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粽子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粽子的作文1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每聽到這一首詩,我就想起了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偉大詩人——屈原。傳說屈原不忍再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顛沛的苦難,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于是選擇以死明志,于五月五日自投汨羅江而亡。百姓們?yōu)榱思o念屈原,而設定的風俗節(jié)。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
在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這天,有很多傳統(tǒng)活動。包粽子、賽龍舟是最重要的活動。在這一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把糯米、蜜棗、豬肉、花生、綠豆、紅豆、栗子、白糖、各色的水果包在翠綠色的如翡翠一般的蘆葦葉里!讓它在鍋中沸騰著,單聞它的氣味,就能讓人垂涎三尺。
包粽子是我媽媽的拿手好戲!每當我想吃粽子時,不論何時,媽媽都會用各種各樣的餡料給我包出好吃的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準備上好的粽葉,糯米,還有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餡。比如大棗、菠蘿、花生、豬肉等。首先用把上好的粽葉用水洗凈,再用開水煮好,特別注意的是煮粽葉的水要留下,要用來煮粽子,這樣煮出的粽子香味更足。再用溫水把糯米加好白糖泡六到八小時,晾各種餡料洗凈晾干,準備好棉線。這樣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在包粽子的時候,把粽葉圍成一個三角形,里面放上大米和不同的餡料。再把粽葉合起來,一定要弄緊,再用線捆緊。這樣粽子就包好了。把它們放到鍋里大火煮兩個小時。打開鍋,霎時間香氣四濺。打開一個,白白的糯米晶瑩剔透,狠狠地咬上一大口,粽子的香味頓時充滿了你的味蕾!
我想起了古代人們的習俗。每家每戶包好粽子后,都會把上好的粽子扔到河里來,為的是不讓那些魚蝦之類的動物來糟蹋屈原的軀體。也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尊敬。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過端午節(jié)吃粽子都是承襲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不同的地區(qū)粽子的種類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義都是一樣的,希望人們的生活越過越好!
關于粽子的作文2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葉飄香,華夏大地處處彌漫著溫馨,炎黃子孫陶醉在粽葉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謂有水的地方就有龍舟的鼓聲,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兩千三百年前,一個清瘦老人仰望蒼天,他在憂慮他那民生多堅的的國家,當傳來國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羅江邊,他憤怒,他哀傷,最后,他吟誦著“世人皆醉我獨醒”,帶著滿腔的悲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們怕江中的魚兒吃他們敬愛的屈原的尸體,所以用粽葉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讓魚兒吃,這樣就不會傷害他們敬愛的屈原了?梢赃@樣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的形狀棱角分明,象征著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顆紅棗,象征著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墒钱斘以侔阳杖~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里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過了幾分鐘,飄來一陣粽香。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
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關于粽子的作文3
