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存誠,字資明,河?xùn)|人。父勝,能文,嘗作《拔河賦》,詞致瀏亮,為時所稱。存誠進士擢第,累辟使府,入朝為監(jiān)察御史,知館驛。元和初,王師討劉辟,郵傳多事,上特令中官為館驛使。存誠密表論奏,以為有傷公體。會諫官亦論奏,上乃罷之。轉(zhuǎn)殿中侍御史,遷度支員外郎。裴垍作相,用為起居郎,轉(zhuǎn)司勛員外、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改兵部郎中、給事中。瓊林庫使奏占工徒太廣,存誠以為此皆奸人竄名,以避征役,不可許。咸陽縣尉袁儋與軍鎮(zhèn)相競,軍人無理,遂肆侵誣,儋反受罰。二敕繼至,存誠皆執(zhí)之。上聞甚悅,命中使嘉慰之,由是擢拜御史中丞。
僧鑒虛者,自貞元中交結(jié)權(quán)倖,招懷賂遺,倚中人為城社,吏不敢繩。會于頔、杜黃裳家私事發(fā),連逮鑒虛下獄。存誠案鞫得奸贓數(shù)十萬,獄成,當(dāng)大辟。中外權(quán)要,更于上前保救,上宣令釋放,存誠不奉詔。明日,又令中使詣臺宣旨曰:“朕要此僧面詰之,非赦之也!贝嬲\附中使奏曰:“鑒虛罪款已具,陛下若召而赦之,請先殺臣,然后可取。不然,臣期不奉詔!鄙霞纹溆惺兀瑥闹,鑒虛竟笞死。洪州監(jiān)軍高重昌誣奏信州刺史李位謀大逆,追赴京師。上令付仗內(nèi)鞫問。存誠一日三表,請付位于御史臺。及推案無狀,位竟得雪。
未幾,再授給事中。數(shù)月,中丞闕,上思存誠前效,謂宰相持憲無以易存誠,遂復(fù)為御史中丞。未視事,暴卒。憲宗深惜之,贈刑部侍郎。存誠性和易,于人無所不容,及當(dāng)官御事,即確乎不拔,士友以是稱重之。
選自《舊唐書》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和初,王師討劉辟
討:討伐
B.倚中人為城社,吏不敢繩
繩:繩之以法
C.鑒虛罪款已具
具:具體
D.不然,臣期不奉詔
期:要求
。2)下列各句中的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①會諫官亦論奏,上乃罷之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①朕要此僧面詰之,非赦之也
、谡l得而族滅也
C.①陛下若召而赦之
、谝云淝笏贾疃鵁o不在也
D.①憲宗深惜之,贈刑部侍郎
、隍緹o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3)以下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薛存誠寧違抗皇命也要依法行事的'一組是()
、俅嬲\密表論奏,以為有傷公體
、诖嬲\以為此皆奸人竄名
③二敕繼至,存誠皆執(zhí)之
、苌闲钺尫牛嬲\不奉詔
、萆霞纹溆惺,從之,鑒虛竟笞死
、薮嬲\一日三表,請付位于御史臺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對文章的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薛存誠受家庭良好熏陶,考中進士。步入仕途后,初任節(jié)度使府幕僚,后入朝為監(jiān)察御使。他在任給事中時,由于對袁儋一案處理得當(dāng)而升遷。
B.鑒虛受賄一案,涉及層面高,數(shù)量大,薛存誠將其按律判罪。然而,鑒虛與宦官及朝廷內(nèi)外官員聯(lián)系廣泛。案發(fā)后,權(quán)貴顯宦紛紛為鑒虛說情。
