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900字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1
端午愈來愈近了,空氣中早已若有若無地散發(fā)著淡淡的粽香。那一個個淡青色粽葉扎成的粽子,正熱氣騰騰地隨著那漫起的青煙慢慢飄散,飄過房前,越過屋后,漸漸彌漫了整個大街小巷,亭臺樓宇。聞著那近乎家家戶戶飄出的粽香,忽然間直覺心里暖暖的,隱約間嗅到了家鄉(xiāng)的味道,一樣的清香,一樣的淡柔。
已有好幾年沒吃過老家的粽子了,那股淡淡的粽香卻一直在記憶里溫存著,難以忘懷。在家的我每逢端午時節(jié),最喜歡吃媽媽做的粽子,看著那一扎扎的粽子放進鍋中,不多久溢出的香味總能使我口水直流。等到粽子出鍋時管不了燙手,拿上一個就吃。那時家家都在忙著做粽子,等到快煮熟時,你一家我一家,廚房里盡是飄出的粽香,隔著老遠就能聞到。
一直以來我是很喜歡端午節(jié)的,尤是在家的日子,兒時的自己認為那是屬于我們的節(jié)日,總覺得那時的歡笑比往日要多些?粗 大人們紛紛把準備好的菖蒲、艾草、葛藤掛在自家門前,感覺很是好看,青青的、綠綠的,一派祥和,悄悄地溫暖著心房。當時的我雖不怎么明白,倒也看的賞心悅目,直到后來一次問過父母才知道,這是象征著四季如春,溫馨、淡然的意思。
端午那天我同村里其他孩童一樣,高高興的奔跑在村頭村尾,房屋小巷,一個個眉心染上一點紅,胸前掛著一個紅紅的雞蛋。誰家在放炮仗一聽便知,而后都紛紛朝他家去了,只為在那剛燃過炮仗的碎屑里尋找零碎的鞭炮,偶爾大人們看見小孩來了便會從自家拿出染紅的雞蛋,分發(fā)給我們。那時的我總會開心的笑著謝過他們,然后揣著雞蛋隨同孩童們趕往下一個“地點”。
兒時端午那天總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天就落下了幕布,在外玩耍的孩童都紛紛各自回家去了。當我回到家中,站在父母面前細數著今日的“戰(zhàn)果”時,這邊一個口袋掏出來一把糖果,那一個口袋掏出來一個雞蛋,有時還能掏出一把瓜子,那稚嫩的臉上總會溢上滿滿的幸福和那嘴角甜甜的笑意,這時父母都會笑罵著對我說:“你這貪吃鬼”之類的話。
等到夜逐漸深了,父母讓我姐弟倆把爺爺奶奶請來,一家人坐在一起悠閑的吃著一桌豐盛的晚餐,談論著今年莊稼收成如何如何,細說著那些家長里短。飯后的我雖已是吃的飽飽的,可總要吃上一個粽子,一邊吃一邊聽長輩們談論的話語。偶爾央求爺爺給我講故事,爺爺思索片刻,慢慢向我姐弟倆講述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大致是古時候有個名為屈原的詩人,因國家滅亡后,憂國憂民的他跳江自殺了,而后人們便以粽子來祭奠他,這也就慢慢有了現在的端午節(jié)。
時間總是不知不覺間悄悄流過,轉眼間我也慢慢長大了,由開始上學的一周回家一次衍變?yōu)橐辉,到如今在外工作的我已是很少回家了。時光轉瞬,歲月滄滄,沉積了多少往事,漸漸地都已忘了許多事情。幸運的是我還能憶起家鄉(xiāng)端午時的粽香以及那早晚升起的裊裊炊煙。如今又是一年端午臨近時,我會在異鄉(xiāng)遙遙的看著家的方向,祝福在家的父母。風來時,仿佛間我又聞到家鄉(xiāng)的粽香,清清的,淡淡的!
