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嫦娥奔月
【拼音】cháng é bēn yuè
【成語故事】傳說古代天空中有10個太陽同時出來,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為民除害射掉了9個太陽,西天的王母娘娘獎賞他長生不老的仙藥。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時偷吃了這些藥,突然她就成仙飛向天宮,王母娘娘懲罰她,讓她在廣寒宮里思過。
【典故】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 ∥鳚h·劉安《淮南子·覽冥訓》
【釋義】嫦娥:月宮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飛向月球
【成語造句】
◎ 第一部短片是關(guān)于嫦娥奔月的歷史考察,影片把人們視野帶到了五千年前的中國大地。
◎ 說古有新聞而今之新聞實出古之新聞,便無異于說汽車源于木牛流馬,飛機來自嫦娥奔月。
◎ 尹高山毫不思索地說:"這有什么好說?,象嫦娥奔月那樣唄!
【傳說背景】
嫦娥,中國上古時期漢族神話中的人物,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嚳(天帝帝俊)的女兒、后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稱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恒的忌諱而改稱嫦娥,又作常娥。又有稱其姓純狐,名嫄娥。
神話中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處所求得的不死藥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宮之中。
東漢之前,無任何資料顯示嫦娥與羿是夫妻關(guān)系,直到高誘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據(jù)說嫦娥與大羿開創(chuàng)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為了紀念他們,演繹出了嫦娥飛天的故事,漢族民間多有其傳說以及詩詞歌賦流傳。在道教中,嫦娥為月神,又稱太陰星君,道教以月為陰之精,尊稱為月宮黃華素曜元精圣后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呂氏春秋·勿躬》有句云"尚儀作占月",清人畢沅作注說:"尚儀即常儀,古讀'儀'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言。"
另有觀點認為:"姮娥"原先寫成"恒娥",即《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所記"生月十有二"之常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