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長水遠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出處:唐·許渾《將為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詩:“謾夸書劍無好處,水遠山長步步愁。”
意思:比喻道路遙遠艱險。
山高水長shān gāo shuǐ cháng
出處:唐·劉禹錫《望賦》:“龍門不見兮,云霧蒼蒼。喬木何許兮,山高水長。”
意思:象山一樣高聳,如水一般長流。原比喻人的風(fēng)范或聲譽象高山一樣永遠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山高水低shān gāo shuǐ dī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八:“萬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還了一半,也算是他們忠厚了。”
意思: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
山光水色shān guāng shuǐ sè
出處: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詩:“樓閣高低樹淺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意思: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凈。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山雞舞鏡shān jī wǔ jìng
出處: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很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鑒形而舞,不知止。”
意思:山雞對鏡起舞。比喻自我欣賞。
山溜穿石shān liù chuān shí
出處: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泰山之溜穿石。”
意思: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山盟海誓shān méng hǎi shì
出處: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他將山盟海誓言,向羅幃錦帳眠。”
意思:盟:盟約;誓:誓言。指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表示愛情要象山和海一樣永恒不變。
山明水秀shān míng shuǐ xiù
出處:宋·黃庭堅《驀山溪·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意思: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fēng)景優(yōu)美。
山木自寇shān mù zì kòu
出處:《莊子·人世間》:“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意思:山上的樹木,因長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禍。
山南海北shān nán hǎi běi
意思:指遙遠的地方。
山棲谷隱shān qī gǔ yǐn
出處:《魏書·肅宗紀》:“其懷道丘園,昧跡板筑,山棲谷飲,舒卷從時者,宜廣戔帛,緝和鼎飪。”
意思:在山中棲身,到谷中喝水。形容隱居生活。
山清水秀shān qīng shuǐ xiù
出處:宋·黃庭堅《驀山溪·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意思:形容風(fēng)景優(yōu)美。
山窮水盡shān qióng shuǐ jìn
出處:宋·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意思:山和水都到了盡頭。比喻無路可走陷入絕境。
山銳則不高shān ruì zé bù gāo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山銳則不高,水徑則不深。”
意思:比喻人太露鋒茫,就成不了大事。
山水相連shān shuǐ xiāng lián
意思:指邊界連接在一起。
山頹木壞shān tuí mù huài
出處:《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意思:冊:泰山;頹:倒塌;木:梁木。泰山倒塌,梁木折斷。比喻眾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山搖地動shān yáo dì dòng
意思:山和地都在動搖。形容聲勢或力量的巨大。
山肴野蔌shān yáo yě sù
出處: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意思:肴:熟的魚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山陰道上,應(yīng)接不暇shān yīn dào shàng,yìng jiē bù xiá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應(yīng)發(fā),使人應(yīng)接不暇。”
意思: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fēng)景優(yōu)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yīng)接不過來。
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shān yǔ yù lái fēng mǎn lóu
出處:唐·許渾《咸陽城東樓》詩“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意思:欲:將要。比喻局勢將有重大變化前夕的跡象和氣氛。
山珍海錯shān zhēn hǎi cuò
出處:唐·韋應(yīng)物《長安道詩》:“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羊羔如折葵。”
意思:海錯:指各種海味。山野和海里出產(chǎn)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肴。
山珍海味shān zhēn hǎi wèi
出處:唐·韋應(yīng)物《長安道詩》:“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羊羔如折葵。”
意思:海錯:指各種海味。山野和海里出產(chǎn)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