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養(yǎng)浩,字希孟,濟南人。幼有行義,嘗出,遇人有遺楮幣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還之。年方十歲,讀書不輟,父母憂其過勤而止之,養(yǎng)浩晝則默誦,夜則閉戶,張燈竊讀。
山東按察使焦遂聞之,薦為東平學正。及選授堂邑縣尹,罷舊盜之朔望參者②,曰:“彼皆良民,饑寒所迫,不得已而為盜耳;既加之以刑,猶以盜目③之,是絕其自新之路也!北姳I感泣,互相戒曰:“毋負張公! ——《元史》
【注釋】①楮(chǔ)幣:紙幣。②罷舊盜之朔望參者:免除了有強盜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審訊檢查的規(guī)定。③目:名詞作動詞,看待。
10. 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
夜則閉戶 眾盜感泣
11.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年方十歲,讀書不輟,父母憂其過勤而止之。
12.通讀全文,概括張養(yǎng)浩的人物特點。(2分)
13.讀文后,你有哪些收獲或受到什么啟發(fā)?(2分)
10.門 感動,受感動
11.張養(yǎng)浩才十歲,從來都不放棄讀書,他的父母擔心他過于辛勞,制止了他這樣做。
12.品行端正,勤奮,刻苦,勤勉政事,寬容待人,執(zhí)法公正,受人敬仰。
13.符合題意即可。
- 《元史》閱讀題答案及譯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元史》閱讀題答案】相關文章:
《元史》閱讀題答案及譯文10-16
《元史石普》閱讀答案09-12
《元史》節(jié)選閱讀答案及翻譯09-13
元史·張思明傳閱讀答案09-12
《元史崔斌傳》閱讀答案10-08
《元史·石普》閱讀答案及譯文07-07
《元史列傳三十五》閱讀答案10-12
《元史·歐陽玄傳》閱讀答案07-16
《元史·張雄飛傳》的閱讀及答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