子,那念黍(shǔ),不年lí!”我撓撓頭說:“原來如此!”大娘又問了:“那為什么端午要吃粽子呢?”我急忙地回答:“那當然是紀念名垂千古的大夫屈原了!”大娘微笑著,一邊撫摸著我的頭,一邊說:“回答對了,我獎勵你一個粽子!”我捧著這用綠中透著清香的粽葉包裹著的粽子,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小心翼翼地撕開粽葉,咬了一口,那肉粽子的.鮮味,立即在我的嘴里蔓延開來。真香啊,接著我又奪過媽媽手中的粽子,吃起來。大人們又看見我吃粽子那狼狽的樣兒,指著我大笑起來,連旁邊的妹妹都笑了,我看妹妹一眼,她笑得更厲害了,我心想:“哼,笑我什么啊,不就吃得快些么,小時候你們肯定也有!” 有肉粽子的鮮味,有蜜棗粽的甜味,還有那白米粽的清香味,真是香不絕口!
端午的味道作文 11
端午節(jié)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這天,家家戶戶都包粽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當日,我起得比平時更早。奶奶已經將昨天在市場買的粽葉洗好后晾到陽臺上了,媽媽則在準備包粽子的食材,爸爸準備鍋碗瓢盆。我與爺爺,只負責吃,最閑最幸福。
過了許久,粽葉晾干了,材料也備好了,媽媽和奶奶就要開始包粽子了。
粽子的材料有:紅豆、香菇、綠豆、豬肉、蝦米、咸鴨蛋,當然還有雪白的糯米。包粽子的時候,媽媽把粽葉卷成一個圓錐型,然后舀一勺糯米,先加上腌制好的豬肉,再加上其它的食材,把粽葉剩余的部分蓋上,再把上面的兩邊摁住卷起來,這樣就成了一個“三角形”的粽子,最后系上草繩,粽子便完成了“包”的全程。媽媽和奶奶按這樣的步驟做了許多粽子,爸爸也忙著把粽子放進蒸籠里。大約一個小時后,粽子的香味便飄了出來。聞粽香,我垂誕三尺了!我來到廚房,擺了幾個碗,將熱氣騰騰的粽子上的草繩拆掉,去掉粽葉,把粽子放進碗里,端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品嘗。
我迫不及待地先咬了一口,“好好吃呀!”我不禁贊。媽媽和奶奶都露出了笑容,還叫我多吃幾個。當看到她倆滿頭的'大汗,我趕緊放下碗,拿來紙巾,幫媽媽和奶奶擦汗。爺爺看見后開心地說:“我們的小鈺長大了,懂事了!明年也可以學學包粽子了。”“好呀!明年我全包了!”我自信地回答。媽媽和奶奶相視大笑……
粽子的香,就是端午的味道。其實,端午的味道,還有全家共聚的溫馨幸福味。
端午的味道作文 12
一碗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一口清涼滋潤的泉水,讓人滿足了舌尖上的可口與涼爽;一杯新鮮美味的果汁,讓人滋心潤肺。但一個純樸的端午節(jié),是否也會讓人流連忘返呢?