上個星期五的上午,王老師說要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讓我們克制住自己的心情,不要大叫,不要拍桌子。我們期待老師早點告訴我們今天的好消息。結果老師說了一大堆其他事情,也沒有告訴我們是什么好消息。將我們個個都急的抓耳撓腮。她又繼續(xù)說了一會兒其他事情,最后她說:“我答應你們的事情我一定會做到的。所以,今天下午,讓組長分工同學們從家里帶包粽子的材料,今天下午我們學習包粽子!”老師有分配了幾個學生分別帶了大一點的漏勺·不銹鋼盆和電磁爐,老師布置完以后,同學們都興奮的歡蹦亂跳。
到了下午,我們來到班里,我們看見自己小組的一個男同學的奶奶來了,我們都有了信心,如果不會的就可以問他的奶奶了。大家都把帶來的材料放好,去做包粽子前的準備工作,就是洗手。
包粽子的活動正式開始了。我們的班長和另一個同學在講臺上說起了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習俗。故事和笑話與字謎。這個節(jié)目完了以后我們開始學習包粽子,老師給我們找了一個學習包粽子的一個視頻,讓我們學習。看完以后大家就七手八腳開始了,我們小組碰到不會的時候就去問那個奶奶,那個奶奶也是忙得不可開交。但是她還是很高興的耐心教我們怎么來包粽子。我先去包了一會兒白米粽子,接著又去包黑米粽子。在我包黑米粽子的時候,我的手都被黑米的水弄成了紫色的。不過最后我還是學會了怎么包粽子,只不過他們包的是四角形的,可是我包的卻是三角形的。
雖然我包的不是太好,但是我已經可以親手包粽子了。通過自己的努力,我知道了怎么來包粽子,怎么把粽子包的更好,所以這次我還是很開心的。
關于粽子的作文4
星期三第一節(jié)課,我們排著隊伍到美術教室去包粽子。到了美術教室,我們各分四桌,每一桌都有一位奶奶教,我們一桌是侯希聞奶奶。大家目不轉睛、全神貫注地看著奶奶包粽子,她包粽子地過程很熟練,很快,不一會兒,就包完了一個粽子。我心想:原來包粽子這們簡單啊!我還以為很難呢,怕學不會!接著到我們包粽子了:我先拿了四片蘆葦葉子,然后把它們卷成一個漏斗形,放米時由于手松了,漏斗形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試了許多次都沒有成功,真是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我像泄了氣的汽球,但我想到了一句名人名言“失敗為成功之母。”我的信心又回來了,接著我讓奶奶幫忙,讓她拿著漏斗我來放米結果成功了,
我又繼續(xù)做著。做到系完繩子以后,我以為已經做成功了,拍手歡呼,但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我拿起粽子的時候,米卻從蘆葦葉里掉了下來“嘩啦啦!嘩啦啦!”掉下的米好像在說:“你真笨!連一個粽子都不會做,哈哈!哈哈!”我又灰心了,自己辛辛苦苦做的粽子竟然自形能體了,但我又想到了答應過爸爸媽媽要包粽子給他們吃,我又振作起來,重新包粽子。不一會兒,粽子又重新包好了,米沒有一點漏出來的,我非常高興,接著又開始包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過了一段時間,包粽子活動結束了,望著自己辛辛苦苦包的粽子我喜出望外,雖然沒有市場上賣得好,但我很開心,因為那是我自己包的。
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能向困難低頭,只要你不灰心,認真總結教訓,那件事就會變得很渺小,努力就會成功。
關于粽子的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要到了,粽子是我們中國人人過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食品,香香的、甜甜的,我們小孩子都愛吃,但是同學中沒有幾個人會包粽子的,甚至有的同學家里年年都是買來吃,粽子到底怎么包呢?語文老師仝老師好像知道我們的想法似的,于是在班上提議,提前在班級里開展包粽子吃粽子的活動,教我們同學包粽子。大家聽了頓時歡呼雀躍,我也信心滿滿,躍躍欲試。
可是我從來沒有包過粽子,怎么辦?放學后一回到家,我就打開電腦到網上查找,原來包粽子也有先后順序呀!首先得把粽葉或葦葉在開水里煮一下,糯米放在水里泡一小會兒,再把蜜棗和花生準備好,最后才能包粽子。
星期一,同學們分組活動,有的帶糯米,有的帶煮好的葦葉,有的帶蜜棗或花生,有的帶面盆……老師把糯米放進面盆里,加進大半盆水,就教我們包粽子,只見老師把兩片葦葉放一起,把粽葉左上右下并列成一個大些的,用剪刀把根部剪齊,折成漏斗,接著在漏斗中放上一層糯米,然后加上一顆蜜棗,再加上一層糯米,最后把上面的粽葉折下來,把粽子包嚴實,用準備好的棉線把粽子繞圈扎緊,一個有棱有角的漂亮粽子就包好了。我們目不轉睛的看著,忍不住大聲叫好。老師又連續(xù)包了兩個粽子給我們看,就讓我們各小組自己動手了。
開始包粽子了,我真的不會包,一上手,就包成了一個扁扁的三角形的“大怪物”。老師說要把它包成四角的,而且要包得又大又飽。我又開始包第二個,結果,我包得太脹了,葦葉都被撐破了。我生氣了,拿三片葦葉,瞎胡亂裹了一個就不包了!
開飯了,同學們包的粽子各種各樣的,像許多調皮的娃娃沖著我們笑。我一眼就看到我包得那一個,活生生一個小丑!我慚愧地低下了頭,暗暗下決心:下次無論做什么事可都得有耐心才行!我抓一個,吃了一口,嗯,真甜,自己動手就是不一樣!
