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小試niú dāo xiǎo shì
出處: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詩:“讀遍牙簽三萬軸,欲來小邑試牛刀。”
意思:牛刀:宰牛的刀;小試:稍微用一下,初顯身手。比喻有大本領(lǐng)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剛開始工作就表現(xiàn)出才
牛鼎烹雞niú dǐng pēng jī
出處:《后漢書·邊讓傳》:“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少汁則熬而不可熟。”
意思:用煮一頭牛的大鍋煮一只雞。比喻大材小用。
牛鬼蛇神niú guǐ shé shén
出處:唐·李賀《李賀集序》:“鯨吸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
意思:牛頭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虛幻怪誕。后比喻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壞人。
牛驥同皂niú jì tóng zào
出處:漢·鄒陽《獄中上梁王書》:“使不羈之士與牛同皂,此鮑焦所以憤于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
意思:皂:牲口槽。牛跟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與賢人同處。
牛角掛書niú jiǎo guà shū
出處:《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意思:比喻讀書勤奮。
牛溲馬勃niú sōu mǎ bó
出處:唐·韓愈《進學(xué)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則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yī)師之良也。”
意思:牛溲:牛尿,一說車前草,利小便;馬勃:可治瘡。比喻一般人認為無用的東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為有用的物品。
牛頭不對馬嘴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出處:
意思: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牛頭馬面niú tóu mǎ miàn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一:“釋迦是牛頭獄卒,祖師是馬面阿婆。”
意思:迷信傳說中的兩個鬼卒,一個頭象牛,一個頭象馬。比喻各種丑惡的人。
牛衣對泣niú yī duì qì
出處:《漢書·王章傳》:“初,章為渚生學(xué)長安,獨與妻居。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與妻決,涕泣。”
意思:睡在牛衣里,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
牛不喝水強按頭niú bù hē shuǐ qiǎng àn tóu
出處:
意思:比喻用強迫手段使就范。
牛刀割雞niú dāo gē jī
出處:《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意思:殺只雞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