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第一大案電影觀后感7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大案電影觀后感1
攀登,很難,幾十年東征西殺,用鮮血鑄就了"人民功臣"的光環(huán);墮落,很快,才一兩年時間,就墮落成不顧人民死活的貪污變節(jié)分子,成為人民的罪人......
天津地委書記山、專員張子善犯了罪,一個嚴肅的問題提到全黨、全國人民面前。能不能對在槍林彈雨中立過功勞的干部將功補過?能不能對這樣的高級干部網(wǎng)開一面,手下留情? 黨中央、毛主席嚴明黨紀國法,不殉私情,將權傾一時、腐化墮落的山、張子善繩之以法,處于極刑,成為新中國歷史上一個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以示后人。
今日的山、張子善為數(shù)不少。他們貪贓枉法、目無法紀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他們侵吞國家財物、收受賄賂到喪心病狂的地步,中國的老百姓對此痛心疾首,義憤填膺!走出影院的觀眾七嘴八舌議論紛紛,都說不是看看電影、受受教育的時候了,而是要動真的',來硬的,殺一儆百,以正視聽的時候了。
40年前的山、張子善殺得? 今天對那些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就殺不得?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任建新最近指出:加強審判,嚴處大案要案,不管涉及到什么人,無論他職務多高,地位多顯赫,就要堅決抓到底,查個水落石出,依法懲處。全國人民拭目以待:倒要看看這些完全喪失了共產(chǎn)黨人氣味,肆虐人民心靈的人的可恥下場!
不知今天的大大小小的山、張子善抱著一種怎樣的心情觀看此片,是不是從山、張子善墮落的軌跡中依稀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嚇出一身冷汗,心靈有所震顫? 隨著兩聲清脆的槍響,是不是喚起他們人格、良知與黨性的覺醒?從此惡行有所收斂? 還是壓根就沒當回事,覺得不過隔靴撓癢, 嚇唬嚇唬膽小怕事的而已!
第一大案電影觀后感2
電影《第一大案》是以新中國反腐第一大案――劉青山、張子善案偵辦始末為藍本,講述1951年,陳懷邦(鄭昊飾)在反特行動中,挖出了地委書記劉青山(郭廣平飾)的驚天秘密,昔日戰(zhàn)斗英雄成為巨貪,陳懷邦并沒有因舊時情誼而放棄內心所追求的正義,而是選擇了忠誠于黨紀國法,忠誠于人民,終將其送上了人民審判臺的故事。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在致辭中說:“《第一大案》懷著還原歷史的嚴謹態(tài)度,有機融入了電影的敘述技巧,增強了影片的觀賞性,主題明晰、敘事流暢、人物塑造豐滿,是同類題材創(chuàng)作中比較有深度和有特色的藝術實踐。希望各界能支持這部質量很高的廉政警示教育電影《第一大案》的發(fā)行和宣傳,讓更多的觀眾能夠看到這部影片,受到觸動和教育。”
據(jù)了解,影片取材自真實的歷史事件,主創(chuàng)人員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使影片中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對歷史的真實還原,將歷史性、現(xiàn)實性與藝術性完美的統(tǒng)一起來,在全黨上下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反腐倡廉深入人心的時代背景下,《第一大案》的上映無疑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談及影片創(chuàng)作初衷,導演沈悅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一部反腐影片,引發(fā)觀眾來自內心世界的思考,警示黨員干部要廉潔奉公,恪盡職守!
反腐倡廉題材引關注 三代演員傾力加盟
影片的演員陣容也十分強大,從30后的表演藝術家陶玉玲到60后的侯勇、邢岷山,從70后的郭廣平再到90后的年輕演員,反映了社會各界對國家反腐工作的高度關注。特別客串演出的陶玉玲表示:“演員有大小,角色無大小。我很榮幸能出演這部電影,哪怕只有一個鏡頭,也要像一部戲那樣嚴肅對待!
首映禮現(xiàn)場,參與活動的人員一起緬懷了剛剛過世的影片藝術總監(jiān)邵鈞林先生,主演郭廣平說,“相信這部電影的上映,能告慰邵老師的在天之靈。”主演鄭昊認為,《第一大案》作為獻禮建黨95周年的主旋律影片,刷新了人們對過去 “喊口號”式主旋律影片的看法,“電影寓教于樂,不僅適合黨員來一次精神洗禮,對普通觀眾而言,也能對自己的親朋好友加以監(jiān)督、引導。”
第一大案電影觀后感3
由談銳編劇,沈悅執(zhí)導,紫微星空旗下實力派演員鄭昊主演的電影《第一大案》目前正在鄭州緊張拍攝中。鄭昊在劇中獨挑大梁出演男一號陳懷邦,談到此次在劇中飾演的角色時,鄭昊笑稱:“塑造一個在劇中左右為難的特派員,實在不容易,要把他在舊時情誼和心中正義之間選擇的糾結情緒和矛盾心理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我都覺得‘虐心’!
