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大雪的節(jié)氣特點,養(yǎng)生保健應當順應“冬月閉藏”的特性,適時調整自己的起居、飲食和精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雪養(yǎng)生須知,供大家參考。
大雪
12月7日(周六),大雪節(jié)氣,標志著仲冬正式開始。
此后,白晝更短,氣溫將更低,人體容易感受風寒邪氣,所以這是一年中最應該預防生病的時節(jié),因為需要能量抵御嚴寒,所以這也是最適宜滋補的時節(jié)。
大雪養(yǎng)生重點:謹防大病,順時進補。畢竟老話說的好,大雪補得當,一年不受寒。大雪吃得好,來年才能身體健康,精神健旺。
大雪養(yǎng)生須知篇一
起居篇
早臥晚起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及“冬三月應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逆之則傷腎。”早睡以養(yǎng)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防寒保暖
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要特別注意頭部、胸腹、背部和足部的保暖。
睡前堅持用溫熱水泡腳,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驅除寒冷,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給后背曬個“日光浴”,熱流會讓全身舒服。
適度運動
喜歡戶外運動的朋友要等太陽升起來以后才可以出去鍛煉,早上8點至9點,或是下午4點到5點是比較好的運動時間。
不要劇烈運動,避免大汗淋漓,可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跳繩、爬樓梯、散步、太極拳等。
凡事慢一點
冬季要內斂,不管身體還是情志,應該順應冬氣,養(yǎng)護人體的閉藏功能。
起床慢一點,千萬不要過猛過快;脾氣上來慢一點,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處于平心靜氣的狀態(tài)……
按摩篇
掌心壓耳·強腎養(yǎng)心
用我們的手掌心按壓住雙耳,微閉眼,稍微用力按壓5秒,然后松開,等頓一下,再按壓,反復多次,直到讓整個耳朵暖起來。
泡腳搓腳·心腎相交
泡腳后,擦干雙腳,右手搓左腳心,左手搓右腳心各50個以上。
這樣可以發(fā)揮腎的收藏功能,把氣往下引,把虛火引下來,讓氣機順暢,使人處于健康狀態(tài)。
飲食篇
中醫(yī)認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飲食方面要順應秋冬的'自然規(guī)律,適當進食溫補類食物,以滋陰補腎類為主。
吃“三雪”
“三雪”指雪藕、雪菜、雪梨。
雪藕是蓮藕的一種,有健脾開胃,止瀉固精功效;
雪菜性溫、味甘辛,可防治便秘;
雪梨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功效,藥用價值很高。
雞鴨牛羊
牛肉與羊肉都屬于紅肉,且中醫(yī)認為二者性溫,有滋補養(yǎng)生的功效。
烏雞富含氨基酸、鐵元素,是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滋補品。冬天吃烏雞肉,喝烏雞湯,既可以溫補腎陽,又不用擔心內熱積聚上火。
多喝湯
山藥枸杞雞湯
備料:
淮山藥30克,枸杞子15克,母雞半只(約500克),生姜3片,精鹽適量。
制作:
母雞洗凈切塊,與淮山藥、枸杞子、生姜一同放入沙鍋,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1.5~2小時,調入精鹽即成。
功效:
養(yǎng)陰健脾、益腎補虛。
大補養(yǎng)藏湯
備料:
生栗子6個、葡萄干1把、生核桃6個、枸杞一把、蓮子6個、陳皮1/4個到半個。
制作:
1.蓮子用水泡1-2個小時。
2.栗子、核桃剝去外殼,留下內皮,切成兩半。
3.將所有原料一起下鍋加水煮開后再煮20-40分鐘起鍋。
4.撈出栗子、核桃的內皮,加少量糖調味。喝湯的同時,將栗子、核桃和枸杞吃掉。
功效:
固腎、補五臟。
多吃蔬菜水果
代表水果有鮮棗、獼猴桃。研究顯示,攝取大量維生素C的水果能增強身體對寒冷的耐受性。柿子椒、番茄、柑橘也都可以多吃些。
此外可多吃蘿卜、梨等具有潤肺清熱、養(yǎng)陰生津等作用的食物。以及一些清熱潤燥的苦味食物如芹菜、萵筍、生菜等。
堅果類食物
腰果、芡實、山藥、白果、核桃等益腎類食物可以多吃些。
此外,堅果類食物也是理想的冬季“供暖”食物。
堅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和一定含量的蛋白質,這些物質都有利于人們在冬天抵抗嚴寒。
大雪養(yǎng)生須知篇二
1、進補好時機
在此節(jié)氣,人們在飲食習慣上,可以進補了。進補時在飲食上,適當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蔥、山藥、桂圓、栗子及杏脯等性屬溫熱的食物,以便助于御寒。不過,由于天氣干燥再加上飲食不當,很容易使人上火并患口瘡,還要注意控制數(shù)量。同時,注意少吃肉食,多吃蔬菜和溫性水果,宜多喝粥。
2、寒從腳下起,注意保暖
