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_日本淫妇xxww老女人,_黑人让我高潮的视频_欧美亚洲高清在线一区_国产丝袜久久久久之久_国产精品这里有精品_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t在线观看_免费黄色片一级毛片

非正常事故管理制度

2022-06-06 制度

  現如今,很多場合都離不了制度,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guī)范。那么擬定制度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非正常事故管理制度(通用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非正常事故管理制度1

  為加強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進一步落實事故責任追究制度,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根據《安全生產法》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生產安全事故定義

  生產安全事故是指在生產經營領域中發(fā)生的意外的突發(fā)事故,通常會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使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斷的事件。

  二、事故等級劃分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1、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yè)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3、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5、輕傷事故:構不成重傷、死亡的人身傷害事故。

  三、事故報告

  1、報告程序

  發(fā)生生產安全事故,最先發(fā)現者應立即向調度室和單位領導報告,而后迅速逐級報告到安全管理部門和分管安全的副總經理,一般及以上等級事故應報告到總經理、董事長。對一般及以上等級事故,公司總經理、董事長接到報告后,在1小時內向當地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和有關部門報告。

  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當地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和有關部門報告。

  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應當及時補報。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30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fā)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道路交通事故、火災事故自發(fā)生之日起7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fā)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

  2、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事故發(fā)生單位概況;

  (2)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3)事故的簡要經過;

 。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5)已經采取的措施;

 。6)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四、事故的救援

  1、接到事故報告的單位領導,在進行事故逐級上報的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或立即啟動事故相應的應急預案,組織搶險救援,防止事故擴大和財產損失。

  2、發(fā)生人身傷害事故,現場人員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杜絕繼發(fā)事故,防止事故擴大,并立即將受傷或中毒人員用適當的方法和器具搬運出危險地帶,并根據具體情況施行急救措施。在醫(yī)務人員未趕到現場前,現場人員不得停止對傷害人員的搶救和護理。

  3、情況較輕者,現場人員可采用妥善辦法將傷害人員迅速護送到公司醫(yī)務室進行救護。情況嚴重者,要立即送醫(yī)院救治。

  4、事故發(fā)生后,要妥善保護事故現場和相關證據,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散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物件的,要做出標志,繪制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

  五、事故調查處理

  1、發(fā)生一般及以上等級事故,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guī)定由相應級別政府組織調查,公司有關領導、部門以及事故發(fā)生單位要做好積極配合工作,對事故按照“四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

  2、發(fā)生輕傷事故,由分管安全的副總經理負責組織調查。調查組由公司有關領導、安全管理部門、事故發(fā)生的分廠(分公司)、車間以及有關部門人員組成。

  3、事故調查的成員要求:應當具備有事故調查所需的知識和專長,并與所調查的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4、調查組職責有:查明事故經過、原因、人員傷害情況、直接經濟損失,認定事故性質和事故責任,提出對責任者的處理意見,總結教訓,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等。

  六、事故損失的計算

  1、事故直接損失包括原材料損失、成品(半成品)損失和設備損失,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損失按市場銷售價格計算,或按其實際單位成本計算。

  2、產量損失是從事故發(fā)生時起至恢復正常生產時止,按日計劃產量計算的總損失量。設備修復后因生產能力降低而減產部分可不計算在內。產量損失費按單位成本不變價格計算。

  3、事故損失總金額為直接損失費與產量損失費之和。

  4、計算方法:停車設備臺數乘停車時間(小時)乘設備小時計劃產量(噸),為產量損失。

  5、產量損失金額:損失產量乘產品單位成本(不變價格)為產量損失金額。

  6、傷亡事故損失統(tǒng)計因負傷累計休工天數折合金額,按企業(yè)職工平均日工資乘以休工天數。

  七、其它要求

  1、發(fā)生一般及以上等級事故,無論何時,分廠(分公司)必須于10分鐘內將事故報告給安全管理部門和公司有關領導。輕傷事故要先口頭報告,并且在15小時內將書面報告報安全管理部門。

  2、事故報告要真實、及時,不得遲報、漏報、瞞報。

  3、公司應建立事故檔案,該項工作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對所有事故調查分析的資料,如現場檢查記錄、照片、技術鑒定、化驗分析、會議記錄、儀表記錄、旁證材料、綜合調查材料及登記表、報告書等應妥善保管。

