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jié)、亞歲、拜冬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nèi)涵,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佳縣人的冬至習俗,希望有所幫助!
一、熬冬。
小時候每年冬至前,村里人都要殺豬殺羊,豬肉羊肉舍不得吃,賣一部分,留著過年一部分。到冬至這天,家家戶戶煮豬頭、煮羊頭、羊蹄,謂之熬冬。這一天也是孩子們的節(jié)日,豬頭肉蘸蒜,個個吃的嘴角流油。民國二十二年《葭縣志》載:"冬至前夕飯酒食肉,啖羊首,謂之熬冬。傳統(tǒng)說法叫做"冬至熬一熬,來年好一好;冬至炒一炒,來年好一好。"
二、"炒貨"。
記得小時候,每到冬至,母親就會炒瓜子、花生、黃豆等給孩子們做零食,學校的孩子每人兜里都帶著這樣的零食,記得那時候花生瓜子種的比較少,主要是黑豆,所以幾乎每家孩子上學都帶著炒黑豆,黑豆吃多容易脹氣放屁,所以整個冬天上課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響亮屁聲,至今依然記憶深刻。還有一樣可供炒食的東西,那就是把熟的'軟米糕搓成指頭粗細的條,然后切成見方的塊,炒熟以后食用,佳縣人一般叫“泡泡”,有的地方稱作"糕圪瘩",這個泡泡的味道明顯要好于黑豆,是那個時代孩子們最好的零食。
三、數(shù)九。
“數(shù)九”農(nóng)諺。以冬至為臨界點,從時間上說,白晝漸長,黑夜?jié)u短,直至夏至,周而復(fù)始。陜北諺語云:“頭九二九,凍破碓臼;三九四九,拉門叫狗;五九六九,水到浮頭;七九八九,陽河看柳,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佳縣人的冬至習俗】相關(guān)文章:
1.江陰人的冬至習俗
3.冬至的習俗
4.古代的冬至習俗
5.潮汕的冬至習俗
6.蘇州的冬至習俗
7.上饒冬至的習俗
8.寧波的冬至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