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領(lǐng)域中,我們有時需要做一些閱讀題,這時最離不開的就是閱讀答案了,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你所了解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陳元方年十一時》閱讀及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yuǎn)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ㄟx自《世說新語》)
注釋:①候:拜訪,問候。②履行:做,實踐。③綏:安,安撫。④孤:封建時代王侯對自己的謙稱。⑤師:學(xué)習(xí)。
12、法字在古漢語字典里有如下解釋:
、俜,制度;
、诜椒ǎ龇;
③效法,仿效;
、軜(biāo)準(zhǔn),法則。
你認(rèn)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只寫序號)。(1分)
13、翻譯文中劃線句子(2分)
弱者撫之以仁
14、你認(rèn)為元方所說的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15、回憶你曾經(jīng)學(xué)習(xí)過的陳元方,想想在這篇文章中陳元方顯示了什么樣的特點(2分)
參考答案:
12.③
13.用對于貧弱的人,用仁義撫慰他們(用仁義撫慰貧弱的人)
14.家君沒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沒有效法家君。
15、陳元方聰明機智。面對長輩的問話,他鎮(zhèn)定自若。對于父親的功績,能做出客觀的評價。對于袁公提出的令人難以解答的問題,他能運用類比的方法巧妙應(yīng)對,更加體現(xiàn)了他的機智。(答出兩點即可意思對即可)
《陳元方年十一時》相關(guān)擴展
譯文
陳元方十一歲時,去拜會袁公。袁公問:“你賢良的父親在太丘做官,遠(yuǎn)近的人都稱贊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說:“我父親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安撫,讓人們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對他老人家更加敬重!痹f:“我曾經(jīng)也當(dāng)過鄴縣縣令,正是做這樣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親學(xué)我,還是我學(xué)你的父親?”元方說:“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時代,雖然時間相隔遙遠(yuǎn),但他們的行為卻是那么一致。周公沒有學(xué)孔子,孔子也沒有學(xué)周公!
鑒賞
袁公
比較自負(fù),問題刁鉆。如「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稍微不慎則顏面盡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誰學(xué)了誰,而是有意為難陳元方。
元方
機智應(yīng)變。如「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顧了對方的尊嚴(yán),又保住了自己的體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損人也不損己,想袁公聽了,定會暗暗點頭稱奇。
創(chuàng)作背景
《世說新語》是一部筆記小說集,此書不僅記載了自漢魏至東晉士族階層言談、軼事,反映了當(dāng)時士大夫們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fēng)氣,而且其語言簡練,文字生動鮮活,自問世以來,便受到文人的喜愛和重視。此篇便選自《世說新語》。
簡析
這則故事以簡潔的語言,展示出陳元方的聰明才智和謙遜有禮的品質(zhì)。他不僅能夠準(zhǔn)確回答袁公的問題,還能夠用恰當(dāng)?shù)谋扔鱽肀磉_(dá)自己的觀點,既展現(xiàn)了其父的治理之道,又維護(hù)了雙方的尊嚴(yán)。同時,這個故事也闡明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但只要能達(dá)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就應(yīng)該互相學(xué)習(xí)和尊重。這種開放和包容的態(tài)度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 相關(guān)推薦
【《陳元方年十一時》閱讀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陳元方候袁公》閱讀答案與參考譯文10-12
老人與鷹陳元武閱讀答案的內(nèi)容12-08
陳小手閱讀答案02-02
陳元方文言文翻譯07-30
陳小手閱讀試題及答案08-30
陳敬試題閱讀答案03-25
《陳小手》閱讀題及答案01-06
《陳曉、陳笛》的閱讀題目和答案09-24
陳元方候袁公全文及譯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