  4、對不積極組織參加事故搶救、瞞報、遲報事故、偽造或者故意破壞事故現場、事故調查中弄虛作假的責任人將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

  八、本制度自下發(fā)之日起執(zhí)行。

  非正常事故管理制度2

  1、安裝、調試過程中發(fā)生產品質量不滿足某個規(guī)定的要求,稱為不合格。

  2、工程質量不合格,必須進行返修、加固或報廢處理,由此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低于5000元的稱為質量問題;直接經濟損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的稱為工程質量事故。

  3、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所有質量問題、事故,監(jiān)理單位均需參加處理,并提出處理意見。

  4、質量事故的分類。

  4.1一般質量事故: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為一般質量事故。

  4.1.1直接經濟損失在5000元以上,不滿50000元;

  4.1.2影響使用功能和工程結構安全,造成永久質量缺陷的。

  4.2嚴重質量事故: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為嚴重質量事故。

  4.2.1直接經濟損失在50000元以上,不滿10萬元;

  4.2.3嚴重影響使用功能和工程結構安全,存在重大質量隱患的;

  4.2.4事故性質惡劣或2人以下重傷的。

  4.3重大質量事故: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為重大事故范疇。

  4.3.1工程倒塌或報廢;

  4.3.2由于質量事故,造成人員死亡或重傷3人以上;

  4.3.3直接經濟損失在10萬元以上。

  按國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規(guī)定建設工程重大事故分為四個等級:

  1)凡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在300萬元以上為一級;

  2)凡造成死亡10人以上29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上,不滿300萬元為二級;

  3)凡造成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傷2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在30萬元以上,不滿300萬元為三級;

  4)凡造成死亡2人以下或重傷3人以上19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在10萬元以上,不滿30萬元為四級;

  4.4特別重大事故:凡具備國務院頒布的《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guī)定》所列發(fā)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在500萬元及其以上,或其他性質特別嚴重,上述影響三個之一均屬特別重大事故。

  5、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的依據。

  5.1質量事故實況資料。

  5.1.1施工單位的質量事故調查報告;

  (1)質量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

  (2)質量事故狀況的描述;

  (3)質量事故發(fā)展變化的情況;

  (4)有關質量事故的事實資料。

  5.1.2監(jiān)理單位調查研究獲得的第一手資料。

  5.2有關合同及合同文件。

  5.3有關的技術文件和檔案。

  5.3.1有關的設計文件;

  5.3.2與施工有關的技術文件、檔案和資料。

  5.4相關的建設法規(guī):

  《建筑法》、《建筑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guī)定》、《建筑安全生產監(jiān)督理規(guī)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guī)定》、《建設工程監(jiān)理規(guī)范》。

  6、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程序。

  7、工程質量事故處理方案的確定。

  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的確定目的是消除質量隱患,以達到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正常使用各項功能及壽命要求,并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其一般原則是:正確確定事故性質,是表面性還是實質性、是結構還是一般性、是迫切性還是可緩性;正確確定處理范圍,除直接發(fā)生部位,還應檢查處理事故相鄰影響作用范圍的結構部位或構件。要求滿足設計要求和用戶的期望;保證結構安全可靠,不留任何質量隱患;符合經濟合理的原則。

  7.1工程質量事故處理方案的類型

  (1)修補處理;

  (2)返工處理;

  (3)專家論證、方案比較;

  8、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的鑒定驗收。

  8.1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的檢查驗收;

  8.2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后的必要鑒定;

  8.3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的驗收結論。

  (1)事故已排除,可以繼續(xù)施工;

  (2)隱患已消除,結構安全有保證;

  (3)經修補處理后,完全能夠滿足使用要求;

  (4)基本上滿足使用要求,但使用時有附加限制條件,例如限制荷載;

  (5)對耐久性的結論;

  (6)對建筑物外觀影響的結論;

  (7)對短期內難以作出結論的,可提出進一步觀測檢驗意見。

  非正常事故管理制度3

  一、質量事故是指藥品管理使用過程中,因藥品質量問題導致危及人體健康的責任事故。質量事故按其性質和后果的嚴重程度分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二、重大質量事故

