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不撓,褒義詞,比喻在壓力面前不屈服,表現(xiàn)十分頑強。語出《漢書·敘傳下》:“ 樂昌篤實,不橈不詘。”
一、成語解析
【成語】: 不屈不撓
【拼音】: bù qū bù náo
【解釋】: 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現(xiàn)十分頑強。
【出處】: 《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
【舉例造句】: 教皇捉了他回,他在堂上不屈不撓,定歸開出信教自由的理數(shù)。 ★清·頤瑣《黃繡球》第二十九回
【近義詞】: 堅忍不拔、百折不撓、視死如歸
【反義詞】: 卑躬屈膝、奴顏婢膝
【歇后語】: 鐵人遭棍打
【燈謎】: 彎腰抓癢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頑強
【英文】: keep one's chin up
二、成語故事
漢成帝建始三年秋天,長安城內(nèi)流傳著大水將要進城的消息。大將軍王鳳見城內(nèi)百姓爭相逃命,就勸成帝和太后及后宮嬪妃都躲到船上去。王鳳還建議讓官吏登上城樓避水。群臣都附和王鳳的意見,只有宰相王商反對。王商認為,大水不可能一日之間突然來到,必然是謠傳。不一會,長安城就安定下來。成帝派人查問,果然是謠傳。成帝當(dāng)眾稱贊了王商,批評了王鳳。從此,王鳳對王商懷恨在心。
一次,王鳳的親家在當(dāng)瑯邪太守時失職,王商要懲處他。王鳳主動找王商說情。王商不徇私情,還是罷免了王鳳親家的官職。王鳳采取陰險手段,誣陷王商,成帝輕信王鳳的話,罷免了王商的宰相職務(wù)!稘h書》作者班固評論說:王商為人樸實,性格不屈不撓,但最后還是罷官。
成語不屈不撓比喻人的意志十分頑強,即使在困難或惡勢力面前,也不低頭、不屈服.
【不屈不撓是褒義詞嗎】相關(guān)文章:
不屈不撓褒義詞貶義詞01-23
不屈不撓是貶義詞嗎10-03
今非昔比是褒義詞嗎08-03
如魚得水是褒義詞嗎08-11
他山之石是褒義詞嗎08-20
信及豚魚是褒義詞嗎08-28
不矜不伐是褒義詞嗎07-03
志堅行苦是褒義詞嗎06-26
懷瑾握瑜是褒義詞嗎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