端午節(jié)的來歷是和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是分不開的,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被人們親切的成為“粽子節(jié)”。我們家就根據這一傳統(tǒng),買了兩個粽子,白米粽子白我們饞的直流口水。這樣純樸的'端午,可稱得上是“此情可待成追憶”。
今天,我剛剛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看看過沒過點。一看:都5:30了!我起來一看,爸爸媽媽早已經穿好衣服在等我這個小懶蟲了!我磨蹭了一會,在5:00我們準時出發(fā)向哲理木大橋前進。剛一到大橋,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人山人海、被圍得水泄不通的街道,在接到的兩旁,欄桿早已被遮住,只見在街道兩旁掛在架子上的色彩明亮的各種各樣的小飾品、小擺設,及其鮮艷,及其精致。我們這才在喧鬧中走向了大橋的里面。在這一天,我發(fā)現大橋的水,都特別亮,特別靜。再玩了一會之后,我們才戀戀不舍得回到了家。
端午節(jié)過了,我也第一次體驗到了端午節(jié)的快樂,這純樸的端午節(jié)將永遠刻在我的心中。
端午的味道作文 13
端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每當陰歷5月處五,家家都會掛上艾草,如果生活在江邊,還能看到難得一見的賽龍舟,過端午還有一個習俗: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中午吃飯時,我們個個都面帶笑容,互相祝賀節(jié)日快樂,我們先舉起酒杯,然后才吃菜。大娘問我:“謝哲,你知道原來的粽子叫什么?”我沉思片刻,然后回答:“是叫角黎吧!”旁邊的大人悶都大笑起來:“傻孩子,那念黍(shǔ),不年lí!”我撓撓頭說:“原來如此!”大娘又問了:“那為什么端午要吃粽子呢?”我急忙地回答:“那當然是紀念名垂千古的大夫屈原了!”大娘微笑著,一邊撫摸著我的頭,一邊說:“回答對了,我獎勵你一個粽子!”我捧著這用綠中透著清香的粽葉包裹著的粽子,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小心翼翼地撕開粽葉,咬了一口,那肉粽子的鮮味,立即在我的.嘴里蔓延開來。真香啊,接著我又奪過媽媽手中的粽子,吃起來。大人們又看見我吃粽子那狼狽的樣兒,指著我大笑起來,連旁邊的妹妹都笑了,我看妹妹一眼,她笑得更厲害了,我心想:“哼,笑我什么啊,不就吃得快些么,小時候你們肯定也有!”
端午節(jié),有肉粽子的鮮味,有蜜棗粽的甜味,還有那白米粽的清香味,真是香不絕口!
端午的味道作文 14
我愛吃端午節(jié)的粽子,特別是剛出鍋熱乎乎的,每到端午節(jié),只要有人煮了粽子,那味道準會香飄十里,老遠就能聞到。
說道粽子,就不得不提起屈原,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那一年,屈原的國家打了敗仗,他向皇帝提了一個建議,皇帝不僅沒有聽他的建議,還撤了他的官職,無奈之下,屈原只好跳江自殺,人們打撈屈原的尸體,卻怎么也找不著,人們不想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就把米扔到水里喂魚蝦,后來就有了吃粽子的習慣。
每年農歷五月,奶奶都會包粽子,她先給綠油油的粽葉洗個澡,然后拿幾片葉子,卷成了個角錐形的桶,再在里面放上糯米,添一點肉或紅豆、糖之類的,然后用粽葉把糯米裹的緊緊的,不讓它們漏出來,最后用一根細細的線把粽子扎緊,就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做好了,奶奶動作很快,不一會就做好了很多個。
奶奶把它們放進鍋里煮,進過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粽子終于出鍋了。
我跑到鍋前,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遞給我一個粽子,我小心翼翼的拿起它,啊,好香啊!
我把線剪斷,剝開粽葉,便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大口,啊,糯米的甜和肉的香以及粽葉的清香留在我的唇齒之間,久久不能消除。
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直到我吃不下,這粽子的香味真的無法用言語形容。
我愛吃粽子。
端午的味道作文 1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币荒暌欢鹊亩宋绻(jié)又到,提到端午節(jié),心里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我們家,過端午節(jié)當然少不2件事,你們應該也知道那2件事吧!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系,因為下面有答案,也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jié)的世界吧!
包粽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我們打招呼,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看見媽媽在包粽子,我想:包粽子一定很好玩。我馬上跑過去,對媽媽說:“我也要包粽子!眿寢屶诺囊宦,我們現在就要包粽子咯。要準備糯米、粽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粽葉放在鍋里滾洗,然后拿出來放在盆子里洗干凈,再把糯米洗干凈,然后放在鍋里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準備好。包咯,拿2片粽葉,上下一層,然后向自己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后放肉、花生等,然后在再邊上加一片粽葉,再把側邊的粽葉壓下去,最后用繩子綁著,ok啦,大功告成,粽子下鍋咯!
