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傳統(tǒng)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傳統(tǒng)作文 篇1
中秋節(jié)的早上,我們一家三口帶著一些月餅和糖果,坐上了開往淮陽的客車。
在高速公路上,我看到了農民們正在收獲自己的戰(zhàn)利品玉米。農民們用鐮刀把一株株挺直腰的玉米桿,變成一株株有氣無力的老爺爺躺在地上。也有的用機器把玉米桿軋折,再把玉米桿連根拔起放到地上。
大約在10:30左右,我們到了淮陽汽車站,然后我們又坐三輪車走了4公里到了奶奶家。我一下車,秋風乍起,涼颼颼的秋風吹到我的身上,我不免發(fā)了抖。我像狂牛一樣奔到了奶奶家門口,并扶著蒼老的奶奶進了房子。我發(fā)現(xiàn)奶奶的臉上有摔傷,我不免落下了眼淚。
當天晚上我大伯家打玉米時,我看到八個村民一塊把袋子里的玉米倒到機器的嘴巴里,很快玉米棒出來了,玉米粒也出來了,但是它們倆都有各自的地方。打完了,我和大伯把混在一塊的玉米棒和玉米粒撒到篩網(wǎng)上,下面出來玉米粒,網(wǎng)上有玉米棒和小石子。過了一會,玉米棒堆得像座山一樣,玉米粒鋪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猶如天然純黃色的地毯。
到了第二天早上,開始曬玉米了。我爸和大伯用梯子爬上了屋頂,并用繩子鉤住籃子往房頂上運玉米,我和小朋友高冉一塊在房下負責裝運玉米,她負責換鉤,我負責往籃里裝玉米。就這樣干了兩個小時終于干完了。我們幾個都累得滿頭大汗,直不起腰。媽媽看見我和高冉干的挺出力,就獎勵了我和高冉每人五元錢,頓時我們開心地笑了。
從收曬玉米這件事上,我感到農民們實在不容易,他們每天很早起床,晚上很晚才睡覺,披星戴月忙著干活,多辛苦!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糧食,因為每一粒糧食就相當于農民的一滴汗水!
中秋傳統(tǒng)作文 篇2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現(xiàn)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jié)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tǒng)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jié)俗的主要形態(tài)。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1]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中秋傳統(tǒng)作文 篇3
每年的中秋節(jié),我都會想起一句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用來表達我對中秋節(jié)的喜愛。
姥姥總會在這一天做各種各樣的月餅,而做月餅是我覺得最好玩的一件事情了。我一聽姥姥說要做月餅了,便像豹子似的跑了過去,只見姥姥先弄好了幾種餡;然后開始和面,一邊和面一邊跟我說面要怎樣和月餅才能更好吃,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面和好了姥姥說要醒一會兒,我感覺就是放在那里放著;緊接著姥姥拿出了一個個形狀各異的模具,然后將餡放進面里包好,再放進模具里。不一會兒,一個個漂亮的月餅呈現(xiàn)在我眼前,我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放進烤箱
晚上月亮悄悄地從家里跑出來,給漆黑的夜晚帶來了微弱的亮光。爸爸從外面買回了水果,有又大又軟的水蜜桃;有香甜美味的香瓜;還有水嫩的芒果。加上姥姥牌香噴松軟的月餅,滿滿一桌子的美味,真是美不勝收!我們一家人坐在椅子上一邊賞月,爺爺奶奶一邊給我講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故事,大家有說有笑的,真是熱鬧極了!
我喜歡在中秋節(jié)賞月,但更喜歡一家人在月光下團聚的時刻!
中秋傳統(tǒng)作文 篇4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對啦,今天就是中秋節(jié)。我和媽媽還有姐姐去做飯,爸爸負責去買月餅。我們分好了工,開始工作啦。
媽媽今天做的菜可豐富了,有餃子、小米粥、西紅柿雞蛋湯、餅干、魚、土豆絲和小圓餅,這次可以讓我們大飽口福啦!晚上快到啦,爸爸買回來了好多月餅,有果仁、綠豆、桂花、伍仁、豆沙、火腿、黑芝麻、蛋黃月餅等……?雌饋砭秃煤贸,尤其是伍仁月餅特別好吃。月亮快出來啦,我們看著又大又圓的月亮露出來,好像覺得他在給我們躲貓貓一樣。真有趣!我們吃完了飯,消化了以后就坐在外面的亭子里,邊吃月餅,邊看月亮。真有趣。我看到別的同學在玩,我和爸爸說了一聲就去了。我們玩到了11點,就趕緊和媽媽、爸爸、姐姐回去了。我和她們依依不舍的告別,就回家了。祝在遠方的人,一家團圓,開開心心。我真希望每天像中秋一樣,家庭和睦!
中秋傳統(tǒng)作文 篇5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公爵,今夕是何年。”每每聽到蘇軾的《水調歌頭》時,我都認為中秋節(jié)要到了,現(xiàn)在竟然真的就是中秋節(jié)了。
中秋節(jié),是指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都會選擇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為了慶祝這個節(jié)日,各地都有習俗,人們會擺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餅祈求團圓等。
中秋的來歷有很多種,其中有兩種說法比較流行:
第一種;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我國古代歷法,把每個季節(jié)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而農歷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且農歷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先開始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jié)日,慢慢的演變稱為“中秋節(jié)”。
第二種;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我們最熟悉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個太陽,然后上天賞賜他一個成仙的藥,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后奔月亮去了,后裔對嫦娥十分思念,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里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后來演變成習俗,也有說人們聽說嫦娥成仙之后,紛紛在月下設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jié)日,由于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稱“中秋節(jié)”。
無論是那感人的嫦娥奔月,還是那莊嚴的祭月習俗,中秋節(jié)在人們的眼中是合家團圓,國泰民安的象征,這一天即使是在海外的游子也會趕回家中,與家人共度中秋,即使再忙,也會寫一封信,打個電話,與家人拉拉家常,或者望著那一輪金黃的月亮,將思念帶到家鄉(xiāng)。
中秋之夜,圓滿的月亮,團圓的家人,坐在院子里,享用著象征幸福團圓的月餅,欣賞著宛若玉盤的圓月,沐浴著如銀的月光,交談著暖心的家常話,回蕩著一家人的歡聲笑語,那將是怎樣的一種溫馨與幸福!
【中秋傳統(tǒng)作文匯總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