  1、違規(guī)購進使用假劣藥品,造成嚴重后果。

  2、未嚴格執(zhí)行質量驗收制度,造成不合格藥品如柜(架)。

  3、使用藥品出現差錯或其他質量問題,并嚴重威脅人身安全或已造成醫(yī)療事故的。

  三、一般質量事故

  1、違反進貨程序購進藥品,但未造成嚴重后果的。

  2、保管、養(yǎng)護不當,致使藥品質量發(fā)生變化的。

  四、質量事故的報告程序、時限

  1、發(fā)生重大質量事故,造成嚴重后果,應在12小時內上報區(qū)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等相關部門。

  2、應認真查清事故原因,并在7日內向區(qū)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等有關部門書面匯報。

  3、一般質量事故應認真查清事故原因,及時處理。

  五、發(fā)生事故后,應及時采取必要的控制補救措施。

  六、處理事故時,應堅持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原則,并制定整改防范措施。

  非正常事故管理制度4

  1、質量事故具體指藥品使用活動各環(huán)節(jié)因藥品質量問題而出現的危及人身健康安全或導致損失的異常情況。

  質量事故按其性質和后果的嚴重程度分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兩大類。

  2、重大質量事故:

 、儋忂M三無產品或假劣藥品,受到新聞媒介曝光或上級通報批評,造成較壞影響或損失在2000元以上者。

 、诎l(fā)藥出現差錯或其它質量問題,并嚴重威脅人身安全或已造成醫(yī)療事故者。

  3、一般質量事故:

  購銷“三無”產品或假冒、失效、過期藥品,造成一定影響或損失在2000元以下者。

  4、質量事故的報告程序、時限

  ①發(fā)生重大質量事故,造成人身傷亡或性質惡劣影響很壞的,必須在1小時內逐級上報有關部門。

 、谄渌卮筚|量事故也應在3小時內逐級上報有關部門;查清原因后,再作書面匯報,一般不得超過三天。

 、垡话阗|量事故應在8小時內報單位領導,并在五天內將事故原因、處理結果上報有關部門。

  5、事故發(fā)生后,要緊急通知各有關責任人采取必要的制止、補救措施,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和后果。

  6、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前往現場,堅持“三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和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過),了解掌握第一手資料,協助各有關部門處理事故善后工作。

  7、以事故調查為根據,組織人員認真分析,確認事故原因,明確有關人員的責任,提出整改和處理措施。

  非正常事故管理制度5

  1.各級醫(yī)務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醫(yī)療衛(wèi)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和診療護理規(guī)范、常規(guī),恪守醫(yī)療服務職業(yè)道德,嚴防差錯事故發(fā)生。

  2.醫(yī)院及科室均須建立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定期上報,一旦發(fā)生醫(yī)療事故,嚴重的差錯或糾紛,應當立即向科主任報告,科主任應及時向醫(yī)務科和業(yè)務院長報告。根據《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guī)定的重大醫(yī)療過失行為應在12小時內由院部上報區(qū)衛(wèi)生局。

  3.醫(yī)療事故、嚴霓的差錯或糾紛發(fā)生后,應在醫(y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各有關原始資料及物品,妥善保管,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和搶奪病案。要積極發(fā)揮院醫(yī)療事故處理小組作用,組織專人調查研究,進行院內分析并提出意見。

  4.疑藥品引起的不良反應,請院藥品不良反應領導小組成員到場,列該藥品封存、送檢,并會同有關供銷方共同處理。對一次性醫(yī)療用品引起的不良后果,請醫(yī)務科、后勤保障部到場,與供銷商聯系,共同做好分析工作。

  5.發(fā)生或發(fā)現醫(yī)療過失行為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盡最大努力減輕不良后果并做好解釋與善后工作。

  6.各科室要有醫(yī)療差錯事故預防措施,發(fā)生差錯事故的科室要認真討論分析,遇重大事故必須組織全院討論、院醫(yī)療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討論,吸取教訓,舉一反三,訂出改進措施,以防差錯、事故再發(fā)生。

  7.患者死亡,醫(yī)忠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忠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尸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字。

