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珠炮
【成語】:連珠炮
【拼音】:lián zhū pào
【解釋】:比喻說話很快。
【出處】:諶容《人到中年》:“秦波并不屈服,她向焦成思開起連珠炮來。”
【示例】:王朔《橡皮人》:“徐光濤氣得一下沒說出話,接著~似地
閉門羹
【成語】:閉門羹
【拼音】:bì mén gēng
【解釋】:拒絕客人進門叫做讓客人吃閉門羹。
【出處】: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一:“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示例】:一次不見,第二次再去,誰知三番五次飽嘗~
亡國奴
【成語】:亡國奴
【拼音】:wáng guó nú
【解釋】:指已經(jīng)亡國或所在國土被侵占、受外國侵略者奴役的人。
【出處】: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現(xiàn)在他們眼看就要當(dāng)亡國奴了,除了反抗,再沒有出路
冒失鬼
【成語】:冒失鬼
【拼音】:mào shī guǐ
【解釋】: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出氣筒
【成語】:出氣筒
【拼音】:chū qì tǒng
【解釋】:指沒有恰當(dāng)?shù)挠深^而被人當(dāng)作發(fā)泄怨恨的對象。
打頭風(fēng)
【成語】:打頭風(fēng)
【拼音】:dǎ tóu fēng
【解釋】:指逆風(fēng)。
【出處】:唐·白居易《小舫》詩:“黃柳影籠隨棹月,白蘋香起打頭風(fēng)。”
【示例】:一出門就遇~,倒了運。 ★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六章
抱不平
【成語】:抱不平
【拼音】:bào bù píng
【解釋】: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弱小的一方。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氣的我只有替平兒打抱不平。”
【示例】:他心里替她~。
拉皮條
【成語】:拉皮條
【拼音】:lā pí tiáo
【解釋】:從中牽線,拉攏男女搞不正當(dāng)關(guān)系。
【出處】: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15回:“實夫方知是拉皮條的,笑置不理。”
無噍類
【成語】:無噍類
【拼音】:wú jiào lèi
【解釋】:噍類:咬東西的動物,指活人。比喻沒有一個人生存。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jì)》:“嘗攻襄城,襄城無噍類,所過無不殘滅。”
無明火
【成語】:無明火
【拼音】:wú míng huǒ
【解釋】:無明:佛教中指“癡”或“愚昧”。指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