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之濱 沿著王土的邊涯。猶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內(nèi)。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率字開頭的成語和解釋,歡迎閱讀。
率爾操觚
【解釋】:觚:方木,古人用它來書寫。率爾:不加思索;操觚:指作文。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沒有慎重考慮,輕率地寫。
【出自】:晉·陸機(jī)《文賦》:“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
【示例】:望谿文最講義法,而敘事頗沿俗稱,不免~,以此為后人彈射。
◎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
【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形容文思敏捷
率馬以驥
【解釋】:用好馬帶領(lǐng)馬群。比喻能者居先。
【出自】:漢朝揚(yáng)雄《法言·修身》:“或曰:‘治己以仲尼,仲尼奚寡也?’曰:‘率馬以驥,不亦可乎?’”
【語法】:復(fù)句式;作謂語;比喻以賢者為眾人表率
率獸食人
【解釋】:率:帶領(lǐng)。帶著野獸來吃人。比喻統(tǒng)治者虐害人民。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是率獸而食人也。”
【示例】:日易姓改號(hào),謂之亡國(guó);仁義充塞,而至于~,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比喻統(tǒng)治者虐政害民
率由舊章
【解釋】:率:遵循;舊章:老法規(guī)。一切按照老規(guī)矩辦事。
【出自】:《詩經(jīng)·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示例】:他果然聽了姚老先生之言,諸事~,不敢聚行更動(dòng)。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一回
【語法】:動(dòng)賓式;作謂語;用于沒有創(chuàng)新
率爾成章
【解釋】:率爾:不經(jīng)思索,隨意地。不加思索,下筆成文。形容寫文章粗疏草率,不認(rèn)真。
【出自】:宋·王讜《唐語林·文學(xué)》:“詩云:‘書后欲題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后人多說率爾成章,不知江左嘗有人于紙尾寄洞庭霜三百顆。”
【示例】:[白居易]又有句云:‘回首語秋光,東來應(yīng)不錯(cuò)。’人謂先生~,予謂先生的然有理。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醉吟先生》
率土歸心
【解釋】:率土:四海之內(nèi)。指天下歸心。同“率土宅心”。
【出自】:《北齊書·文宣帝紀(jì)》:“故百僚師師,朝無秕政,網(wǎng)疏澤洽,率土歸心。”
【示例】:且殿下收召才杰,意從人望,子惠黎庶,~。
◎《元史·廉希憲傳》
率土同慶
【解釋】:猶言普天同慶。天下的人或全國(guó)的人共同慶祝。
【出自】:唐·白居易《賀上尊號(hào)后大赦天下表》:“臣某言:伏奉七月十三日制書,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歡呼,自天降休,率土同慶。”
率土宅心
【解釋】:率土:四海之內(nèi)。宅心:歸心。指天下歸心。
【出自】:《晉書·后妃傳下》:“領(lǐng)司徒蔡謨等上奏曰:‘嗣皇誕哲岐嶷, 繼承天統(tǒng),率土宅心,兆庶蒙賴。’”南朝·梁武帝《立晉安王綱為皇太子詔》:“威惠外宣,德行內(nèi)敏,群后歸美,率土宅心,可立綱為皇太子。”
率土之濱
【解釋】:沿著王土的邊涯。猶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內(nèi)。
【出自】:《詩經(jīng)·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宋·王禹偁《謝歷日表》:“臣聞天道無私,所以運(yùn)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時(shí),聿令率土之濱,共樂同文之化。”
【示例】:紛紛戰(zhàn)國(guó)尚尊周,五霸爭(zhēng)強(qiáng)作列侯,~承治化,威名耿耿壯春秋。
◎元·鄭光祖《智勇定齊》第一折
率以為常
【解釋】:指成為經(jīng)常的事。
【出自】:《北齊書·司馬子如傳》:“及其當(dāng)還, 高祖及武明后俱有賚遺,率以為常。”宋·文天祥《與朱太博埴》:“騎馬囊飯,朝往夕還,率以為常,而山外事一毫不接耳目矣。”
【示例】:由此蹈隙相會(huì),~。
◎清·王韜《凇濱瑣話·魏月波》
率由舊則
【解釋】:率:遵循;舊則:老法規(guī)。完全依循舊規(guī)辦事。同“率由舊章”。
【出自】:《三國(guó)志·魏書·任城陳蕭王傳》:“萬邦既化,率由舊則。”
【示例】:高祖稽古,~,斟酌前王,擇其令典,朝章國(guó)范,煥乎復(fù)振。
◎《魏書·禮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