總算把粽子包完去看賽龍舟?匆娪^眾水泄不迎,可真熱鬧。∮^眾們?yōu)橘愓呒佑,大聲地歡呼?赐曩慅堉,回到家里,聞到一陣陣香味,一定是粽子的香味,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過去,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jié)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 16
端午這天,各家各戶都開始忙碌起來。
清晨,我便被媽媽發(fā)出的聲響吵醒,我看見她拿著大把的粽葉從外面回來,手里還提著肉、糯米等,我?guī)兔舆^東西,便開始折騰起來。媽媽說,粽葉一定得新鮮的,不然粽子就不香!當時我認為端午的味道便是粽子的味道,是清香的。
經過了一個早晨,母親和我終于把粽子包成形了!其實本可以更快就包完,但由于我的'笨拙,母親手把手耐心地教我包便花去了大量時間 ,包完時,母親也累得滿頭大汗了?粗粋個大大的粽子,想著里面肥嫩的肉塊,我想,端午的味道是鮮美的,是甜美的。
從下午到傍晚,我?guī)椭赣H做各式各樣的菜,因為晚上家里會來很多的客人,母親十分重視,炒菜也十分賣力。終于到了傍晚,母親能稍稍休息,客人也紛紛到來,父母便又忙去招呼客人。終于客人到齊,晚餐也隨之開始,母親把菜紛紛上桌,不一會桌子便滿得放不下了。我發(fā)現,當客人們吃著,臉上露出微笑說菜的美味時,母親臉上便有了一種說不出的喜悅;當某位客人皺了皺眉頭,母親便像在思索是否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我剝開一個粽子,吃著我一天的勞動的成果。忽然,我在粽子里吃到了一根頭發(fā),咦,我的頭發(fā)是短的,自然不是我的,可媽媽怎么會粗心地把頭發(fā)丟進去?突然,我猛然醒悟,媽媽是因為太過勞累才不慎掉了一根頭發(fā)下去。
送走了客人,夜已深,端午也將過去,我想,端午真正的味道,其實是媽媽付出汗水的咸味。
端午的味道作文 17
在我的眼中端午節(jié)是一個美妙的節(jié)日,它充滿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種溫馨浪漫的氣息。
五月初五,汨羅江邊,你——屈原,你是多么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的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于一旦,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的存在。大江彭湃,洶涌著向東流去,你的心隨著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你最終一躍詮釋了你的愛國之情,人們?yōu)榱瞬蛔屇愕纳眢w被魚蝦侵蝕,就往汨羅江里扔粽子和雞蛋。便有端午節(jié)吃粽子和雞蛋的習俗。
五月初五一大早,我還在熟睡的時候,爸爸總是將小段的艾草夾在我的耳朵上,讓蚊蟲遠離我。當然,這一天,媽媽總會給我的胳膊腕和腳腕系上吉祥的五彩線。早上起來,看見胳膊腕和腳腕系著五彩繩,再看看媽媽的一臉笑意,懂得了系五彩繩原來是親情的延伸。
農歷端午節(jié),除了系五彩繩,家鄉(xiāng)還有插柳條,采艾蒿的習俗。艾草有一種特別的.清香,據說端午前后的艾草最好,老人們從山上采集很多很多,回來擰成艾草繩,曬干后點燃,這是夏季驅逐蚊子和其它飛蟲的最管用的土辦法。
到了中午,我們便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把糯米和粽葉洗干凈,再把粽葉一張張碼起來放進裝著涼水的盆里。幾個大人便開始團坐包粽子了
粽子包好后,結成一串放進鍋里,過了一會,粽子終于好了,剛出鍋的粽子色味俱全,嘗起來香甜可口,其味無窮。
端午的味道是粽子的香甜,是親情的延續(xù),是艾蒿的清香。
端午的味道作文 18
有人喜歡安靜而祥和的中秋節(jié),有人喜歡熱鬧非凡的春節(jié),但我卻不一樣,我喜歡其樂融融的端午節(jié)。它就像一個精靈,悄悄地施展魔法,將盎然的春意催熟了,把往日冷冷清清的河畔,增添了一絲生機。
從小就聽爺爺說,端午的這些習俗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有著它特定的含義呢。相傳,在戰(zhàn)國時期,秦王決定統(tǒng)一六國,于是便派兵來攻打楚國,屈原得到這個消息后,便去告訴楚王,但楚王渾渾噩噩,不但不聽,還將屈原發(fā)配到邊疆。屈原在去邊疆的路上,看到飽受苦難的平民百姓,覺得自己愧對百姓,于是投江自盡了。人們?yōu)榱思o念他,于是把這一天稱之為“端午節(jié)”。
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人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吃粽子,除此之外,人們還會通過賽龍舟,掛艾草……來度過這個節(jié)日。