關于粽子的作文6
過幾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老師為了讓我們更加了解端午節(jié)的習俗,就準備組織包粽子實踐活動。老師請來了幾位爺爺奶奶、阿姨等家長來教我們包粽子。
我們分成了八個小組,每六人一組,那些爺爺奶奶、阿姨們在食堂里早已準備好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兩個盆子,一個裝著煮好的蘆葦葉,另一個裝著糯米、花生和紅棗,它們混合在一起好像是沙漠中一顆顆發(fā)亮的紅寶石。我們一進食堂分分圍到指定的“老師”身邊,都仰著頭認真地聽“老師”講解包粽子的方法。
我們小組的“老師”是一位奶奶,奶奶一邊做一邊講解,同學們的眼睛個個都直直頂著奶奶的動作,她拿起三片蘆葦葉,均勻分開并一片壓著一片,然后拿起剪刀剪去蘆葦葉的兩端,特別在剪蘆葦葉頭那端時,因成大約三十度角。之后,中指和食指要成剪刀形,夾在蘆葦葉頭那端向內卷起,就像一頂尖尖的“小帽子”。我們學著老師的樣子,第一步很簡單,第二步卷就有點難度了,我卷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要么尖的地方有一個大“洞‘,要么”小帽子“太小了,連餡都裝不了多少,怎么辦呢?我心里想著。突然聽見旁邊的蔡文杰興奮地喊了出來:”我會卷了“。
還高高地舉在手里,非常的漂亮。接著又有好幾位同學也說會卷了,我心里可急了,我認真地看著”老師“到底怎么做的呢?自己又試了幾遍,終于成功了,于是我在”小帽子“里灌上一點米,在米的上面放上一顆大大的紅棗,再蓋上點米和”小帽子“口平齊,學著”老師“的樣子用蘆葦葉剩余部分繞過來,將口封住,再用一片蘆葦葉將口封堅固,最后用細繩將粽子捆住,不可以松開,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接下來又包了一個、兩個、三個……即使這一次自己包的粽子沒有像”老師“包的那樣精致好看,但我心里很高興,因為我又學會了一樣本領,以后每逢端午節(jié)就可以自己包粽子了。
關于粽子的作文7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jié)。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到了,我很想學會包粽子,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我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關于粽子的作文8
又到了端午節(jié)。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起端午節(jié)的粽子。
端午節(jié)前幾天,我的媽媽就從市場上買來包粽子的粽葉、糯米、綠豆等,到端午節(jié)那天,就把它們拿出來,用水浸濕,洗干凈,然后開始包粽子。她拿起一些粽葉,疊成開列一排,隨后一層糯米、一層綠豆、一粒豬肉,最后加上一層糯米把綠豆和豬肉包在中間,再把疊好的粽葉,壓緊,按平,折疊,最后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粽子在她們的手上包好了。
粽子包完后,她就把粽子放進鍋里,加上合適的水,讓它蒸煮。大約煮到兩個小時吧,廚房里飄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聞一口,沁透心脾。這時,饞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讓我的媽媽從鍋里抓起一條粽子,不管它炙熱燙手,就解開線團,送進嘴里,用牙齒咬一口,滾燙的粽子,有時弄得我牙齒根,舌頭嘴上頓時起滿了大大小小的泡泡,盡管這樣我還是不肯吐出來,味道好極啦。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jié)這天有一個古老的故事。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詩人屈原因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眼見國破家亡,**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回天,憤然之下,于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傳說屈原死后,**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的還拿出食物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因此,在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等的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時過境遷,人事物非,可端午節(jié)一直流傳至今,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文化。
關于粽子的作文9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葉飄香時……”當媽媽讀到這篇短文時,我便知道端午節(jié)來了。
端午節(jié)那天,媽媽準備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應了。
我和媽媽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著地到菜場上買包粽子的原料,媽媽精心挑選了一些粽葉,買了十斤糯米。我嚷著說要吃肉粽,媽媽笑呵呵地說:“好好好!小饞貓,給你做肉粽!”轉過身去買了二斤豬肉和一些紅棗赤豆。
回到家,媽媽叫我把粽葉先洗干凈,燒上水,接著將洗干凈的粽葉輕輕地放入水中煮熟,接著將煮熟的粽葉放到盛滿冷水的盆里浸泡一會。媽媽解釋:“這樣葉子不會發(fā)黃,碧綠碧綠的葉子包起粽子來可漂亮了!