電影《第一大案》改編自新中國成立初期驚動全國的劉青山、張子善特大貪污案件。鄭昊劇中飾演的“陳懷邦”是一名反特專員,在反特行動中,挖出了天津地委書記“劉青山”的驚天秘密,昔日為自己擋過子彈的戰(zhàn)友“劉青山”如今成為巨貪犯,“陳懷邦”會在情誼與正義之間如何選擇,備受觀眾期待。
鄭昊塑造過眾多經(jīng)典的熒幕形象,曾在張藝謀執(zhí)導的《我的父親母親》中擔任男主角,飾演一位淳樸的鄉(xiāng)村老師;在《詭先生》中和小彩旗搭檔,飾演一名人格分裂的`作家;在《趙氏孤兒案》中與孫淳、吳秀波合作,飾演手掌生殺大權的晉景公。鄭昊塑造過的人物形象風格迥異,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工人農(nóng)民,多年的磨練,也練就了他的一身好演技。此次在《第一大案》中飾演陳懷邦時,他說:“‘陳懷邦’是一個從容內斂的人,有什么情緒不愛表露在臉上,可是畢竟這么難抉擇的事兒他的心里一定是不好受的,所以在塑造他時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要仔細拿捏,我會努力詮釋出他選擇前的糾結矛盾與他準確做出選擇后的智慧神勇。
第一大案電影觀后感4
建國初期,轟動全國的劉青山、張子善盜用公款大案,被稱為新中國第一大案。劉、張二人由人民的功臣、黨的高級干部蛻變成歷史罪人的過程,深刻地表明了作為執(zhí)政黨保持清正廉潔、堅決懲治腐敗、嚴明法紀的極端重要性。
切莫居功自傲。劉青山、張子善都是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老黨員,在戰(zhàn)爭年代出生入死,立過功績。但革命勝利執(zhí)掌政權后,卻認為自己征戰(zhàn)多年,勞苦功高,該享受一下了,于是便濫用職權,驕奢揮霍,終于墮落為罪犯,讓人感觸頗深。今天面對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建設的巨大成績,更需牢記歷史教訓,保持清醒頭腦,在誘惑面前把好自己的關,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有以下三點感受:
一要謹慎。此處謹慎并非指做人做事唯唯諾諾,小心翼翼,而是要在大膽開拓事業(yè)的.同時,處事交友要謹慎,特別是在一些金錢物質利益方面,要做到慎獨,慎微,慎初。慎獨,即在無人知曉之時,也要守住自己的防線,不能存僥幸心理,慎微指不能因情節(jié)輕微而對自己有種放松心理,慎初是從劇中看,許多人交代第一次收受賄賂巨款后人情難卻,越走越偏,最終走上不歸之路,因此要潔身自好自覺杜源。
二要知足。做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事業(yè)要有不知足的追求,而在個人物質待遇方面,要有知足常樂之心。
三要修身。古人云:修身、齊字、治國、平天下,作為共產(chǎn)黨員修身應該是第一位的,良好的自身修養(yǎng)是干好事業(yè)的基礎。
當前的社會是開放的社會,而執(zhí)政黨的廉潔是關乎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之大事。黨員如何在開放的社會中把好自身廉潔關至關重要。我想,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正確對待個人廉潔問題。最近一名經(jīng)濟學家上書中央:現(xiàn)在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而貧富差距乃至腐敗之勢趨重。經(jīng)濟發(fā)展與腐敗在賽跑,一但腐敗增長迅速超過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一但國際形勢突變,執(zhí)政黨能否以自己勤廉的形象和親和力,帶領全國人民同舟共濟所以作為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更要防腐拒變。修身養(yǎng)德,以高標準要求自己,進一步提高黨的影響力和凝聚力,進一步提高自身在社會上的親和力。
- 相關推薦
【第一大案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第一大案電影觀后感600字07-19
2017最新關于第一大案電影觀后感08-25
《第一大案》觀后感08-22
新中國第一大案觀后感07-14
第一次電影作文11-16
第一書記電影觀后感02-08
電影第一書記觀后感04-23
電影觀后感多篇觀后感,電影05-22
第一書記電影觀后感匯總04-23
《叫我第一名》電影觀后感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