伴著和煦的春風,我們來到了激烈的“賽龍舟”比賽現場。隨著哨聲吹響,比賽終于開始了,觀賽的人們左顧右盼后,只好席地而坐。在龍舟上的參賽人員正在人們的呼喊聲中奮力地劃槳,但五個隊伍的`龍舟實力都旗鼓相當。忽然,一條龍舟上傳來一陣響徹云霄的擂鼓聲。我心想:這是在暗示我們什么嗎?果不其然,劃槳的人忽然加快速度,將其它龍舟遠遠地拋在背后。
比賽漸漸進入白熱化階段,冠軍究竟會花落誰家呢?起初領先的那支隊伍,已經被慢慢超越,成了最后一名。而冠軍隊伍也在觀眾的歡呼聲中出現了,那就是原先最不起眼的那支“實力派”隊伍。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端午節(jié),它不僅僅是一個節(jié)日,更像是一篇撥動心弦的故事。
端午的味道作文 19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記憶中端午的味道,是闔家團圓、其樂融融時粽香飄十里的清香。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我總是翹首以盼。每當這時,牽引著人魂魄的粽香就會從各家各戶飄出,經不住誘惑的我總是吵著讓外婆快點包粽子。
六月的雨,把整個院子都洗凈了,讓整個院子都重新煥發(fā)了生機。院子的中間多了一張大大的木桌子,所有包粽子的材料都井然有序地放著。雨后的陽光溫柔地灑落在食材上,端午的味道氤氳在整個院子里。
外婆坐在了一堆食材的`前面,正不緊不慢地包著粽子。我好奇地搬了個凳子,緊緊挨著外婆坐下,眼神一直跟隨著外婆包粽子的手。只見外婆先從旁邊的小竹籃里快速抽出了兩三片濕濕的粽葉,這些粽葉被有序地疊放在一起,外婆靈巧的雙手輕輕捏住粽葉的兩端,熟練地向內交叉重疊,一個小小的“漏斗”便“橫空出世”了。接著,外婆拿起一個大大的勺子,往“漏斗”中加入了糯米,再拿起了一個小湯匙,輕輕地把糯米壓實。
“外婆,這塊肉好!”面前的一大盤腌肉散發(fā)著醇厚的肉香,我一眼挑中一塊肥瘦相間、泛著油光的豬肉。外婆聽到我的聲音,寵溺地笑出了聲,便夾起那塊肥瘦相間的豬肉和一個金黃的蛋黃,放到了糯米的中間。然后,再次拿起大勺子勺取糯米,將豬肉和蛋黃都完全覆蓋住,用湯匙輕輕地壓了壓。外婆慢慢地把上端的粽葉壓了下來,把漏斗的面給蓋住了,再用手將兩邊的粽葉輕輕壓下后裹嚴。見狀,我連忙抽出一根細長的棉繩遞給外婆。只見外婆一邊手緊緊地握住了粽子,一邊手拿著棉線繞了一圈又一圈,把粽子纏得十分緊實。就這樣,一個三角粽便在外婆的手上誕生了。
外婆拿起剛包好的粽子,調皮地在我面前炫耀了一番,我一把就奪過了粽子,細細地端詳了起來?粗粗,我想包粽子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便像只小鳥一樣撲騰著叫外婆教我,外婆笑著點了點頭。
外婆在前面巧妙地折,我在后面有模有樣地學。我以為事情就像想象中那么順利,但事與愿違。由于我的笨拙,“小漏斗”總是折不嚴,加入糯米后,底部的糯米便掉了滿桌。經過多次的“搶救”后仍舊于事無補,我面露難色,吞吞吐吐地喊著外婆幫忙。誰曾想,外婆竟然嘲笑我:“看吧,你這小手也不巧啊!”霎時,院子里蕩漾著外婆的笑聲,我的小臉也因此羞紅了。
外婆笑完后,還是伸出她那滿是皺紋的巧手來幫助我,并且全程仔細耐心地指導著我,為了讓我看得更清楚,外婆不厭其煩地示范了幾次。終于,在外婆的悉心指導下,我也完成了第一個三角粽。
晚上,隨著煮鍋的沸騰,一股粽香從廚房里飄出,整個屋子都彌漫著一股清香的粽子味。所有的人都循味而來,早早地守候在餐桌旁了。我拿到粽子時緊忙剝開了它的外皮,并倒在碗中,用勺子挖開,蛋黃的油流了下來,糯米軟軟的,仿佛就要在嘴里融化了。大家都對外婆這粽子贊不絕口,歡聲笑語響徹在飯廳里,也印記在這炎熱的仲夏里。
片片粽葉里,是縷縷情思。愿往后的每個端午,我仍能與家人一起,品嘗到這時光的香甜。
端午的味道作文 20
說起端午節(jié),想起了小時候在家過的端午節(jié)來!
在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有很多習俗,在離開家鄉(xiāng)的這些年里,不經意的深深回憶起來,總覺得有種塵封的感覺!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沒有過個正宗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了!
