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問題教學設計
閆里學區(qū)段村學校 閆為敏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猜測、推理等活動發(fā)現(xiàn)圖形的排列問題。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
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推理排列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跟爸爸媽媽照過全家福嗎?
生:照過。(興奮)
師:好,大家想一想,我們照相的時候,都做什么準備?只照一張照片嗎?
生:不是。(學生回憶交流)
師:我們是不時經(jīng)常擺個動作或者和爸爸媽媽換個位置呢?
生:是。
師:今天哪,亮亮也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照相館,大家瞧。
二、師生互動,探求新知
1.教學“三人照相”。
(1)老師演示課件排列問題1,到第1張照片停止
師:好,
現(xiàn)在聰聰和爸爸媽媽一起照了第一張照片,
攝影師叔叔還給他們照
出了不同的照片。大家想一想,怎么做才能辦到呢?
生1:可以變化動作。
生2:可以變換他們的位置。
老師對于學生的各種反映給與適當?shù)姆答仭?/p>
(2)提問思考。
師:
同學們想的辦法都很好,
現(xiàn)在我們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變換他們的位置,
可以照出幾張不同的照片?
學生小組間討論,交流各自的意見。
(3)課堂表達。
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老師在黑板上做出記錄,并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漏洞給與補充。
(4)繼續(xù)演示課件排列問題1。
2.教學“乒乓球賽”。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乒乓球嗎?
(1)出示題目:有3個小朋友進行乒乓球賽,他們是聰聰、小強、亮亮,
現(xiàn)在比賽還沒有結(jié)束,大家能猜一下比賽結(jié)果嗎?
(2)小組討論。
學生自由發(fā)揮,一人擔當小小記錄員,把大家的想法記錄下來。
(3)小組整理,報告。
①小組一報告:
假如聰聰?shù)玫谝弧?/p>
生1:可能是小強得第二,亮亮得第三。
生2:也可能是亮亮得第二,小強得第三。
②小組二報告:
假如小強得第一。
生3:可能是聰聰?shù)玫诙亮恋玫谌?/p>
生4:也可能是亮亮得第二,聰聰?shù)玫谌?/p>
③小組三報告:
假如亮亮得第一:
生5:可能是聰聰?shù)玫诙,小強得第三?/p>
生6:也可能是小強得第二,聰聰?shù)玫谌?/p>
(學生反饋時,可讓他們用自己的話進行表述。)
(4)師: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生:不管誰得第一,都各自有兩種情況。
師:所以有3個小朋友,一共有幾種情況呢?
生:6種。
師:我們比比看,哪一組的小朋友把結(jié)果找得全面。
三、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都做得很好。通過上面的學習,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動腦筋解決問題的
能力大大地加強了。接著老師就請小朋友們繼續(xù)思考,解決“練一練”的題目,
好嗎?
1.“練一練”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
2.“練一練”第2題。(用實物投影儀出示)
(1)先讓學生讀題,弄清題意。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些小動物玩具,多可愛呀!大家想一想,如果改變它
們的位置,有幾種擺法呢?
四、全課小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改變物體的位置,解決了我們身邊的問題。只要多觀察,多動腦筋,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解決更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