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經(jīng)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fā)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jīng)驗和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青年教師聽講座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青年教師聽講座的心得體會1
昨天下午,我們學校的青年教師在多媒體教室舉行了青年教師業(yè)務講座。我感覺收獲很多。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教師對學生慈母般的愛心應來自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yè)的強烈事業(yè)心和高度責任感。教師的母愛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徹底地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如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上有無窮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師的成功經(jīng)驗都證明了母愛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么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于靜止的狀態(tài),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fā)生著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shù)字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tài),跟上時代發(fā)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青年教師聽講座的心得體會2
昨天,我校舉行了青年教師業(yè)務講座,令我受益匪淺。
通過學習,使我更加懂得“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的具體工作在于“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就是說教師要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懂得、各種事理。這就要求教師應具有“學而不厭,悔人不倦”來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并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品質,并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淺夠默化的影響和熏陶。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祖國
需要的,全面發(fā)展的,能適應競爭形勢的有用之才。
在教師這條道路上我們任重而道遠,我要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但我也相信在這片天空里,我們能綻放出自己絢爛的生命之花。
青年教師聽講座的心得體會3
20XX年11月21日下午,我參加了校督導室舉辦的青年教師授課講座。短短2個小時的講座學習令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認識、授課方式方法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為今后更好地授課奠定了基礎。
學校優(yōu)秀教師數(shù)學系李改枝老師的講座深深地吸引著我,從她那從容的神情、流暢的言語表達中,我感受到了一位經(jīng)驗豐富且知識淵博的老師授課是多么的精彩。從她的講座中,我總結出了幾點精髓,也是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一、授課過程中進行有效教學的方法
我們學校招收的學生都是高考成績在150分左右的學生。面對著這樣一批基礎薄弱,成績不是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作為老師,我們該如何分析學情,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呢?這個問題我也曾遇到過,也曾深深思索過,卻始終找不到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答案。李改枝老師的一番話,令我茅塞頓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關鍵。把復雜的內容簡單化、系統(tǒng)化簡單的內容讓學生來講。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李改枝老師說她手中除了教授的教材之外,還有其他的相關課程的參考書4本。在每次上課之前都研讀所有的參考資料,把每本書上提高的相關知識融會貫通了之后,提煉出精髓,再在課堂上講給學生聽。兩個小時的課,往往在備課時要花費6個小時的時間。
李改枝老師這種敬業(yè)精神和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令我十分敬佩。這樣一來,在課堂上就很容易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系統(tǒng)化的講給學生聽了。簡單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嘗試著到講臺上來講解,這么做既能讓學生鍛煉自己的膽量,走上講臺來授課,又能很好的使他們集中注意力來思考問題,真是一舉兩得。在教授英語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了這一點,如果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他們所學的知識就會牢牢記在心里,而不會那么快遺忘。如果整個課堂只有我一個人講解,學生只是機械的、被動的接受我所講授的知識,下堂課我在提問時,基本沒有學生會記得上節(jié)課的內容和要點。在聽完講座之后,我學習到了這種有效進行教學的方法:把復雜的內容簡單化、系統(tǒng)化簡單的內容讓學生來講。
二、不斷給自己充電,做一位知識淵博的教師
正如李改枝老師所談到的,一節(jié)課50分鐘,如果讓學生完全投入到對新知識的學習中是不可能的,那么當學生對所講授的內容產(chǎn)生厭倦的情緒怎么辦?李改枝老師告訴我們,不聊明星的私生活,不聊與教學無關的時尚話題,我們可以圍繞教學內容,對學生們進行知識拓展和情感教育。比如在講數(shù)學定理的時候,如果學生感到厭倦了,那么就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下這位數(shù)學家平日里刻苦鉆研數(shù)學的小故事,從而啟發(fā)學生“我們現(xiàn)在不需要像那位數(shù)學家一樣去日日夜夜研究這個定理,我們只需要學會應用這個定理就足夠了,這是件多么輕松、愉快的事情啊。”這樣一來,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學生繼續(xù)認真學習。再比如,由一個數(shù)字組合聯(lián)系到了佛教文化,再有佛教文化引申到了我們河南悠久的文化歷史,之后可以告訴學生外國人要想讀懂5000年的中國文化,就要來我們河南參觀名勝古跡,作為一名河南人,我們是驕傲的、自豪的。這樣一來,無意之中就對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強化作用。我聽了以后不覺為之贊嘆,原來一節(jié)平凡的數(shù)學課居然能上的如此絕妙;叵胱约核淌诘腵課程——英美文學欣賞中在進行詩歌賞析時,卻只帶領學生賞析了本首詩歌的含義,令學生明白了詩人借詩歌來抒發(fā)自己愛國主義情感,并沒有想到過要進一步升華,如何利用這首詩歌來激發(fā)學生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感。這就是我在教學過程中所欠缺的東西,我也明白了要想開拓自己的教學思路,還是要多看,多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夠想出精妙絕倫的授課方式來。
三、結合歷史大背景來授課
