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一針見血
【拼音】 yì zhēn jiàn xiě
【英譯】pierce [get] to the truth with a single pertinent remark; draw blood with one prick; go straight [right] to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hit the (right) nail on the head
【近義詞】一語道破、一語破的、言必有中
【反義詞】言不及義、言之無物、空洞無物、隔靴撓癢
【基本解釋】一針見血,成語,比喻說話直截了當,切中要害。出自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郭玉傳》。本義; 一針刺下去就見到血,形容醫(yī)生醫(yī)術十分高明。
【含義】本義; 一針刺下去就見到血,形容醫(yī)生醫(yī)術十分高明。引申意:比喻說話直截了當,切中要害。
【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郭玉傳》:"一針即瘥。"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多用于批評性意見或建議。
【示例】1.他的言論真是一針見血。
2.一針見血,兩針見肉,三針見骨。增加語氣強度。
【造句】
(1)王老師批評社會的丑惡現(xiàn)象往往是一針見血。
(2)他腦筋清楚,邏輯觀念又強,分析問題往往一針見血。
(3)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司的弊端,得到大家一致的讚許。
(4)我喜歡跟那種直截了當,一針見血的人做生意。
(5)這篇文章評論當今社會問題,真是一針見血。
(6)他說那家公司實際上正面臨破產的危機,真是一針見血。
(7)在黨組會上,他一針見血地指出錯誤的原因所在。
(8)他的觀點很正確,切中時弊,一針見血。
(9)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所在。
(10)他平時雖然少說話,但發(fā)言時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