大雪節(jié)氣,我們應注意風邪和寒邪的侵入,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頭部和足部。俗話說:“寒從腳下起。”這是因為,足部離心臟最遠,且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層較薄,保暖性較差,一旦受寒極易引發(fā)相關疾病。另外,也要注意頸肩腰部、各關節(jié)、腹部的防寒保暖,但切忌暴暖大汗。大雪節(jié)氣養(yǎng)生知識
要多參加戶外運動,但須注意的是不要在大風、大霧中鍛煉。因為在大風大霧時空氣中懸浮的有害物質較多。同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足夠的睡眠,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居住環(huán)境的空氣流通。
3、寒冷手刺激,防心腦疾病
大雪節(jié)氣要定期進行心腦血管系統(tǒng)的體檢,要重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原發(fā)疾病的治療,在醫(yī)生指導下選用藥物,以防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疾患的發(fā)生。
要注意頸部的保暖,頸部的氣管一旦遭受寒冷之風侵襲,極易造成傷害,引發(fā)呼吸道疾病。另外,頸部還會由于頸椎受到寒冷刺激,誘發(fā)頸椎病。同時,由于寒冷刺激,容易引起胃病復發(fā)。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飲食調養(yǎng)。另外,大雪節(jié)氣積雪較多,外出者應注意防滑、防跌、防撞,骨質疏松患者可減少外出。
4、氣候干燥,及時補水
大雪過后,天氣會更加的寒冷干燥,人們在這個時候都知道要多喝水才會少生病,但是喝水也是講究方法的。首先不要一次喝過多的水,200ml左右就可以;同時最好能保證一天的飲水量在1800ml以上。剩下的在飲食中攝取就足夠了。同時,在運動過后,也不要喝涼水,以免因為外界天氣寒冷加之涼水刺激,引起應激反應。
大雪養(yǎng)生須知篇三
從中醫(yī)養(yǎng)生的角度來看,大雪節(jié)氣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要作出適當?shù)恼{整才有利身心保健,尤其是在飲食上,可多進補,多吃點能御寒暖胃的美味,才能更好地過冬防凍。
我國民間也素有:“冬季進補,開春打虎”的俗語。
1.宜早睡:
大雪時節(jié),萬物潛藏,養(yǎng)生也要順應自然規(guī)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yǎng)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斂神氣,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2.宜保暖:
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泄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
3.宜通風:
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shù)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4.宜調神:
冬天易使人身心處于低落狀態(tài)。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yǎng)精神的良藥。
5.宜健腳:
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干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6.宜多飲: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yǎng),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于2000毫升。
7.宜粥養(yǎng):
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yǎng)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jié)食,以養(yǎng)胃氣。吃一些溫補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肉類,還要多吃一些益腎類的食物,如腰果、芡實、山藥、白果、核桃等。此外,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要多吃一些,它們不僅可以補養(yǎng)腎氣還可抵抗寒冷,且能潤肺生津。
【大雪養(yǎng)生須知】相關文章:
大雪起居養(yǎng)生須知12-07
大雪養(yǎng)生法則11-13
大雪如何養(yǎng)生12-04
大雪養(yǎng)生祝福短信精選06-13
大雪養(yǎng)生的食補介紹02-18
大雪時節(jié)養(yǎng)生的方式02-18
大雪養(yǎng)生小攻略02-19
大雪時節(jié)如何養(yǎng)生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