粽葉準備好了,接下來該拌餡了。媽媽把肉切成小方塊,倒上若干醬油、雞精、鹽拌勻,腌制半小時,讓它入味。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買來的糯米、紅棗、赤豆分別洗干凈,最后按照比例將紅棗、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紅紅的紅棗和赤豆,好漂亮呀,好像一鍋閃閃發(fā)光的珍珠瑪瑙。
開始包粽子。我搬來小板凳,坐在媽媽身邊,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在粽葉里抽出一張比較大的粽葉,打算包一個小粽子。我先將葉子裹成一個漏斗型,接著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輕輕用手壓一下,三角粽的形狀出現(xiàn)了。我手忙腳亂地將葉子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粽葉好象不聽使喚,我用力過猛,葉子碎了,還好米沒有漏出業(yè)。我胡亂地往粽子上繞線。這哪里是粽子呀!簡直是個“傷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來。
在媽媽的精心指導下,我終于包成了一個看起來順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學。最終,我和媽媽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粗业慕茏,我滿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關于粽子的作文10
在那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地方,我的家鄉(xiāng)也算得上是繁榮,所以每逢端午,必定熱熱鬧鬧的一派景象。蜿蜒交錯的窄巷中,屋檐下,就地擺滿著各色小吃,到中午人們餓了,椅子一擺,幾個人湊上一桌,講講吃吃,整條巷子就滿滿當當都是談笑聲。
在家鄉(xiāng),人們大多懶得自己辦吃食,上酒樓置上幾桌,節(jié)日就這么晃過。但端午節(jié)的粽子,定要“自食其力”的。把浸在桶里的竹葉擺在一邊,咸草串進門圈,再將忙一早上才切好的香菇,腌好的五花肉等料子整齊地碼桌上,木凳一放,就可以在門檻邊忙上好幾個小時,還可以跟對面的人家聊上幾句。棉湖的孩子都是幸福的,沒說有誰的母親不會做小吃,包粽子。在母親忙活時,他們便撈上幾片葉子,扯下幾條咸草,裝模作樣地填上幾把糯米,幾;ㄉ,用草胡亂繞上幾圈,倒也還看得過去。但肉等料子他們定是不敢亂碰,要是打翻了盆子,弄臟了地板,隔天的“教育”逃不過的。家鄉(xiāng)的女人愛干凈,再怎么忙碌,都要干凈。待母親繞足一串,便放進鍋里,用火燒上半小時左右。若母親歡喜,還能將自己搗鼓了好一陣的“粽子”放進去。等待美食的時間往往是難熬的,孩子們便蹲在一旁剪一下竹葉頭,跟母親講講學校好玩的事,再呆不下去了,騎著高到胸前的自行車,在四通八達的巷子里晃悠或結拜到商店買根冰棍舔舔,這都是可行的。
但無論怎樣,在粽子煮熟時拿著瓷碗恭候著,是必須的。家鄉(xiāng)的粽子總是小巧精致,由母親細長的雙手利落地將緊裹的竹葉掀開,有三個圓潤小角的粽子,一骨碌滾進碗里,便是白白嫩嫩的一片,。將幾顆花生粒挑去,悄悄擲入母親碗里,張嘴就是一大口,糯米有嚼勁卻不黏牙,藏在粽子中的香菇蝦米鮮味十足,有時舍不得吃掉它們,就津津有味地啃掉糯米,剩下的再慢慢品嘗。這樣粽子可以連吃好幾天,待到新鮮感過去,門上掛著綠棕也剪完了。家鄉(xiāng)的端午倒是閑適得無趣了,但端午節(jié)的粽子,那淡淡的下午,遺留在舌尖的美味,是久久都無法忘懷的。
初二:xxx
