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鄲腊桑旅媸切【幘恼淼母惺芪幕魑8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是在濃厚的歷史底蘊里冶煉出的精華。富有魅力的文化是每個民族傳承下的驕傲。然而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人們甚少會去觀察文化,感受文化。當網絡語言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網絡游戲成了閑暇時的主角,又有多少人會聽一聽戲曲,聞一聞書香?
有些人或許會不服氣,看小說也是感受文化呀!然而現在的許多小說,甚至不用出版,在網絡上一發(fā)表,他人就可以瀏覽。這諸多小說,卻有幾部是真正能讓人感受到文化?虛浮的文字,華而不實的描寫,僅靠著情節(jié)吸引人眼球,打著文化的牌子,實在令人生厭。更有甚者,為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篡改歷史。連尊重文化尚且做不到,又談何感受文化呢?
音樂同樣是文化的一種形式,F代流行音樂雖然沒有融入過多文化,卻也是這個時代的標志。但有的音樂受人喜愛僅僅是因為旋律,歌詞無趣之極甚至毫無意義?删褪沁@樣的.音樂,也被某些狂熱愛好者視化,殊不知自己的行為在外人眼中愚昧無知。
若想感受文化,終究還是舊年代的要意境深遠。四大名著自是不必多說,還有唐詩、宋詞、元曲,也是值得去了解的。至于樂曲文化,大可以行至水鄉(xiāng),聽那水調悠揚,或是登上高原,聽那慷慨激昂。相信你將會感受到自己就在文化的包圍里。同時卻也別忽略了當代文化,只要能辨別真?zhèn),那些有文化的書籍也是可以翻閱的?/p>
既然文化就在身邊,為何還有這么多人感受不到文化?或許他們并非感受不到文化,而是根本沒有感受文化的渴望。我曾在網絡上看到一位作家的照片被曝光。大概照片上作家清秀的模樣與他行文的粗獷風格大相庭徑,竟有“看到真人完全不想再看他的作品”之類的評論。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對一個作家的關注不應該是關注其作品多于本人嗎?縱然真人形象與心中所想差距太大,略作感慨便已足夠,那些無心看文的網友又是何出此言呢。而現實中忽略其作品而更在乎個人的現象顯然不止這一個。在人們不斷忽略文化的今天,文化能否順利傳承至未來,實在是令人堪憂啊。
所以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不僅要觀察文化,感受文化,如何能夠做到不對文化視而不見,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