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在這段時間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經(jīng)驗嗎?這也意味著,又要準備開始寫教學總結了。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教學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三年級生物教學工作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現(xiàn)代生物教學中,良好的導入能幫助學生逐漸開始新課的學習,是成功的一半,但完美的結尾,亦如畫龍點睛,會使全課內容再起波瀾,并為全課劃一個完美的句號。于是精心設計一個好的課堂總結,顯得十分的重要。下面我就結合我尚且淺薄的教學經(jīng)驗來談談體會。
一、生物課堂教學中應重視結課的功能
課堂教學結束時,以精煉的語言,通過歸納總結、實踐活動、轉化升華等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鞏固,使新知識更有效納入學生認知結構中,完善精要的結尾,可使全課錦上添花。
1、 加深印象,增強記憶
總結可以使全課的中心內容加以畫龍點睛,總結歸納。提綱挈領的加以歸納和梳理,從而使學生對新接觸的知識理解更準確、更深入并進一步加深對重難點的牢固把握。
2、 指導實踐,培養(yǎng)能力
新課結束后,適當?shù)挠靡恍┥顚嵺`來應用課堂知識,也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形象理解,再有針對性的加以練習,能明顯加強學生學以致用的水平,并從而提升學生用知識服務生活的能力,達到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3、 知識系統(tǒng)化,能承前繼后
生物教學中,每個知識點間都有嚴密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新舊知識之間存在必然聯(lián)系,通過總結可以將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形成知識網(wǎng)絡,使學生更易把握全局。同樣在總結中可以承前繼后,為下一節(jié)新課埋下伏筆,使前后內容銜接自然。
4、 通過提問,反饋教學信息
課堂教學時間是很有限的,在課堂結束時就本節(jié)課內容提一些問題或作一些相關練習,讓學生參與進來,除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之外,還可以了解學生對該堂課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調整以后的教學。
二、總結的方法和功效
總結的方法有很多種,作為一名新教師,以下的這些方法中有大多數(shù)是仿效其他組內同事的,感謝他們的經(jīng)驗傳授。其實不管哪種,都必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次集中注意力到教堂總結這個環(huán)節(jié)上來,對整堂課再認識,再提高。
1、 歸納總結法
新課內容結束后,我將全課內容按板書順序有條理的,簡明的歸納出來,并特別標明全課的重難點,讓學生分清主次,理清紛亂的思緒,歸建知識網(wǎng)絡,學習更有針對性。
2、 首尾呼應法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導入時我經(jīng)常會用一個問題引出全課,而在結課中對此問題進行回答即解開學生心中疑問又總結了全課知識。例如我在講《三大營養(yǎng)物質代謝》時,導入時問:我們從食物中攝入的糖類、脂肪及蛋白質是如何代謝的呀?在總結時我便圍繞此問題進行復習,這樣,整堂課的.脈絡就非常清晰了。
3、 討論比較法
生物這門學科有一個特點,有很多內容具有很大的聯(lián)系及相似性。在課堂總結中,適當?shù)膶⑿聦W習的知識和舊知識進行討論比較,找出不同點和聯(lián)系,并理解出背后的本質原因,使學生區(qū)別相近內容時得心應手。對本質原因也理清了,理解記憶也就更簡單了。例如學完細胞的無絲分裂后,我就把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放在一起比較,從而加深理解。
4、 設計懸念法
好的懸念設計能誘發(fā)學生的求知興趣,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學生迫于知道下文的心理,于是自發(fā)的預習下一節(jié)內容。例如我在《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結課時就說:“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那么dna 為何能起遺傳作用呢?這與它的結構和功能特點密切相關”,于是許多同學都很自覺的預習下一節(jié)內容。因此作為一個老師要仔細分析上下兩節(jié)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在總結中提出富有啟發(fā)性的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5、 設計口訣法
對于繁多而又有規(guī)律的知識,教師若能編出一兩句口訣來概括所學的知識,便能事半功倍的對全部內容進行總結,這樣收尾既有新鮮感又會使學生很容易記清全課內容。我在上完《有絲分裂》后,對有絲分裂的過程就編了一個口訣“仁膜消失現(xiàn)兩體,赤道板上排整齊,一分為二向兩極,兩消兩現(xiàn)出新壁”,通過對每句口訣仔細說明之后,學生很快就會對有絲分裂全過程有了很清楚的認識,這個知識點就很快消化了。
【初三年級生物教學工作總結范文】相關文章:
1.初三生物教學計劃
2.初三生物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