關于粽子的作文11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端午節(jié)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歷正月初七,或謂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jié)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zhàn)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昨天,我和姐姐去超市買糯米蜜棗和蘆葦葉子,準備回家包粽子。端午節(jié)當天,我的媽媽一邊給我聽寫生字一邊包粽子,姐姐也參與了包粽子。姐姐包的粽子造型非常好看,我的媽媽包的可就差遠。
剛包了一回兒,我姐姐突發(fā)奇想,要往粽子里包火腿和海苔,然后姐姐專職包火腿餡粽子,我的媽媽包花生綠豆葡萄干餡的粽子。姐姐包了十多個,我的媽媽包了十多個,她倆互不相讓。
閑話就說到這里,下面我們開始吃粽子,我的媽媽還做了很多菜和魚湯。我吃的第一個粽子是海苔餡的,這個端午節(jié)我們過得非常愉快。
關于粽子的作文12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老師組織我們來到鈿記堂包粽子,我真的好開心呀。一早我就懷著期待的心情迎接這一天了。一下車,老師便接我到店里,給我穿上了小圍裙,一下子就像個有模有樣的“小廚師”了。
開始之前,我就在心里暗暗地想著“感覺粽子好難做呀!不知道會不會出啥錯。”伴隨著我緊張又期待的心情,老師開始教學了。老師拿起一張粽葉,只見她迅速地把手一轉,粽葉便成了漏斗,緊接著,老師放入少量糯米,再放入輔料,加蓋上一層糯米,將粽葉裹緊,最后用繩將粽子綁緊,一個粽子很快就完成了。我們也開始學著老師的樣子做了起來。“看老師包得這么輕松,好像也沒我想象中的難嘛!蔽覂刃母`喜。于是我便信心滿滿地抓起一張粽葉,開始了第一步。萬萬沒想到,我在第一步就碰了壁,我的“漏斗”總是會露出一個洞。反反復復地嘗試之后,實在走投無路了,我只好求助老師。老師似乎看出我的心事,便向我走了過來,耐心地告訴了我秘訣。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的第一步終于完成了!接著,在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餡兒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還要將自己最喜歡的食物放進去,再按平壓緊,最后一步就是裹緊粽子了?粗砼缘耐瑢W都紛紛被這一步難住,我也開始擔心了起來,萬一包太緊里面的糯米露出來怎么辦呢?這時,老師正好在我身旁幫其他同學示范著這一步,我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于是我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的手,一步一步地跟著她。太好了,粽子做好了!我特別自豪。我把粽子放進鍋里,不過一會兒,鍋里的粽子熟了,從鍋里飄出香噴噴的味道!棒兆觼砹!”我拿起粽子,咬了一大口,“嗯,粽子真好吃!”
這就是我的勞動果實,是我用雙手、用汗水、用堅持換來的勞動果實,我今天好開心。
關于粽子的作文13
在端午節(jié)之前,我們年級周五的項目課要學習一項絕活——包粽子。
到了我們的美食制作基地——食堂,我先檢查了一下我的裝備:粽葉剛好10張,棉繩早就準備好了,糯米一斤左右,全部都準備好了,這就意味著——開始。當我拿起粽葉準備包第一個的時候,我的腦中浮現(xiàn)出了黃校長教我們做粽子時說的話,先把它這樣卷起來,盡量不要露出空隙,不然會漏米的,然后把米慢慢放進去,再用筷子輕輕的戳幾下。最后一步就是封口了,先把這兩個角壓下去,再把多出的這一塊壓下去,這就形成了一個錐形,最后用棉繩綁起來就行了。
這可咋辦呀?難道你就把米放在葉子中間揉成一團,再用棉繩五花大綁嗎?住在我左腦的腦袋辯論家,向我發(fā)表意見。也是,做的那么丑陋還會被扣分呢,這該咋辦呀?
