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傳統的健康和教育理念中,都認為羞愧和內疚之類的負面情感是培養(yǎng)健康孩子的一大障礙,因為人們見到太多的情感傷害事件,有的甚至遠比肉體傷害更為殘忍。但是,根據情商教育的觀點,適度的負面情感和經歷對孩子是有益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如何利用負面情感教育孩子,希望有所幫助!
羞愧的價值
羞愧是極端的.尷尬,孩子覺得自己沒能滿足其他人的期望時就會產生,而當他覺得沒能滿足自己內心的行為標準時,就會產生內疚感。羞愧遠比正面情感更能給孩子留下抹不掉的記憶。神經解剖學理論認為,羞愧產生的強烈情感造成大腦登記信息、貯存記憶的正常功能的短路,它能經過大腦的思維部分——大腦皮層,震動大腦的情感控制中心——扁桃核。因而,任何導致強烈情感的經歷都能在近期影響孩子行為,從長遠來看,能影響孩子的性格發(fā)展。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回憶正面經歷所需時間要很長,但其強烈程度卻還不到負面情感的三分之一。
如何利用負面情感
在我們還沒有肯定羞辱法是否應被視為撫養(yǎng)孩子的正常方法時,兩點是可以明確的:
1、當孩子做了應該感到羞恥的事情時,情感上沒有反應,這時應該喚起他的羞愧感;
2、能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的管教方式失敗后,羞辱法應該被當成改變行為的合理方式。至于內疚感,因為它的產生是建立在自我內心標準和期望之上的,所以比羞愧感更能對人產生強烈而深遠的影響。
家長們承認了羞愧和內疚等“負面”情感是孩子情感生活中正常有力的一部分,那么要如何建設性地利用它們來培養(yǎng)有道德、有愛心、誠實、正直的孩子便成了當務之急,聽聽下面幾條建議,也許會對你有所啟發(fā):
1、規(guī)定要前后一致,對違反后的懲罰力度也要前后一致。確保懲罰公平、適度、有效。
2、如果孩子已經超過10歲,破壞了重要規(guī)定,且沒有受到你的懲罰,那么就讓他們自己列出懲罰的內容,然后由朋友等中間人來決定采取何種懲罰措施。一般情況下,這種辦法能刺激孩子對自己產生較高期望,并努力實現這些期望。
3、孩子的行為如果傷害了他人,那么你的反應一定要比平常猛烈些,在懲罰他的同時,不要害怕表達自己強烈的情感。如果這種情感讓孩子不安了,也不要很快安慰他。這次讓他內疚,下次他就不會再這樣辦事不加考慮。
4、重視道歉,書面道歉與口頭道歉相結合,如果孩子道歉不真心,不要輕易放棄,而是不斷要求他道歉,直到他在情感上作出反應。
我有一位朋友,孩子8歲了,可孩子對父母的態(tài)度非常地不友好,比如讓他收拾一下桌子,準備吃飯了,孩子會很有地回答:“我現在不想收拾!”我的這位朋友就讓孩子寫下“我要尊敬父母”的字樣,每次態(tài)度粗魯時,便拿給他看,并且重犯一次,多寫一遍,如此繼續(xù)下去。孩子每次被罰寫時情緒都非常大,可到了第九次,他寫到一半便哭了起來,內疚地低下頭。這時,家長非但沒有安慰他,而是讓孩子繼續(xù)寫。從那以后,他的孩子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對父母變得尊敬、體貼了。
總之,父母們要轉變傳統教育觀念中的“正面為好”的思想,雖然也許利用負面情感會使家長們感覺不舒服,但你必須相信:羞愧和內疚感等負面情感不是壞的情感,只要恰當使用,便能有利于培養(yǎng)有道德的孩子。
【如何利用負面情感教育孩子】相關文章:
2.如何教育孩子
3.如何教育孩子感恩
4.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5.如何教育單親孩子
6.如何教育孩子成長
7.如何教育好孩子
8.如何教育孩子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