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姓彭,諱翥,字竹林。云南大理府進士,選廣東封川縣知縣,調香山。乾隆四十九年春,余寓端州,彭君來見,執(zhí)弟子禮甚謹。其人秀羸多能,賓賓然一學子也。所著詩甚多,頗得唐賢神韻。別五年,音問亦不時接。忽一日,見訪山中,帽曳孔雀翎,襢襢盛服而至。余驚問所由,方知立功海外,裁入覲歸。
五十三年,海賊侜張,有號平波大王者,率眾為寇。福敬齋公相總督廣東,調水師營兵出海擒捕,飭香山令辦軍需,半年不獲一盜。將弁無以自解,反造蜚語,誣君供張不周,器械朽鈍。福公怒,召君入,厲聲曰:“汝齷齪不任事,雖文官,我獨不可以軍法從事乎?”出諸武弁密揭示之。君神色不變,但申明香山小邑,所辦糧餉,業(yè)費三萬余金。所以久而無功者,緣武弁退縮不能軍之故。公相默然,顏稍和。君知兵事不可以口舌爭也,即奮曰:“翥愿解任,親往擒賊。”公相莞然曰:“汝孱弱書生,果臨陣,得不被賊靴尖蹴倒乎?”曰:“翥非手打賊也,乞公相賞精兵二百,聽翥指揮,必有以報!惫嘣S之。
君歸署,捐俸支帑,造戰(zhàn)船三只,料簡槍炮火藥,賞賚糗糧,犁然備具。著短后衣,率健兒戌服出哨。諸武弁以為迂且妄,無不匿笑者。君禱天妃廟乞風,舟中忘帶鼓,即借廟中鼓聲之,以壯軍威。次日黎明,風果大順。君徑出?冢嗝T武弁會剿,相遇海島中。武弁搖手云:“風雖順,少頃即轉,宜緩行。”或云:“今日反支日也,不利行師!被蛟疲骸昂Y\出入無定,須探明所在巢穴再往。”君毅然不聽,飽餐士卒,揚帆竟行。
行百余里,遇盜船二只,發(fā)炮擊之,殺十余人。賊久不見官兵,突出不意,驚乃遁去。君知數日內賊必聚眾來,乃入島,約武弁一齊出洋。眾武弁亦媢君之先得功也,唯唯聽命。翼日,君見風順霧消,開船出,果賊船八九只從上游來。初猶逡巡欲避,繼見官兵少,乃持槍直犯。發(fā)炮擊之,閉。君知賊以穢物相厭勝也,殺黑犬取血釁炮,炮果發(fā)。適大軍亦至,擊破賊船,賊盡落水。千百賊頭,出沒海面,如浮瓜然,反向官船號呼乞命。君命以鐵鉤拉起之,而以長繩匯縛之,累累然魚貫者七百余人,解督轅請示。公相大悅,飛章入奏。奉旨彭翥著賞五品頂帶,送部引見,授湖南岳州府同知。福公奏留辦善后事宜,仍補瓊州同知。權知府事。
贊曰:古文武無分途,然卻縠悅禮、樂,敦詩、書,左氏以為美談,幾幾乎有欲分之意。吾門下文士多武功少彭君亦文士而能立武功以張吾軍覺山林生色終以文弱故染煙瘴亡年裁及艾為可悲也。(本文有刪節(jié))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飭香山令辦軍需飭:命令
B.殺黑犬取血釁炮釁:涂抹
C.權知府事權:代理(官職)
D.敦詩、書敦:勤勉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襢襢盛服而至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B.余驚問所由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C.以壯軍威作《師說》以貽之
D.驚乃遁去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18.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與一般的傳記不同,重點敘述了傳主彭翥平定海盜一事,由此表現人物特點,構思頗具匠心。
B.寫彭翥指揮戰(zhàn)斗用側面描寫,如通過公相的輕視、武弁的嘲笑、海盜的妄為來襯托他的指揮才能。
C.本文起筆描寫彭翥是個文弱書生,寫他指揮作戰(zhàn)則出人意料,又與文末以體弱去世呼應,用筆自如。
D.文章通過對人物性格的渲染及場面的描繪,塑造了一位臨危不亂、見義勇為、智勇雙全的儒將形象。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吾門下文士多武功少彭君亦文士而能立武功以張吾軍覺山林生色終以文弱故染煙瘴亡年裁及艾為可悲也。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
⑴汝齷齪不任事,雖文官,我獨不可以軍法從事乎?(3分)
譯文:
、凭澡F鉤拉起之,而以長繩匯縛之,累累然魚貫者七百余人,解督轅請示。(4分)
譯文:
參考答案:
16.D(敦:崇尚、注重)
17.D(于是,就/才。A連詞,表修飾;B助詞,組成“所”字結構;C連詞,表目的。)
18.B(“多用側面描寫”錯)
19.吾門下文士多/武功少/彭君亦文士//而能立武功以張吾軍/覺山林生色/終以文弱故/染煙瘴亡/年裁及艾/為可悲也。(斷錯一處扣1分,相鄰兩處有誤斷,作一處計)
20.⑴你器量狹小不稱職,雖然是文官,我難道不能憑軍法處置嗎?(“任事”1分,“勝任職責”“勝任事情”也可;“從事”1分;反問句1分)⑵彭君命令用鐵鉤子把他們拉上來,再用長繩子把他們捆綁在一起,依次連接成串的共有七百多人,押解到總督官署請求指示。(每分句1分;其中“匯縛之”1分,“累累然魚貫者”1分(大意對即可)“解”1分)
【《香山同知彭君小傳》的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李賀小傳的閱讀答案11-11
《瓶庵小傳》閱讀答案07-19
《李賀小傳》閱讀答案03-19
李賀小傳文言閱讀答案10-23
《李賀小傳》閱讀答案5篇03-22
李賀小傳閱讀理解及答案11-15
《君不侮臣》閱讀答案3篇04-08
李君虛幼有清譽閱讀答案07-19
李賀小傳的文言文閱讀和參考答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