在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前個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葉,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節(jié)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節(jié)省著用了,免得有人沒的水洗臉。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邊去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為什么各家要用這樣的水洗臉?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據說,在端午節(jié)的前晚,月宮里的嫦娥,會讓搗了一年藥的玉兔,把藥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苦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這里面還要插上一個小插曲就是,在月宮上面,我們總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樹,樹下有個貌似人形的玉兔總是跪著作搗藥的動作,所以在小時候,晚上鬧人了,老人們總會哄小孩子說,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搗藥去,小孩子們總是記得,月宮里的玉兔搗了一年的藥,終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間,所以,小孩子們在5、5的早上,總是爭著去外面洗澡,覺得用玉兔撒了藥的水來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沒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來洗一下臉了!當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體好才行,以免感冒,因為在記憶里,5、5那天的早上,還是很冷的,也聽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來說,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葉泡過的水洗臉,那樣的水,泡了一夜艾葉后,顏色會變的綠綠的,還伴著一股艾葉特有的香味!用這樣的水洗完了臉,心里總是有種安全感,在想:在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雞蛋和剛刨下來的新鮮的蒜!雞蛋和蒜在鍋里煮時,水里面也要放上艾葉!經過放了艾葉的水一煮,雞蛋和蒜都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葉特有的味道!艾葉同時也是一味中藥,具體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飯時,這些雞蛋、蒜和粽子,都要擺上飯桌了,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樣,那就是酒壺,而酒壺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點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黃!酒也被泡成了雄黃的顏色,喝了這樣的雄黃酒,也是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還要把喝盛的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過飯出去玩耍時,可以看到到處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黃的小孩子,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特色吧!如果細看的話,還會發(fā)現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會戴了一個香囊,手、腳、脖子、手指頭都會纏了五色線的,這樣的香囊里面裝的香料同樣也是艾葉。五色線,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顏色的繡花線拈成的,這樣的說法是為了避免蛇蟲來咬,因為蛇的顏色就象五色線。戴幾天后,把它取下來扔掉,就會變成了蛇,如果戴了幾天還不扔掉,會變成了蛇來咬人的!
在端午節(jié)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有點象清明節(jié)時插柳枝一樣,這樣的說法也是為了驅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裊繞的炊煙中,伴著縷縷的艾葉的清香,和著露珠的清新氣息,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jié)日氣氛.