端午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2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jié)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jié)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jié),一個偉大的節(jié)日,一個神圣的節(jié)日。說起端午節(jié),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后,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憑吊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只,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里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尸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因此過端午節(jié)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種配料,然后用線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時候,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粽子葉,里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著熱氣,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好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fā)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后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蕩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fā),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就像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好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沖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由于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因此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布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后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后,一邊劃船,一邊和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沖,那口令里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劃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里有著濃重的端午節(jié)的氣氛。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故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故鄉(xiāng)龍舟賽,心里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3
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jié)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文學家與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端午節(jié),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她對我哺育與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范圍,在她精心呵護與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回憶,尤其是端午節(jié)棕子與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生命需要奶水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懷抱,我在她懷中貪婪地吸允、索取自己需要,在她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與上學,城里與鄉(xiāng)下距離把我拉離了她懷抱,但我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為她把母愛種子深深種在了我心里。于是,周末就成了我每天期盼,通往鄉(xiāng)下小路與小橋,奶媽家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圖畫。
那時候每年端午節(jié),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清香與香包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棕子,里面各種豆兒與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吃起來軟軟,甜甜,香香,我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這幾天,我主食就是奶媽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為奶媽棕子是最好吃,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藍子上還掛奶媽親手做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小棕子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高興,美……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么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jié),于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事,盡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棕葉包米與豆兒,拿草捆扎,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一邊包手里,一邊教我,還把我包棕子也放入鍋里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棕子不是找不,就是里面成了稀飯,盡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里撈來撈去繼續(xù)搗亂。
