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之地---隅:角落。形容地域狹小。
一隅三反---從一件事物的情況、道理類推而知道許多事物的情況、道理。
一擁而上---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一擁而入---擁:擁擠。一下子全都擁了進去,擠了進去。
一迎一和---一味迎合。
一應俱全---一應:一切;俱:都。一切齊全,應有盡有。
一飲一啄---原指鳥類隨心飲食,后也指人的飲食。
一吟一詠---指吟詩作賦。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一以貫之---貫:貫穿。用一個根本性的事理貫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一以當十---當:相當。一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zhàn)。
一以當百---一人抵過百人。極言勇猛。
一衣帶水---一條衣帶那樣狹窄的水。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
一葉知秋---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fā)展趨向與結(jié)果。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蔽:遮。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xiàn)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一葉障目---【出處】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自以為是。”【解釋】眼睛被一片樹葉擋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一葉迷山---意謂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一葉落知天下秋---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fā)展趨向與結(jié)果。
一葉報秋---同“一葉知秋”。
一噎止餐---猶因噎廢食。語本《呂氏春秋·蕩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一言中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話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話就說到關(guān)鍵的地方。
一言以蔽之---蔽:掩覆,引申為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
一言一行---每句話,每個行動。
一言興邦---謂一句話可以興國。
一言為定---一句話說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說話算數(shù),決不翻悔。
一言堂---【出處】艾蕪《漫談科學和文學》:“要設法制止‘一言堂’,‘個人說了算’的不民主現(xiàn)象。”【解釋】舊時商店表示不二價的匾,F(xiàn)比喻領(lǐng)導缺乏民主作風,獨斷專行,一個人說了算【示例】【故事】
一言喪邦---謂一句話可以亡國。
一言千金---一句話價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價值。
一言難盡---形容事情曲折復雜,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一言兩語---為數(shù)不多的幾句話。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shù)。
一言不發(fā)---一句話也不說。
一言半語---指很少的一兩句話。
一言半句---見“一言半語”。
一言半辭---見“一言半語”。
一薰一蕕---【出處】《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解釋】薰蕕混在一起,只聞到臭聞不到香。比喻善常被惡所掩蓋。【示例】~,十年尚猶有臭。今天好算的香臭會花糞宴了。(清·姬文《市聲》第十七回)【故事】
一行作吏---一經(jīng)做了官。
一心一德---大家一條心,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
一心無二---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種事情,沒有雜念。
一心為公
一心同體---猶言同心同德。
一心同歸---齊心趨向同一目的。
一心同功---同心協(xié)力,共赴事功。
一蟹不如一蟹---比喻一個不如一個,越來越差。
一瀉萬里---見“一瀉千里”。
一瀉千里---瀉: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遠。也比喻文筆或樂曲氣勢奔放。也形容價格猛跌不止。
一瀉百里---見“一瀉千里”。
一些半些---形容極少。
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邊了。表示不當回事。
一笑傾城---《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后因以“一笑傾城”形容女子的絕色。
一笑千金---美女一笑,價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難得。
一笑了之---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視。
更多熱門文章:
1.一字開頭的成語
3.帶一字的成語大全
9.行楷的十一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