  8.醫(yī)療差錯、事故有關責任人,按《醫(yī)院獎懲條例》予以處理。

  非正常事故管理制度6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及危害,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處置管理制度。

  一、基本原則

 。ㄒ唬╊A防為主,常抓不懈。公司食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公司各部門要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可能發(fā)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進行分析、預測,要把好生產加工源頭。

 。ǘ┙y(tǒng)一領導,分級負責。公司食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統(tǒng)一領導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公司各部門按各自職能負責應急處理各項工作。

  (三)反應及時、措施果斷。食品安全事故發(fā)生后,公司食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要立即作出反應,迅速制定及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ㄋ模┮揽靠茖W、加強協作。要依靠科學妥善處理食品安全事故,公司食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要協調好公司各部門各司其責、通力協作,必要的時候要及時尋求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市疾控中心、醫(yī)療單位等部門的協助。

  二、組織管理

  (一)建立企業(yè)產品投訴熱線96211,并向社會公示,歡迎廣大消費者和政府職能部門、新聞媒體進行社會監(jiān)督。

 。ǘ┢髽I(yè)自覺接受質監(jiān)、衛(wèi)生、工商等政府職能部門的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抽檢),做到積極配合,實事求是,決不弄虛作假欺騙檢查,對檢查中提出的問題,及時認真整改。

 。ㄈ┕境闪⒐臼称焚|量安全領導小組

  1、負責檢查企業(yè)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社會公德,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社會公德組織生產,合法經營,做到企業(yè)誠信、自律,不違法、不違規(guī)、不制假、不售假。

  2、負責教育企業(yè)全體員工,樹立以人為本,顧客第一,安全第一,質量第一,誠信第一的企業(yè)文化理念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嚴格按照標準生產合格、優(yōu)質乳品,讓廣大消費者喝上放心奶。

  3、負責實施科技興奶、科技興企,加強全員專業(yè)培訓和現代化基礎設備設施(加工、檢測、冷鏈、信息化管理),提升企業(yè)整體素質和產業(yè)化水平,為生產安全、優(yōu)質乳品打下堅實基礎。

  4、負責監(jiān)督檢查企業(yè)產品質量保證體系的持續(xù)運行。從乳品生產的源頭(奶牛飼養(yǎng)管理、原料奶驗收、原輔材料采購)到乳品加工(加工設備、工藝流程、成品奶檢驗、入庫冷藏)直至市場營銷終端(產品運輸、銷售網點),嚴格按規(guī)范操作,實行全程質量監(jiān)控,做到環(huán)環(huán)扣緊,層層把關,凡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不準出廠,不準流入市場。

  5、負責監(jiān)督檢查企業(yè)嚴格遵守國家食品標簽標準和廣告法規(guī),把牛奶產品的真實屬性、營養(yǎng)成份、生產日期與保質期、貯存方法與飲用方法等,全面如實的告知消費者,不做任何夸大、虛假的企業(yè)產品宣傳,自覺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正、健康的市場經營秩序。

  6、負責產品安全質量自查。發(fā)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各種不安全隱患。

  7、負責制定和實施企業(yè)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和預案,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各種突發(fā)事件的危害,竭力杜絕各種乳品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確保社會和企業(yè)的穩(wěn)定與生命財產安全。

  8、負責對突發(fā)事件的統(tǒng)一領導和指揮工作,研究制定相關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措施;指揮和協調公司有關部門做好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等工作。

 。ㄋ模┢髽I(yè)產品投訴熱線接到產品質量投訴,如有突發(fā)食品安全事件,應立即向食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組長匯報。

  突發(fā)食品安全事件,是指重大食物中毒,食用染疫動植物及其產品引發(fā)或可能引發(fā)重大食源性疾患,食用被污染食品引發(fā)或可能引發(fā)嚴重的傳染病暴發(fā)與流行,食品含有有毒、有害物質或食品在生產、流通、消費等過程中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引發(fā)或可能引發(fā)嚴重食源性疾患等其他事件。

  安全領導小組接到食品質量突發(fā)事件報告后,應按照以下分類采取相應措施:

  1、單起食品質量突發(fā)事件投訴、人數在1—2人,安全領導小組立即派相關人員到現場調查事故情況、分析事故確切原因。

  2、單起食品質量突發(fā)事件投訴,人數在3人以上或兩起及以上食品質量突發(fā)事件投訴,安全領導小組立即派相關人員到現場調查事故情況、分析事故確切原因,并及時尋求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市疾控中心、醫(yī)療單位的協助。

  以上食品質量突發(fā)事件如經分析、排查,如確為公司產品引發(fā)的,應立即通知同批產品的相關客戶并組織同批產品的緊急召回等,同時要聯系好醫(yī)療單位作好對已食用本批產品的、可能發(fā)病的顧客的相關醫(yī)療措施。并且向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書面報告,請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協助解決。

  3、出現下列情況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安全領導小組應在第一時間向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書面報告,由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領導采取事故應急措施,同時公司調動一切可用力量進行應急處理。

 。1)一次出現由于食品質量問題引發(fā)的發(fā)病人數在50人以上;

 。2)發(fā)生群體性食用食品發(fā)病事故,并有人員死亡的;

 。3)引發(fā)發(fā)病的食品擴散未得到控制,死亡人數在繼續(xù)增加的;

  (4)其它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食品安全事故

 。ㄎ澹┦鹿蕡蟾

  根據食品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發(fā)展、處理進程等,每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都必須有初次報告、進展報告和總結報告,以便于公司在相關方面改進及借鑒、總結。

  1、初次報告內容:發(fā)生事故的單位、地址;受害者的'發(fā)病時間、發(fā)病人數、臨床癥狀及體癥;醫(yī)療單位、地址,搶救醫(yī)療的基本情況;事故現場采取的措施和調查處理的工作進度;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需相關部門協助事故救援和處理的有關事宜;事故的報送單位、簽發(fā)人和聯系電話及報送時間。初次報告應在知悉事故后立即報告。

  2、進展報告的內容:事故的發(fā)展與變化、處理進程、事故原因等,在進展報告中既要報告新發(fā)生的情況,也要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

  3、總結報告:事故鑒定結論、對事故的發(fā)生和處理進行總結,分析其中原因和影響因素,提出今后對類似事件的防范和處理建議。總結報告應在事故處理結束后7個工作日內上報。

  三、應急保障

  (一)人員保障

  1、安全領導小組可根據應急處理工作需要,組織公司有關部門人員參加事故應急的各方面工作。

  2、安全領導小組應在日常加強應急處理相關知識和業(yè)務技能的培訓和組織應急事故處理的演練。

 。ǘ┪镔Y保障

  后勤部應及時提供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所需的一切設施、設備和物資。

 。ㄈ┬畔⒈U

  在事故處理期間,安全領導小組及相關人員應確保24小時信息通訊暢通。

  四、其它事項

  1、在事故處理過程中,未能履行職責的,要對主要負責人及其他直接責任人予以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后,由食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宣布解除應急程序。

  非正常事故管理制度7

  1為有效地做好特種設備事故的處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2特種設備事故按設備損壞程度分為爆炸事故,嚴重損壞事故和一般損壞事故。

  2.1爆炸事故是指鍋爐、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在使用過程中或壓力試驗中,受壓部件發(fā)生破壞,設備中介質蓄積的能量迅速釋放,內壓瞬間降至外界大氣壓力以及管道泄漏引發(fā)的各類爆炸事故。

  2.2嚴重損壞事故是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結構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損壞等導致設備停止運行而必須進行修理的事故。以及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因泄漏而引起的火災,人員中毒以及壓力管道遭到破壞的事故,也屬嚴重損壞事故。

  2.3一般損壞事故是指鍋容管特在使用中輕微損壞而不需要停止運行修理,以及壓力管道發(fā)生泄漏未引起其他災害的事故。

  3發(fā)生特種設備事故后,事故部門應迅速向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設備部門和公司主管領導報告。如屬于嚴重損壞事故、爆炸事故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按《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guī)定》的程序和內容向特種設備監(jiān)察部門等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4事故發(fā)生后,發(fā)生事故的部門應積極采取措施搶救人員和防止事故擴大,并在事故現場采取加攔繩,張貼“嚴禁入內”,“嚴禁破壞事故現場”標志,設人監(jiān)督等措施,保護好事故現場。