親愛媽媽,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棕子與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么樣棕子與香包都無法替代美記憶,美味道,美感受。
就要過節(jié)了,不知道天堂里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里為媽媽送上一份節(jié)日禮物,愿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為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jié)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jié)與春節(jié)、中秋節(jié)一起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guī)定為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jié)日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因為您愛這個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4
這個端午節(jié)對我來說比較特殊,從小到大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在外地過端午節(jié),雖然沒有親人陪伴在身邊,卻有一群真心的伙伴,有著不同的感觸。
記得小時候,母親總會在端午的時候給我煮個咸鴨蛋,吃著金黃流油的鴨蛋黃,心里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美麗。那時候還就行鄰里間互送食物,我最喜歡隔壁嬸嬸家送來的糖糕了,一大早嬸嬸會把剛出鍋的糖糕送我家來,我總是還沒醒,然后后再媽媽的叫喊聲中我很不情愿的起床了,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到嬸嬸手里的糖糕,頓時就精神了,來不及說謝謝就要拿著去吃,這時總會被媽媽笑著罵我沒禮貌。然后嬸嬸就在和媽媽的說說笑笑中離開了。用不了多久,媽媽也會讓我送東西去嬸嬸家,或是兩個咸鴨蛋,或是幾個糯米粽。童年的生活真是美好啊。
轉眼間,我上了大學,填報志愿的時候沒有聽媽媽的勸報省內的學校,一個人去了千里之外的城市,每年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直到現在媽媽還總是抱怨我離家太遠,跟我說隔壁的誰誰端午節(jié)放了3天假都回家了。每每聽了我都要難過半天,但是我不曾后悔我的選擇。 在這里我也遇到了一群真心的小伙伴,他們如親人般真誠待人。
在假期的第一天也就是端午節(jié)那天,我們宿舍沒有回家的一起去華強北體驗了一次VR,感受科技的魅力。晚上的時候我們還一起吃了烤魚,我們宿舍的小可愛還說餓死了,這次我要扶著墻進,扶著墻出,你們都不要攔著我,我們都笑著罵他沒出息。總之,氣氛很融洽,我們玩的很開心,吃的也很開心,愉快的一天過去了。
假期第二天,因為暑期社會實踐項目的原因,我去聯系開展活動的社區(qū),雖然一直下雨,但是并沒有阻擋我的熱情,我一個小伙伴一起去社區(qū)的居委會和他們溝通,很幸運,他們對我們的項目也很感興趣,所以不費力氣的談成了。我和朋友一看時間還很早,于是我提議出走走。想想,用騰訊的產品這么多年了,如今來了深圳,怎么能不去看一下呢,于是搭地鐵來到了高新科技園,離得很遠就能看到“騰訊”兩個大字頓時被它宏偉的建筑所折服,果然是財大氣粗啊,但是遺憾的是騰訊大廈并不接受外人進入,所以沒能進到里面參觀一下,很是遺憾。其間我還百度怎么才能進入騰訊大廈,可是都沒有實用的答案。
看完騰訊大廈,我們就來到了深大,深大的校園很大,沒有能好好看一遍校園,下次一定要再去接著參觀。
從深大出來時間已經不早了,于是坐公交車回到了學校。
假期第三天,我哪里也沒去,待在宿舍一整天,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立項書給完成了,很累,比出去走一天還累,但是看到自己親手帶了一個團隊,心里還是很開心的。
端午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5
韓國“端午節(jié)申遺”的文化行為對中國產生了不小的震動。如果說,當韓國把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有概括性的精典圖案,陰陽雙魚放置在國旗上時,中國人還有幾分文化懵懂時,那么端陽節(jié)的申遺則讓許多中國人震驚對文化遺產漠視的可怕后果。
韓國傳統文化起源于中國儒教文化,韓國人并不諱言這一點。而讓國人逐漸明白了的一點是,在近代很長時間以來,儒教文化在韓國比在中國更顯得重視,無論是孔子在國家中的地位,還是端午節(jié)等傳統節(jié)日在國內被推崇的程度。都有這種傾向。甚至讓一些新儒學派的人認為儒教在韓國根深蒂固。
但是,中韓兩國的文化畢竟還是有著諸多差異。就拿端午節(jié)來說,內容就各行其是。雖然都在農歷五月初五過,實在是各有各的過法。
中國民俗學會權威人士北大教授高丙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韓國的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這與中國人吃粽子、劃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
中國人的端陽節(jié)有著豐富的內容和象征意義。古人認為“端午”為“陽極之日”,《風土記》說:“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時為天中節(jié),故作種種物辟邪惡。”端陽節(jié),民間有著各式各樣的民俗,賽龍舟,百色纏手足腕,采插艾葉、菖蒲,取蟾酥,涂飲雄黃酒,調制朱砂酒,采多種草藥,要戴“五出”,也就是各種漂亮的香包,等等,原始的意義是避邪,驅五毒。這些民間活動有著悠久的圖騰含意。至于紀念屈原,已經是在端陽節(jié)的沿續(xù)中后人附會的,民間百姓對屈原理解尤其是北方的民間,其實很有限。
對端陽節(jié)魅力的流失,原因可以說是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在簡單化的“破除迷信”中,將它們整個節(jié)日過程省略了,淡化了。使一個節(jié)日的色彩,氣味,都消化了。比如,黃色的色調,野艾的氣味,不再現。連“聽取蛙聲一片”的聲音也消失了,圖騰的意味沒有了,神秘感沒有了。使得它只剩了簡單的幾項活動,賽龍舟,北方還無法賽。光有粽子吃吧,有些人,還不愛吃甜食。節(jié)日失去了聲,色,味,魅力如何保存?長此以往,我們的后代,會完全看不懂《白蛇傳》這樣精彩的故事。你不懂端陽節(jié)的內涵,如何知道蛇是五毒之一,蛇與雄黃酒有什么關系?沒有這樣的傳統心理,當然不能明白美麗的白娘子如何會現身為一條大蛇。
多年來,介紹端午節(jié),只講它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片面了,政治性了,幾代人逐漸喪去了美好的傳統文化整體記憶,應該恢復它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態(tài)。
節(jié)日有趣了,人們才會想著去過。
韓國未必不知道那些傳統的傳說與西學科學的矛盾,但他要申報端午節(jié),其實,是一項打造和推廣自己的品牌文化的戰(zhàn)略,把儒教以及傳統文化進一步推在世界面前,甚至與中國之間進行一些所謂歸屬的紛爭,這對他的文化產業(yè)有著相當成功的推波助瀾作用。
我們再去與韓國爭論你長我短,為時己晚,倒不如我們自己把中國的端陽節(jié)過的有滋有味,這一份生活情調卻是任何人也奪不去的。