許多年過去了,每當這天,總是能隔著時空聞到記憶里遠遠的家鄉(xiāng),在這天早晨漂來的濃濃的艾香!也總是在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綠綠的艾葉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輕拂在臉上的絲絲涼意,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著的秀美的各種各樣的香囊!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驕傲的紅紅的雄黃酒香,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吃著飄有艾香的雞蛋直到把肚皮撐的鼓鼓的還要在兜里揣一個去上學!也總是在這一天,想起媽媽編的美麗的五色線與小朋友們比誰的漂亮時彼此羨慕的眼光!也總是在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門,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時光!
今天正值端午節(jié),祝所有的好朋友們節(jié)日快樂!祝家鄉(xiāng)的父母家人節(jié)日快樂!祝同我一樣遠在他鄉(xiāng)的哥嫂節(jié)日快樂!篇七:端午節(jié)故事與傳說?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歷的一個節(jié)日-端午節(jié)。
這個節(jié)日,是我們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粽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粽子,都會在這個粽香的季節(jié)紛紛涌現。
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為是紀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jié)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來的后來,端午節(jié)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yōu)榱思o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粽子等習俗,聯系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jié)和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于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粽子的節(jié)日,如此而已。
端午的味道作文 21
因為太過于期盼放假,所以很早之前就想到端午節(jié)也是要放假的。于是很興奮地跑去看日歷,驚喜地發(fā)現端午節(jié)竟然在六月六日,又忽然想起媽媽說過端午節(jié)在六月六日這一天要168年才能遇見一次呢,于是覺得自己好幸運。六月六日,我盯著那個鮮紅的數字又小聲念了一遍,真是個好日子。
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這是《燕京歲時記》里的一條記載,讀來很有嚼頭。端午、端五。不禁覺得古人的想象力也真是豐富,可為何又要改為端午呢,這始終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感覺到了一種神秘的味道,那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前幾天,一日從外面歸來,路過一家小店,突然發(fā)現小店玻璃門的把手上系著一株不知名的草。奇怪,那是什么?恍然大悟之間想起,那就是(傳說中的)艾葉吧?于是一陣驚喜,我還是第一次看見它呢!忍不住湊上去聞了聞,是一股令人感到舒服的清香。老板看到了我,走過來把艾葉從門上拿了下來,遞給我,拿去吧,好歹也要有點端午的.氣氛,你說是吧?,我沒說話,只是沖她笑了笑。之后便滿心歡喜的捧著艾葉回了家,用一根細線將它小心翼翼地綁在門上,于是家里也有了那股淡淡的味道,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這一日,媽媽在家親手包粽子。媽媽做事時的樣子總是很認真,讓人不忍心打擾。于是我端了張小板凳默不作聲地坐在她旁邊,看她將蘆葦葉一點一點清洗干凈,在把加了蜜棗的糯米放在上面,交疊著包好,再用綠色的絲線一道一道纏上幾圈。之后飄出的便是一縷甜甜的味道。那是蜜棗的味道,還有媽媽的味道。那些都是端午的味道。
這些味道都深深刻在我的腦海中,或神秘,或清香,或甜甜的,它們都是,端午的味道。
是那種特有的,讓人永遠也不會忘記的,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 22
今年的5月30日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那天我一早醒來,就聞到了一陣陣清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廚房,原來媽媽在包粽子。我問媽媽:“今天為什么要包粽子呢?”媽媽笑瞇瞇地說:“因為今天是端午節(jié)呀!”我恍然大悟。接著又問:“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包粽子呢?”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因為以前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名字叫屈原,他不愿意隨波逐流地活著,就抱著一塊大石頭投江自殺了,為了紀念他,每當端午節(jié)來臨,我們都要包粽子投進江里,以免那些魚蝦來吃屈原的尸體!蔽衣犃耍B忙卷起袖子,跟媽媽學著包粽子。
中午的時候,奶奶對我說:“昊昊,走過來!蔽绎w快地跑過去,奶奶一手摸著我的頭,一手用手指在我額頭上寫字,我問奶奶:“你在干啥呀?”奶奶樂呵呵地說:“這是雄黃酒,專門用來驅趕蚊蟲的。你的額頭上寫了王字,你就不會被蚊子咬了,還能祛你身上的毒!