  5屬于一般損壞事故發(fā)生后,由公司領導、安技、設備部門以及事故有關人員聯合成立事故調查小組,對事故發(fā)生前設備狀況,事故傷亡、設備損壞及經濟損失情況,以及事故原因和性質等進行調查分析,確定事故責任,提出事故處理建議。事故調查結束后,由事故調查組填寫事故調查報告書。

  6屬于嚴重損壞事故、爆炸事故,應按《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guī)定》處理。

  7發(fā)生人員傷亡事故還應執(zhí)行公司《事故管理制度》。

  8對造成員工傷亡事故或財產損失事故的責任人和部門,按責任的大小,根據《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guī)定》、《廣州市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處理規(guī)定》以及公司《安全生產獎懲管理制度》的規(guī)定處理。由人事部門或紀律檢查部門實施。

  9對造成員工重大傷亡事故或重大財產損失事故且構成犯罪的責任人,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0特種設備事故檔案資料,由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保存。

  非正常事故管理制度8

  一、目的:為了調查弄清設備事故原因真象,及時采取合適的補救措施,最大限度的挽回公司的損失,明確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讓所有員工從中受到教育和再培訓,杜絕類似事故的再度發(fā)生。

  二、原則:事故處理應做到三不放過原則: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責任者及員工未受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改進措施不放過。

  三、事故定義:凡是由于設備非正常損壞和人為原因而引起設備故障均為設備事故。

  設備事故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2000元以下的為一般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2000―5000元的為重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5000元以上的為特大事故。

  四、事故的處理程序:

  1、事故現場: 事故發(fā)生后,當事人應立即采取必要安全及應急措施,保證必要的生產所需。并及時通知上級組長和主管以及技術工程師,同時做好現場保護,以便進行原因分析。

  2、事故搶修:組長、主管、技術工程師在接到通知后應于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設備當事人要如實報告事故經過,會同工程師、上級進行原因劃定。并配合組織搶修,力爭以最短時間恢復生產。

  3、事故調查:

  a、事故處理完畢后,相關人員首先要配合上級或工程師做好事故原因調查工作。按要求如實將事情的經過、原因作出書面報告以供參考。(書面報告在事故當日按上級要求提交,否則,按失職追究相關責任。)

  b、由組長、主管和技術工程師通過公開討論,對事故的調查作出結論。由工程師作出事故書面報告,詳細記錄事故經過、原因、及采取措施和處理意見等內容。(書面報告在事故調查的三日內向上級主管提交,否則,按失職追究相關責任。)

  五、教育及再培訓:

  針對事故發(fā)生原因,組長、主管及技術工程師應視情況組織現場會,對員工進行教育及再培訓。在一個月內由主管或工程師組織,完成對所有員工以事故為案例的公開討論和培訓,并做記錄和準備相關內容考核。

【非正常事故管理制度(通用8篇)】相關文章:

非正常離職證明模板(通用5篇)05-31

幼兒園安全事故責任追究管理制度(通用5篇)05-31

學校安全事故管理制度(精選5篇)03-24

地震事故應急預案(通用7篇)06-02

鍋爐突發(fā)事故應急預案(通用10篇)05-26

暴雨淹溺事故應急預案(通用8篇)04-24

生產事故安全應急預案(通用14篇)05-31

中學火災事故應急預案(通用7篇)04-18

特大暴雨事故應急預案(通用8篇)04-14

防火事故處置應急預案(通用8篇)04-24

汕头市| 衢州市| 浪卡子县| 沂源县| 汉中市| 乡宁县| 临桂县| 牙克石市| 揭阳市| 酒泉市| 靖边县| 博野县| 大连市| 永修县| 开封县| 阳江市| 桂林市| 郎溪县| 泾阳县| 长顺县| 甘肃省| 伊川县| 依安县| 海安县| 大洼县| 昔阳县| 侯马市| 铜山县| 崇文区| 左贡县| 兴业县| 凤凰县| 开封县| 洛南县| 新民市| 连南| 寿阳县| 齐河县| 颍上县| 葵青区| 慈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