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罄竹難書
【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解釋】: 罄:盡,完;竹:古時用來寫字的竹簡。形容事實多得寫不完。
【出處】: 《舊唐書·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舉例造句】: 淪陷區(qū)的同胞在抗戰(zhàn)中所表現(xiàn)的'奇跡,真是所謂罄竹難書。 ——鄒韜奮《抗戰(zhàn)以來》
【成語故事】:
漢朝武帝時候,有個叫公孫賀的人,因為他的夫人是皇后的姐姐,所以非常受寵,從左將軍遷升為朝廷的丞相。
公孫賀的兒子叫公孫敬聲,作著太仆的官。因為姨娘是皇后,有靠山,所以十分驕奢蠻橫。他擅自動用軍款一千九百萬,被朝廷發(fā)覺了,將他逮捕下獄。公孫賀想方設(shè)法解救兒子,可是沒有機(jī)會,恰巧這時皇帝下詔書捉拿朱安世,朱安世是京師的大俠,誰也抓不到他。公孫賀便乘機(jī)請求皇帝,讓他抓來朱安世替兒子贖罪。皇帝答應(yīng)了,公孫賀果然把朱安世捉到了,可是他毫不懼怕,笑著對公孫賀說:“丞相的罪太大了,禍及宗族。我要告發(fā)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意思是說我把終南山的竹子都砍下來,做成竹簡,也寫不完你的罪狀,把斜谷地方的樹木全伐下來,做成桎梏,也不夠夾你家的罪犯用。后來,朱安世果真從獄中上書,告了公孫敬聲與漢武帝的女兒陽石公主私通。于是公孫賀父子死在獄中,全族遭到滅門之禍。
邊讀邊想:這個故事記載于《漢書·公孫賀傳》,后人便從中概括出“罄竹難書”這句成語,用以形容罪惡極多,說不完,寫不盡。
【成語寓言故事《罄竹難書》】相關(guān)文章:
成語寓言故事:利令智昏12-09
成語寓言故事:對牛彈琴12-08
寓言故事的成語精選12-08
成語寓言故事:負(fù)荊請罪12-09
成語寓言故事:臘月蛇咬12-09
成語寓言故事:棘刺刻猴12-08
成語寓言故事:目不見睫12-08
成語寓言故事:自相矛盾12-08
邯鄲學(xué)步成語寓言故事12-08
寓言故事的成語:后生可畏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