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選自《昆蟲記》,作者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該文章載入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7課、冀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26課,該文章主要介紹了蟋蟀洞穴的特點和修建過程等內(nèi)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蟋蟀的住宅閱讀訓練題與答案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隧道順著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叢草半掩著,就像一座門。蟋蟀出來吃周圍的嫩草,決不去碰這一叢草。那微斜的門口,經(jīng)過仔細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蟋蟀的平臺。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屋子的內(nèi)部沒什么布置,但是墻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時間,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體上講,住所是很簡樸的,清潔、干燥,很衛(wèi)生。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蟋蟀蓋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時候。它用前足扒土,還用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它用強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將泥土推到后面,傾斜地鋪開。
課后答案
1、這個文段選自課文《蟋蟀的住宅》。
2、斜體加粗的句子是過渡 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承上啟下 。
3、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隱藏——躲藏 傾斜——歪斜 立刻——立即
4、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隱藏——出現(xiàn) 平坦—— 陡峭 安靜——熱鬧
5、用“△”畫出第三自然段中蟋蟀建造動詞。(扒、搬、踏、推、鋪)(5個)
6、用曲線畫出擬人句。
7、用“即使……也……”寫一個句子。
即使下大雨,我也堅持上學。
8、第一自然段介紹了蟋蟀住宅哪些部分?分別有什么特點?
答:(1)介紹了蟋蟀住宅的地形、出口、平臺;
(2)分別有排水功能,隱蔽功能,休閑娛樂功能。
9、為什么說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
答:因為蟋蟀建造住宅結構復雜,而蟋蟀身體弱小,要完成扒土等繁重任務,太奇怪了,所以說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
訓練題
1、課文圍繞蟋蟀的住宅講了哪兩方面的內(nèi)容?
答:(l)蟋蟀的住宅的特點(向陽、隱蔽、干燥、有門、有平臺);
(2)蟋蟀是如何建造、整修住宅的。
2、用自己的話介紹蟋蟀住宅的修建過程。作者是怎樣觀察的?
選址:不肯隨遇而安,排水優(yōu)良,有溫和的陽光(朝著陽光的堤岸)
動工:大多是在十月
挖掘:扒土(前足)→搬土塊(鉗子)→踏地(后足) →推土、鋪土(后腿上的兩排鋸)
整修:一直到冬天
作者觀察的時間長,且觀察得很仔細。
3、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答:(1)蟋蟀的住宅本身是個偉大的工程。外部向陽、隱蔽、干燥、有門、有平臺,內(nèi)部簡樸、清潔、干燥、衛(wèi)生。
(2)蟋蟀的住宅耗時耗力,從十月一直到冬天,都在建造、整修。
(3)蟋蟀用來修建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樣柔弱,那樣簡單,而修建住宅的工程這么龐大。從這巨大的反差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蟋蟀建造出這樣的住宅簡直是一個奇跡,所以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4、課文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說說這樣寫的好處。讀下面的片段,想想在表達方法上與課文有什么不同。
蟋蟀體形微扁,頭部圓形,觸角長、呈線狀。有翅時,翅平疊于軀體上。多數(shù)體色呈褐色或黑色,深淺不一。雄蟲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產(chǎn)生求偶鳴聲。多數(shù)雌性的產(chǎn)卵器很顯著,呈筒狀或針狀。
作者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這樣寫的作用是(語言更加形象生動,風趣幽默,更能吸引讀者)。課文主要采用擬人化的寫法,本來比較枯燥無味的內(nèi)容變得生動形象,語言更加風趣幽默,使讀者產(chǎn)生親切之感,引起閱讀的興趣。而這個片段則是采用直接說明的方法具體地介紹蟋蟀的外形、體色、發(fā)聲器、產(chǎn)卵器。語言準確,但沒有課文那么生動有趣。
- 相關推薦
【蟋蟀的住宅閱讀訓練題與答案】相關文章:
蟋蟀的住宅的閱讀題及參考答案01-07
《蟋蟀的住宅》的閱讀答案10-10
蟋蟀的住宅的閱讀答案10-18
小學語文《蟋蟀的住宅》課后訓練題09-24
忽略閱讀訓練題及答案12-10
《楊柳》閱讀訓練題及答案11-08
人生閱讀訓練題及答案10-01
《老山界》閱讀訓練題及答案12-26
咬人草閱讀訓練題與答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