端午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6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時候對端午節(jié)的理解,僅僅停留于香噴噴的粽子。而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尤其是我母親,既不懂得端午節(jié)的內涵,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從未忘記用一雙巧手為一家人包上幾個肉粽和涼粽。在母親的潛意識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撐起一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天空。我們稚嫩的心,年年都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團聚的溫馨而陶醉。
漸漸長大,我才知道,端午節(jié)其實是為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于湖北秭歸,他自小就樹立了濟世救民的遠大理想。當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后,決心救人民于危難之中。于是,他乘一葉扁舟,踏著西陵峽的滾滾波濤,走進了自己立志為國的那座圣潔殿堂。然而君主昏聵,佞臣當道,他實在回天乏力。雖然他知道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他也決心“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他難以力挽狂瀾。面對現實,他只能發(fā)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嘆息。他只能將他的滿腔憂憤訴諸筆端,為后人留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吧。但他愛國憂民的胸懷情操,卻隨著端午的習俗千古傳承。他堅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著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著楚江的驚濤駭浪,也照耀著中華大地,成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對自己說,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愜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假若他能來到天等,眼見天等政通人和,處處和諧,他一定會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為天等的發(fā)展出謀劃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濟濟,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讓經濟社會發(fā)展保持健康穩(wěn)定,他也下決心不再從政,那么我們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風景秀麗的龍角小天池邊筑屋而棲,于端午朗日,面對一池碧波,盡抒詩興。也或者,他來到巍巍四城嶺中結棚而居,于端午佳節(jié),手提一壺美酒,穿過幽靜的八角林,來到山腳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醬蘸著品嘗母親親手精做的肉粽,不時與我舉杯暢飲,那是多么溫馨的場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發(fā)現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遠也回不了繁華的今世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避免屈原悲劇再次上演,同時好好過端午佳節(jié),靜靜懷念屈大夫,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7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除了春節(jié)以外就數端午節(jié)最為熱鬧了,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時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鄉(xiāng)下。那時的端午節(jié)使我難以忘懷。
與平時的過年過節(jié)一樣,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外婆總會讓我乖乖坐在床邊,給我講一些過節(jié)的規(guī)矩,例如“不許亂說話““不許偷吃冷粽子”“不許與小伙伴打鬧”“不許玩水”……我總是批頻頻地點頭。外婆就讓我早早睡下,好讓明天能有個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廚房,此時外婆已把廚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臺上綁著幾捆桂葉和桂繩,白白嫩嫩的糯米靜靜地躺在盛滿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瑩的珍珠,灶臺上放著的幾個小碟,里面盛著各種各樣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紅塘。
于是,我就坐在桌上一邊吃著早飯一邊看著外婆忙碌著。
鄉(xiāng)下的灶臺是兩邊的,一邊用來燒水,一邊用來煮菜煮飯,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凈的鴨蛋放入大鍋里,用木瓢從另一個熱水鍋里舀幾瓢水放入大鍋中,然后還細心地放入一小勺的鹽,接著就往灶里添了幾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邊,開始給我編絡子了。
外婆的手由于長期勞動已經粗糙的像樹皮一般了,但卻不失靈巧,三下五除二一個用紅繩編成的絡子就編成了。
此時,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撈起一個最大的用紅紙沾水染成了紅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凈,裝進絡子里,掛在我脖子上。接著,外婆就往我兜里裝著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興,因為這樣,我就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去看龍舟賽了。
外婆總是把我送到大門口,囑咐著要我快些回來吃粽子。我總是一溜煙就消失了。( )
小伙伴們此時都差不多到齊了,由鄰家的大姐姐當頭,領著我們這一群小毛孩到河邊看賽龍舟。由于河道較小,所以就只有兩條的龍舟,每條龍舟都有13個人,12個人劃槳,1個人打鼓喊口號,“一、二、嘿呦,一、二、快快、”12個皮膚黝黑的小伙子動作整齊地劃著,兩條龍舟你追我趕地向前駛去。
可是,小孩子會知道看什么呢?我們只不過圖個熱鬧罷了。女孩子一般看了一會兒,便覺得無趣了,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男孩子呢,則不然,他們總喜歡沿著岸邊追著龍舟跑,由于劃槳的人力度較大,幾乎每個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濺著的痕跡。
鑼響了,大概是舟到終點了吧,剛好東西也吃完了,站起身,與伙伴們拉著手高高興興回家去。
太陽也慢慢爬到正空中,外婆家的廚房里已經飄出了桂葉的清香了,我就連忙躥進廚房里,去挑已出鍋的個大的粽子。一般我都會坐在門檻上把那個粽子吃得干干凈凈,偶爾會剩下幾顆糯米粒給雞吃,看著大公雞的貪吃樣,我也被逗樂了……
盡管如今過端午節(jié),母親每年都會包粽子,編絡子給我,盡管母親的手藝一點也不比外婆遜色,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我真懷念兒時的端午節(jié)啊!
