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不解
【解釋】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無法理解。
【出處】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長慮顧后
【解釋】慮:思考;顧:回頭看。從長遠(yuǎn)考慮問題。
【出處】《荀子·榮辱》:“非不欲也,幾不長慮顧后而恐無以繼之故也!
機關(guān)用盡
【解釋】機關(guān):周密、巧妙的計謀。比喻用盡心思。
【出處】宋·黃庭堅《牧童歌》詩:“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guān)用盡不如君!
急中生智
【解釋】智:智謀。緊急的時候,猛然想出辦法。
【出處】唐·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長,過蒙見窘,然敵則氣作,急則生智!
兼權(quán)熟計
【解釋】兼:涉及的'不止一方面;權(quán):衡量、比較;熟:深入細(xì)致;計:考慮。指多方面衡量,深入考慮。
【出處】《荀子·不茍》:“見其可利也,則必前后慮其可害也者;而兼權(quán)之,熟計之,然后定其欲惡取舍!
困心衡慮
【解釋】困:憂;衡:橫。心意困苦,思慮阻塞。表示費盡心力,經(jīng)過艱苦的思考。
【出處】《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冥思苦索
【解釋】冥:深。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出處】明·胡應(yīng)鱗《詩藪·外編二》:“靈運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
前思后想
【解釋】往前想想,再退后想想。形容一再考慮。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六回:“他既得失心重,未有不前思后想!
人急智生
【解釋】在緊急情況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出處】元·施惠《幽閨記·文武同盟》:“粉墻這等高峻,如何跳得過?自古道人急計生,不免攀住這杏花梢,跳將過去!
若有所思
【解釋】若:好像。好像在思考著什么。
【出處】唐·陳鴻《長恨傳》:“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
煞費苦心
【解釋】煞:委。形容費盡心思。
【出處】清·彭養(yǎng)鷗《黑籍冤魂》第三回:“這煎煙方法,我是煞費苦心,三番五次的試驗,方才研究得精密!
深思熟慮
【解釋】反復(fù)深入地考慮。
【出處】《楚辭·漁父》:“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史記·穰侯列傳》:“愿君熟慮之!
審時度勢
【解釋】審:仔細(xì)研究;時:時局;度:估計;勢:發(fā)展趨勢。觀察分析時勢,估計情況的變化。
【出處】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鄉(xiāng)試遇水火災(zāi)》:“劉欲畢試以完大典,俱審時度勢,切中事理!
左思右想
【解釋】多方面想了又想。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八回:“左思右想,欲求自脫之計!
【描寫費盡心思的詞語】相關(guān)文章:
描寫天氣的詞語詞語07-29
描寫描寫水的詞語04-19
描寫寒冷的詞語02-21
描寫顏色的詞語08-01
描寫山峰的詞語07-17
描寫云的詞語精選03-21
描寫桃花的詞語02-28
描寫春季的詞語03-28
描寫目光的詞語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