今天不僅嘗到了美味的粽子,還學會了包粽子的方法,特別是了解了包粽子的`原因,真是一個有意義、有收獲的端午節(jié)。
端午的味道作文 23
今天端午節(jié),一大早起來,煮上粽子,給遠在老家的父母打了一個電話。問媽媽煮雞蛋沒有,媽媽說天天吃雞蛋。老家的端午很少吃粽子,一到端午,家家煮上一鍋雞蛋加大蒜,快快樂樂過端午。
給媽媽打完電話,我思索飛揚,飛回到了老家,飛到了媽媽的身邊,老家過端午情形歷歷在目。
端午的前一天,我們都開始忙著準備了,大人們到田間地頭個割一捆艾草,綁成小捆分別插在門框上,有驅蚊的功效,家家戶戶都要插,所以整個村莊都彌漫著艾草的濃濃的藥香味兒,這端午的味道至今也揮之不去。
我們小孩子到街上買回香藥,手巧的奶奶便穿針引線用不同花色的布給我們制作香囊,有時我忍不住也會自己動手做,雖說針線粗糙些,但也是愛不釋手。小小的香囊花花綠綠,有心形的,蝴蝶形的,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圖案,那時候覺得香囊很特別,掛在自己的脖頸上可以避邪,甚是喜愛,節(jié)日過了很久也不肯取下。
媽媽喜歡把她用作繡花的彩色棉線,選取五樣顏色纏繞在一起,這叫做五色線,把它們套在我們子妹們的手腕上,象征平安祥和,是代代相傳的習俗,小小年紀便心存神奇與敬畏。香囊和五色線,已深深烙在童年的記憶中。
端午節(jié)早上最隆重。媽媽早早起來,煮上一鍋雞蛋,平時舍不得吃,到這一天決不吝嗇。雞蛋分甜的和咸的,煮在一起,為了區(qū)分咸甜,在甜的雞蛋上用灶臺下的小灰抹一黑道。雞蛋煮好后,自己先不吃,先給鄰居東家送幾個,西家送幾個,彼此相送,雖說都是雞蛋,但這其中純樸的風俗,回想起來倍覺親切。送完雞蛋,盆子里的.雞蛋大小、顏色不一,媽媽給我們每人分上十多個,敞開肚皮吃個夠,吃是吃不完的。怎們辦?書包里揣上幾個,到校送給老師,分給同學。端午節(jié)雞蛋吃得真叫過癮,咸的、甜的,有時還能分上半個鵝蛋。
鍋粽飄香,打斷了我的思索。
老家的端午雖說沒有粽子,但同樣是甜香甜香的,那味道無論到哪兒都不會忘卻。隨著時光的流逝,它更醇,如一壇陳年佳釀,回味悠長。
端午的味道作文 24
煦暖而和緩的南風從大海那頭徐徐吹拂而來,裹在人身上,暖意中帶著一股咸腥味!耙箒砟巷L起,小麥覆壟黃”,一夜之間,田野一派金波涌動,如河流一般金光蕩漾、蒸氣騰騰。
麥子熟了,端午節(jié)也到了。
包粽子是端午的一大習俗。家鄉(xiāng)包粽子,比較簡單,沒有其他佐料,基本以淡味為主。通常是用上好的糯米在稻草灰堿水里浸泡一段時間,待浸透后,將糯米淘洗干凈,晾干,便可以包裹了。
端午前一天,祖母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先是要制作堿水,將稻草灰放進盆里加水,不停地攪動,再用竹篩蒙上一層紗布過濾,便可制作出黃色的堿水。然后,再將瑩白飽滿的糯米倒進堿水里浸泡。接著,還要將粽葉一張張刷洗干凈,除去葉子上細細的絨毛,最后把粽葉一張一張碼起來,浸在一個盛滿涼水的塑料盆里,用磨刀石或石秤砣壓緊、壓實,慢慢把干硬的粽葉浸軟。