這時我看見曾添的婆婆正在那包,這不正是我學習的大好時機嗎?我的記憶芯片正快速的在記憶,而在我的心里反反復復做了許多次,當記憶芯片已飽滿,我才真真正正的開始了。
我先將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合并成一根手指,接著用食中指和無名指夾著粽葉的頭,再將其斜著轉一圈,這就形成了一個未封口的錐形,此時我看現(xiàn)在錐形的尖尖那里有個小洞,我便繼續(xù)轉好了,這下就沒有洞了,下一步我將糯米犯人們裝進粽葉監(jiān)獄的啤酒肚。當糯米裝到了極限,我拿起筷子輕輕地戳了戳糯米。要是你用力過度,粽葉監(jiān)獄的啤酒肚上就會有一個大洞,而糯米犯人們就會從那飛流直下3000尺。
糯米已好,就剩封口了,我先把粽葉多出來的兩邊壓下去,接著再把最后剩的一丁點兒粽葉壓下去,這就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錐形。
到了最后一步,我用眼神把粽子死死地捆起來,否則后果自負。粽子煮熟后就可以享用了。
關于粽子的作文1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往年的的端午,我家都是從超市買幾個粽子過節(jié),今年端午成了法定節(jié)假日,爸爸媽媽決定自己包一回粽子,說這樣會更有過節(jié)的感覺。
說說不難,做起來未必容易,因為爸爸媽媽和我一樣,竟然都從來沒有包過粽子。媽媽從網上下載了幾種粽子的做法,比較了一下,決定做肉粽。主意已定,我們就忙活起來了。媽媽帶我到超市買來了粽葉、粽繩、五花肉、糯米、咸鴨蛋、去皮綠豆。奶奶把糯米和綠豆用溫水泡上,媽媽把五花肉切成條,放入鹽、味精、料酒、醬油、香油和姜片腌上。我呢,負責把粽葉煮幾分鐘后清洗干凈。
糯米和綠豆泡足三個小時,可以包粽子了。首先,把粽葉卷成漏斗的形狀,不過,這個“漏斗”可一點也不能漏喔!然后放一勺糯米,依次放入綠豆、切好的肉,再放入綠豆、糯米,用粽葉裹緊,繩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們包的粽子個頭都差不多,形狀卻是五花八門,奶奶包的是中規(guī)中矩型,媽媽包的是內圓外方型,爸爸包的是五花大綁型,我呢,準確地說,應該是“亂七八糟”型。我們還特意包了一個鴨蛋黃餡的,看誰的運氣好。
接著就是煮粽子了,夸張一點說,我可是“度秒如年”,要等上一個多小時才能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真急人哪。
終于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個吃起來,說實話,并不比買的好吃,不過我還是吃得很香,也許是因為是自己親手制作的緣故吧。
最終,我的肚子里裝滿了粽子,心里也裝入了喜盈盈的滿足。
關于粽子的作文15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葉飄香時……”當媽媽讀到這篇短文時,我便知道端午節(jié)來了。
端午節(jié)那天,媽媽準備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應了。
我和媽媽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著地到菜場上買包粽子的原料,媽媽精心挑選了一些粽葉,買了十斤糯米。我嚷著說要吃肉粽,媽媽笑呵呵地說:“好好好!小饞貓,給你做肉粽!”轉過身去買了二斤豬肉和一些紅棗赤豆。
回到家,媽媽叫我把粽葉先洗干凈,燒上水,然后把洗干凈的粽葉輕輕地放入水中煮熟,接著把煮熟的粽葉放到盛滿冷水的盆里浸泡一會。媽媽解釋:“這樣葉子不會發(fā)黃,碧綠碧綠的葉子包起粽子來可漂亮了。”
粽葉準備好了,接下來該拌餡了;媽媽把肉切成小方塊,倒上若干醬油、雞精、鹽拌勻,腌制半小時,讓它入味。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買來的糯米、紅棗、赤豆分別洗干凈,最后按照比例把紅棗、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紅紅的紅棗和赤豆,好漂亮呀,象一鍋閃閃發(fā)光的珍珠瑪瑙。
開始包粽子。我搬來小板凳,坐在媽媽身邊,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在粽葉里抽出一張比較大的粽葉,打算包一個小粽子。我先把葉子裹成一個漏斗型,然后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輕輕用手壓一下,三角粽的形狀出現(xiàn)了。我手忙腳亂地把葉子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粽葉好象不聽使喚,我用力過猛,葉子碎了,還好米沒有漏出業(yè)。我胡亂地往粽子上繞線。這哪里是粽子呀!簡直是個“傷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來。
在媽媽的精心指導下,我終于包成了一個看起來順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學;最終,我和媽媽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粗业慕茏,我滿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關于粽子的作文【薦】】相關文章:
1.粽子的作文【薦】
7.包粽子作文【薦】
8.【薦】包粽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