端午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8
初夏像一個調皮的小男孩,說笑就笑,說哭就哭。剛才還是艷陽滿天,火紅的太陽如同一個巨大的火球一般,刺辣辣地照著大地,熱得奔走的人兒臭汗淋漓,不一會兒,天空中飄過幾片烏云,空氣悶熱,轉眼“嘩嘩嘩”下起了雨。雨不見得很大,但是很密,飄飄揚揚。哦,端午踏著舞步輕快地來了。走過鄉(xiāng)村,每家每戶忙碌著,歡聲笑語。一陣水汽從鍋里漫開,那種醇醇的香味兒撲鼻而來。嗯,清香、誘人,那是粽香,濃濃的糯米味裹著淡淡的粽葉兒的清香。來到城鎮(zhèn),蓄滿水的河道上,有節(jié)奏的哨聲、鼓聲、吶喊聲,響成一片,十幾條龍舟蕩漾在碧波里。龍舟上,十幾個青壯漢子,揮舞著手中的漿,喊著號聲,奮力向前進發(fā)。
眾所皆知,端午的由來,起源于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郁悶,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在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jié)也稱詩人節(jié))。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雖說有些神化,但一位詩人,能夠被人們近兩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著實令人敬仰。
又到端午,又聞粽香,又見龍舟,又祭屈原。
端午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9
贛南農村過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劃龍舟、門懸艾葉等等之外,那“逢青就是藥”的藥草也是蠻吸引人的。
大家曉得,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并且從20xx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了。按一般傳統的說法,都認為端午節(jié)起源是紀念古代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的。但還有另一種說法是:端午節(jié)源于對惡日(也稱“毒日”)的禁忌。因為時值農歷五月,正是仲夏疫病流行的時節(jié),俗稱“惡月”(也稱“毒月”),端午節(jié)這一天俗稱“惡日”,正是“諸蟲百毒盡消滅”的傳統節(jié)日。針對五月惡月,在民間就會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直到現在,還可以從端午節(jié)許多的習俗中,找出驅邪避毒的痕跡。在我們贛南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在端午前幾個圩日,各鄉(xiāng)鎮(zhèn)集市中就草藥成行成市了:有菖蒲、大葉艾、柴胡、小山楂、葛藤、七葉一枝花、活血藤、半夏、魚腥草、左蘇、鉤藤等,各家各戶都成捆地購置作家常用。還有不少人家也趁此時機購置些山藥、小活蛇、蜈蚣、狗魚,再配以人參、枸杞、杜仲、五加皮等中成藥,用高度白酒浸制成獨特的家用藥酒,對風濕、跌打有奇效。到端午節(jié)這天,家家戶戶在房屋門口用葛藤沿大門懸掛,把艾葉、菖蒲、桃枝或草棘刺插在大門兩邊,意寓祛病除邪。許多農戶家里均自配雄黃酒,全家大小輪流嘬飲少許。然后,由家中年長者將剩余的雄黃酒沿房屋周遭噴灑,重點是雞舍、豬圈、茅側等地,目的是防蛇豸。傳說端午這天的午時,不論您在什么地方,只要隨手摘一片草葉,用意念想象著它可以治什么病,絕對奇效。過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洗藥水澡:將菖蒲、大葉艾、柴胡、小山楂、葛藤、楓樹挎、石板藤等熬成醬色的水,趁熱洗浴,洗后也不能用清水沖洗,意欲洗除晦氣、卻病健體。端午節(jié)洗盆藥水澡,洗盆藥水澡,這既是一種客家人的風俗,也是一種節(jié)日固有的享受,更是一種客家文化的傳承和熏陶。
端午節(jié)里藥草貴。這里的“貴”并不是指價格,而是金貴、看重、珍視、寶貴的意思。村婦們上山采藥草到圩上賣,也不是單為了那幾塊錢。你看那5塊錢就可以買一籮筐的斬短曬制好了的金銀花藤,采制者就連“臨工錢”也是沒有的,淳樸的人們將藥草辛苦的從山上溪邊采來,為的是讓那些沒有時間上山采藥草的人能通過她們的勞動請得“藥神”進家門而祛病除痛達到那種修善積德的境界,因此端午節(jié)在圩場岸口的藥草交易賣方大都不會開很大的虛價,買者也無需使勁壓價的,畢竟在端午節(jié)里藥草貴,賣的是一種約定,買的也是一種虔誠。另外,客家人淳樸的藥草圖騰中還有一種說法,藥草不能送人,沒有出錢買的,就說明你心不誠,會沒有藥效的。
【端午節(jié)的作文900字】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的作文:端午節(jié)07-05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_端午節(jié)作文03-05
過端午節(jié)_端午節(jié)作文03-05
端午節(jié)作文:過端午節(jié)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