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課時 四 (23)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發(fā)現過程。
2、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發(fā)現過程。
教學難點: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它們的面積在計算時也有一定的公式。今天我們就共同研究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二、引導探索
1、估計下面圖形的面積,并說一說選擇哪個面積單位估計合適。
長/cm 長/cm 面積/cm
圖①
圖②
圖③
2、小組合作,用1cm的小正方形擺一擺,數一 數這三個長方形分別要用幾個小正方形才能擺滿。
3、各組組長將操作結果記錄下表。
4、小組討論:觀察表格,你有什么發(fā)現?
5、總結長方形面積公式:
長方形面積 = 長 × 寬
三、拓展應用
1、小紅的床長20分米,寬14分米,要鋪上與床同樣長的席子,這塊席子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2、計算下面草地、花壇的占地面積。(單位:m)
小組合作:用1cm的正方形擺一擺,再算一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7、小組討論正方形周長公式
4、(1)用12個邊長為1cm的正方形紙板擺長方形,你能擺出幾種?
(2)估計教師地面的面積,測量它的長和寬,計算出面積。
板書設計
長方形面積 = 長 × 寬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學習面積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鞏固所學知識,并能將所學靈活運用于生活實際。
課題 鋪 地 面 課時 四 (24)
教學目標:1、結合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體會面積換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2、認識公頃、千米等面積單位。
3、能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認識公頃、千米等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能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引導探索
解決下題:
小明家衛(wèi)生間有一塊長1分米、寬1分米的 地面損壞了,需要多少塊面積是25厘米的方磚才能修補好。
想一想:1米 = ( )分米
觀察圖:
想一想:1公頃有多大?介紹公頃。
三、探索應用
1、2米 =( )分米
3分米 =( )厘米
500厘米 =( )分米
2、媽媽買來一塊花布,長3米,寬6分米,它的面積有多大?(1)綠化面積是多少?
(2)每塊水泥磚是邊長1米的正方形,鋪路共需多少塊水泥磚?
4、右圖是鋪了正方形地磚的客廳地面。
(1)這個客廳共鋪了多少塊地磚?
(2)如果每塊地磚的邊長為5分米,這個客廳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1)綠化面積是多少?
(2)每塊水泥磚是邊長1米的正方形,鋪路共需多少塊水泥磚?
4、右圖是鋪了正方形地磚的客廳地面。
(1)這個客廳共鋪了多少塊地磚?
(2)如果每塊地磚的邊長為5分米,這個客廳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小組實驗、討論解決方案。
匯報實驗方案。
小組合作,獨立解決。
匯報解題思路及結果
學生獨立完成
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內研究討論解決方案。
板書設計:
(1)這個客廳共鋪了多少塊地磚?
(2)如果每塊地磚的邊長為5分米,這個客廳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體會面積換算的必要性,學生有興趣,部分學生有自己的方案。
缺點:面積單位間的換算有的學生還不是很熟悉,還要堅持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