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與虎謀皮的成語故事,歡迎大家查看!
春秋末期,魯定公知道孔子才能蓋世,影響很大,想拜他為司寇,就準(zhǔn)備與卿大夫們商量此事。這一天,魯定公遇到左丘明,就問道:“我想與卿大夫們商議商議,可不可以讓孔子擔(dān)任司寇之職,讓他來管理魯國的朝政呀!”
左丘明對他說道:“國君呀,您要好好想一想!孔子如果當(dāng)了司寇,掌握國家政權(quán),那些卿大夫就會失去權(quán)柄。既然這樣,您與這些人商量能有什么結(jié)果呢!他們?yōu)榱吮W∽约菏种械臋?quán)力,一定會添油加醋地說孔子的壞話,為他出任司寇設(shè)置障礙。
“我聽說,在周朝有個人,特別羨慕別人的裘皮服裝,準(zhǔn)備自己也做一件。他聽人說,狐貍皮做的裘皮服裝最為珍貴,腦子里就轉(zhuǎn)開了念頭:山上的狐貍非常多,為什么不上山去與它們商量一下呢?
“這樣一想,他不禁高興起來,往山上走去。剛上了山,他就遇到一群狐貍。這個人對狐貍們說道:‘親愛的狐貍們,我想做一件價值千金的狐皮衣,因此來找你們商量一下,請你們把身上的皮剝下來送給我吧!’
“狐貍們見到此人要剝它們的皮,心中非常害怕,紛紛逃竄。一轉(zhuǎn)眼就在高山深谷中消失了。這個人還覺得狐貍過于無禮,居然不給自己一點(diǎn)兒面子,心中十分生氣。
“過了些日子,這人想祭祀祖宗,可是沒有羊肉。他忽然想起,山腳下常有一大群羊在那兒吃草。于是,他便又高興起來,來到山腳下,對眾羊說道:‘親愛的羊,我準(zhǔn)備祭祀祖宗,盡一盡自己的孝心,卻缺少羊肉。你們能不能急人所難,向我貢獻(xiàn)一點(diǎn)兒羊肉呢?’眾羊聽了,嚇得‘咩咩’地叫個不停,紛紛逃往密林之中。
“這樣一來,這個周朝人十年也沒有做成一件裘皮大衣,五年也沒有完成一次祭祀典禮。這是為什么呢?只不過是因為他找錯了商議的對象。您想重用孔子,卻要與那些即將失去權(quán)力的大臣商議,這與向狐貍要皮、向羊要肉有什么區(qū)別!”
魯定公聽了左丘明的話,才恍然大悟,說道:“你說得太對了!我現(xiàn)在想清楚了,就拜孔子為司寇,不和那些卿大夫商量了!”沒過多久,魯定公真的封孔子為司寇,讓他行宰相之權(quán)。
魯國在孔子的治理下,國勢越來越強(qiáng),威震天下諸侯,連強(qiáng)大的齊國都有些害怕。
后來,人們將“與狐謀皮”改為“與虎謀皮”。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了。
成語釋義:跟老虎商量取下它的皮來。比喻所商量的事要犧牲對方的根本利益,一定不會成功,也用來形容與壞人商量,要他放下私利。
故事出處:《太平御覽》:“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
出處譯文:想做價值千金的裘皮大衣而與狐貍商量要它身上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