端午一大早,節(jié)日的氣氛便在家里彌漫開來。祖母、母親和幾個姑姑圍在一起包粽子,她們都有一雙巧手,拿起一片粽葉,用剪刀“咔嚓咔嚓”把粽葉下端剪齊,再箍成一個倒立的鐘樣,然后用勺子舀起糯米填進去,用筷子插實,封口,最后用浸過水的干蒯草扎緊,一只棱角分明飽滿結實的粽子便扎成了,動作干凈利落一氣呵成。粽子包好后,5個或10個結成一串,就像一串串葡萄,一嘟嚕一嘟嚕的,清清爽爽玲瓏可愛。接下來就是煮粽子。鍋里加上水,放入粽子,點火,火候大小全憑經驗掌握了。在我嗅覺的記憶里,至今還清晰地保留著粽子未出鍋時從灶間飄逸出來的香味。在經過漫長的期盼、煎熬后,粽子終于煮好了,剛出鍋的粽子熱氣騰騰的,香味四溢。放涼后的粽子,顏色金黃、晶瑩剔透,用棉線切割成小片,蘸上蜂蜜或白糖,吃起來涼滑爽口,齒頰留香。
端午的另一個習俗是插艾葉和榕樹枝。端午節(jié)是個驅邪攘災的.節(jié)日。民間傳說,門戶上插艾草、榕樹枝可避邪(很多地方都是插艾草、菖蒲,我們這邊為什么插艾草和榕樹枝,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端午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門框和窗戶上都插著一對艾草、榕樹枝,且不說去瘟避邪,僅那沁心潤肺的植物馨香,就像是穿越田野的風,干凈,爽朗,讓人神清氣爽,濁氣全無。
我終于明白:端午的味道,其實是親情的味道!端午的味道,也是童年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 25
記憶里的端午是美好的,熹微的晨光剛剛灑進臥室,我就會被一陣清香叫醒。
那是外婆在包粽子。
我來不及洗漱,徑直從臥室沖向廚房,果然是粽葉的清香彌漫在屋里。我撲進外婆懷中,央求她快煮兩個粽子給我解饞,外婆笑著回應,囑咐我趕快刷牙洗臉。
再進廚房時,厚重的糯米香與肉香被粽葉裹挾著飄進鼻子里。心急火燎的我搶著幫外婆端碗拿筷,然后不顧剛出爐粽子的熱氣蒸騰,解開淡白的繩,剝開墨綠的粽葉。等待我的是微微泛綠卻仍晶瑩剔透的糯米和越發(fā)濃烈的香氣。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咸糯米帶著咸味與米香刺激著我的味蕾,與口水中和出輕微的酸。再慢慢咀嚼,淡淡的粽葉香漸漸溢出,席卷了舌尖,如春風拂過原野。再咬一口,看著極油膩的肥肉突然躥進了嘴里,可到了嘴里全不是那回事,粽葉的清香和糯米的清甜抵消了油膩,只剩下入口即化的口感與豬肉的'鮮香在我的味蕾上舞蹈。我忍不住一口又一口大快朵頤。
吃完粽子,我又回到廚房看外婆包粽子。她那雙在油煙中熏染了數十年的手,此刻翻飛如靈動的燕子。鮮肉、火腿、咸蛋黃……琳瑯滿目的食材在她那雙巧手的打理下被服服帖帖地塞進了糯米團,又是一翻一折,糯米團也被粽葉裹住,系上繩子就是完美的四棱錐,精致得像從模具里刻出的一般。
我常?吹萌肓松,直到外婆起身才如夢初醒,央求外婆收我為徒。她呵呵一笑,捏了捏我的小手說:“這么白嫩的小手拿來包粽子豈不糟蹋了?我孫子將來是享福的命喲!彼氖趾艽植,但特別溫暖。
年歲漸長,在外地求學的我很難在端午時回到老家,可時至今日,我仍忘不了那粽子的美味,也忘不了在那個充滿粽葉清香的廚房里,一雙飽經風霜的手握著我稚嫩的小手,呵護我度過一個又一個端午。
【端午的味道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味道作文02-20
【熱門】端午的味道作文02-18
端午的味道作文【薦】02-10
端午的味道作文【推薦】02-11
端午的味道作文【熱門】02-18
端午的味道作文[通用]03-19
端午的味道作文(精品)02-19
端午的味道作文【熱】02-18
端午的味道作文【精】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