這點體會是我在聽完幼教系老師的精彩示范課之后領悟到的。如果一部作品不放在歷史時代大背景中來講,學生很有可能不明白作者寫這部小說的用意何在?諷刺的是當時怎樣的一種社會現(xiàn)實?因此,我在今后講小說作品時,一定要提及歷史時代大背景,以便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寫這部小說的意圖。
以上幾點是我聽完講座之后,真真切切所體會到的、自己在教學中迫切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次講座對我在教學中的幫助太大了,非常感謝校督導室給我們這些年輕教師提供如此寶貴的學習機會,向優(yōu)秀的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學習,不斷加強教學技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開拓創(chuàng)新,令自己快速的成長為一名教學能手。
青年教師聽講座的心得體會4
昨天聽了我們青年教師的講座,我又一次被老師們的愛感動了。無論是哪一位老師我都感覺對學生付出了太多太多。無論是對學生學習生活上的關心還是在教學方面針對學生的點點改進,都凸顯了我校教師對學生的無私的愛。
以前作為學生,因為學習成績不是很突出,所以感覺老師對自己不夠關心,只有文科老師對自己比較好,F(xiàn)在做了老師,也體會到了做老師的不容易,試問哪個老師不喜愛成績好、乖巧可愛的學生呢?但是我覺得教師無論對哪個學生都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上有無窮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師的成功經(jīng)驗都證明了母愛力量的神奇作用。
通過學習,我還學到了我們老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副教書育人的重擔。
青年教師聽講座的心得體會5
這星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青年教師業(yè)務講座活動,這次的學習活動,王主任以他的親身經(jīng)歷給我們講述了她的成功歷程,我受益匪淺,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只有不斷的多聽課,才能得到提高和進步。
聽課是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一個好方法,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青年教師,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jīng)驗。所以對每一次聽課的機會我都十分珍惜。每聽一堂課都有或多或少的收獲,漸漸地,我也掌握了一些駕馭課堂的技巧。聽完課之后,把自己和其他老師上課時講到的記在聽課記錄上,然后進行琢磨,將他們很多優(yōu)點和長處應用到我的課堂教學當中去。聽其他老師的課,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領悟,都能收獲到很多東西,經(jīng)常有“聽君一節(jié)課,勝思一整天”之感。
除了聽課之外,平時我也經(jīng)常其他老老師請教教學上的問題。這些老師都非常熱情的幫我解答,使我獲益匪淺。從中我也明白了,知識和經(jīng)驗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必須發(fā)揚勤學好問的精神,把自己當成學生一樣,積極吸取周圍其他老師一切先進的東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此外,學校組織的科研活動,也使我明白了教學的目標和方向。
總的.來說,無論是教育教學的思想理念,還是具體的課堂操作能力,個人基本素養(yǎng)等等,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我深刻地體會到反思的重要性。所以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養(yǎng),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不斷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并認真地做好記錄,便于今后教學時借鑒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如:在課堂教學中,沒有照顧到學困生、合作學習沒有達到實效、對學生的評價語不夠恰當、沒有及時解決學生的提問等,我會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請教其他老師,為今后進一步的改進作充分的準備。
以上是我的一些體會,我想其他年青老師比我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都多很多。每個年青老師都有一個信念:我要干出成績,做個好老師。我現(xiàn)在需要的是學習加方法加勤奮。踏實干,有藝術的干。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取得更好成績。
青年教師聽講座的心得體會6
聆聽了魏書生老師“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講座。聽后,我最深受啟發(fā)就是一個字——“愛”。
愛教師職業(yè);愛學生、愛我們的班集體;愛自己的身體。
一、愛教師職業(yè)——“守住心靈的寧靜”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的路才剛剛開始,必須始終保持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保持對社會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把事情當作事業(yè)來做?偟.來說就是心平氣和地看待一切,腳踏實地的做好自己的本份,要有愛。
二、愛學生、愛班集體——“享受盡責的快樂”
只有你全身心的愛自己的學生、愛自己的班集體,你就能從中享受盡責的快樂。魏老師說:“要把學生看做一個宏大的世界;把班級看做一個宏大的世界;無論多么淘氣的學生,只要我們走到他們的心靈深處,那里都是一個宏大的世界。更不能去討厭他,厭惡他。”
在守住了心靈的寧靜的基礎上,要不斷地拓展陣地,不斷地從新的角度看待教育事業(yè)。把學生看作一個宏大的世界。的確,老師面對的是特殊的教育對象,一個個充滿生命活力的孩子,他們是發(fā)展中的人,又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
三、愛自己的身體——“養(yǎng)成健身的習慣”
我們很多教師常常自認還年輕,健康得很,并以此為逃避健身的借口。作為青年教師,既要努力工作,又要注意自己的身體,關愛自己的健康,千萬別透支生命。那么我們就要學習魏老師和學生一起跑步,一起做操,一起活動。堅持不懈!
從魏老師的話中使我提高了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的認識,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水平;使我深深認識到我們對孩子們要有愛心、耐心、熱心、誠心;需要我們自尊、自愛、自重、自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甘于清貧,甘為人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工作的快樂,為人的坦誠。用平平常常的心態(tài),高高興興地情緒,在平平凡凡的崗位上開開心心的工作。
總之,這次學習是我學到了很多,作為一位年輕教師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道路也很長,我要抓緊時間積累,不斷吸取知識營養(yǎng),多給自己充電,盡快成長。
- 相關推薦
【青年教師聽講座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聽校長講座心得體會12-27
聽學習講座心得體會范文01-04
家長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12-25
聽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02-25
聽專家講座的心得體會(精選17篇)07-28
聽語文講座教學心得體會范文10-27
聽憲法講座心得體會(精選5篇)11-25
聽企業(yè)講座心得體會(通用11篇)07-03
聽師德師風講座心得體會(精選10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