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tǒng)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動(dòng)物的成語兔死狗烹,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成語】: 兔死狗烹
【拼音】: tù sǐ gǒu pēng
【解釋】: 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tǒng)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舉例造句】: 大凡古來有識見的英雄功成名就,便拂袖而去,免使后來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禍。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九回
【拼音代碼】: tsgp
【近義詞】: 卸磨殺驢、鳥盡弓藏
【反義詞】: 感恩戴德、始終不渝
【用法】: 作謂語、定語;諷刺用語
【英文】: cook the hound when the hares have been run down
【故事】: 越王句踐大夫范蠡,曾經(jīng)替越國出過了不少力,使得越國得以打敗吳國,成為霸王。對越國來說,范蠡可是個(gè)大功臣,本來他是可以安享富貴的,但是范蠡卻沒有這么做,他寧愿舍棄榮華富貴,而自行引退,過著淡泊的生活。就在眾人一片惋惜聲中,范蠡又托人帶了一封信給從前的同事大夫文種,他勸文種也舍棄功名富貴,以免招惹災(zāi)禍。范蠡為什么會這樣勸文種呢?原來,他早就看出越王是個(gè)只能共患難,卻不能共享樂的人,所以他在信中說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兔死狗烹”就是從信中這幾句話引申出來的。
“鳥盡弓藏”和“兔死狗烹”雖然同樣出自這一個(gè)地方,但意思卻不同,因?yàn)樵邙B盡的時(shí)候,弓是用來收起來的,并沒有受到什么損害,但狗的命運(yùn)就不相同了,等到狗沒有作用的時(shí)候,還會被主人烹來吃了,連性命都不保,這就是兩者不一樣的地方。
例如,甲乙兩個(gè)國家發(fā)生戰(zhàn)爭,甲國派人混到乙國去刺探軍情,結(jié)果,甲國獲勝,但是那人卻被誣指為賣國,終于被殺,這就是“兔死狗烹”,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有事就用你,無事就給你一個(gè)罪名”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