C.薛存誠辦案總是嚴肅認真,秉公執(zhí)法,實事求是,既不放過一個惡人,也不冤枉一個好人。其行事風(fēng)格令憲宗也非常畏懼,屢次順從他的意愿。
D.不知為何,薛存誠被朝中遷授給事中。但后來朝廷卻找不到比他擔(dān)任御史中丞更合適的人選,所以仍把他請回,可惜未及到任,他卻暴病而亡。
。5)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咸陽縣尉袁儋與軍鎮(zhèn)相競,軍人無理,遂肆侵誣,儋反受罰。
。2)及推案無狀,位竟得雪。
。3)存誠性和易,于人無所不容,及當(dāng)官御事,即確乎不拔,士友以是稱重之。
【解析】
。1)具:齊備
(2)連詞,表示遞進關(guān)系。①副詞,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 “就”“于是”;②副詞,竟然。B項,①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②用在句末,表反詰語氣。D項,①第三人稱代詞;②結(jié)構(gòu)助詞,表定語后置。
。3)①是對給皇帝密奏,說明自己的看法;②是薛存誠行事嚴謹;⑤是皇帝對薛存誠的贊揚及對鑒虛的處理
(4)憲宗并不是畏懼,而是贊賞。
【答案】
。1)C
(2)C
。3)C
(4)C
。5)
(1)咸陽縣尉袁儋和軍鎮(zhèn)發(fā)生爭執(zhí),軍人本身理虧,卻又隨意迫害誣陷,結(jié)果是袁儋反而受到處罰。
。2)等到核實后沒有罪狀,李位最終得以昭雪。
。3)薛存誠性情平易溫和,對人無所不容,等到為為官處世,則堅強不可動搖,士人和朋友都因此推重他。
參考譯文:
薛存誠,字資明,河?xùn)|人。父親薛勝會寫文章,曾作了篇《拔河賦》,文詞清楚明朗,被當(dāng)時人所稱頌。
薛存誠考中進士科,多次被征用到藩鎮(zhèn)幕府任職,召入朝廷后任監(jiān)察御史,主持館驛事務(wù)。元和初年,官軍討伐劉辟,轉(zhuǎn)運官務(wù)和傳送文書的事務(wù)繁重,皇上特意命令宦官出任館驛使。薛存誠秘密上表議論此事,認為這有損公事體統(tǒng)。恰巧長官諫諍的官員也上表議論這事,皇上這才收回了命令。薛存誠轉(zhuǎn)任殿中侍御史,升任度支員外郎。裴垍任宰相時,起用他為起居郎,轉(zhuǎn)任司勛員外郎、刑部郎中、兼侍御史并主管御史臺雜事,改任兵部郎中、給事中。瓊林庫使上報的工徒數(shù)目很大,薛存誠認為這是奸人篡改名字想借此逃避賦稅徭役,所以沒有批準該報表。咸陽縣尉袁儋和軍鎮(zhèn)發(fā)生爭執(zhí),軍人本身理虧,卻又隨意迫害誣陷,結(jié)果是袁儋反而受到處罰。有關(guān)這兩件事的敕令相繼來到,薛存誠皆扣留著不下發(fā)。皇帝知道這事后很高興,命令宦官前去嘉獎安慰他,還因此被提升為御史中丞。
有個僧人叫鑒虛,從貞元年間就結(jié)交有權(quán)有勢的皇帝寵信的人,并廣收賄賂和饋贈,因有宦官這座靠山,官吏不敢將他繩之以法。恰巧于頔、杜黃裳因自家私事發(fā)案,牽連到鑒虛而被逮捕入獄。薛存誠審訊并查獲鑒虛因奸詐而受賄數(shù)十萬,罪狀成立,當(dāng)處以死刑。朝廷內(nèi)外權(quán)臣要官,輪番在皇帝面前保護并解救鑒虛,皇上宣旨將其釋放,薛存誠不執(zhí)行皇帝的旨意。第二天,皇上又命令宦官到御史臺宣旨說:“朕宣召這個僧人是要當(dāng)面審訊,不是赦免他!毖Υ嬲\使宦官捎回奏章說:“鑒虛罪狀已經(jīng)齊備,陛下若要召回去而赦免他,那請先殺掉臣下我,然后才能帶走這個僧人。不然的話,小臣我不能奉命。”皇帝贊揚他守法,并下令聽從他的建議,鑒虛終于被用鞭笞打死。洪州監(jiān)軍高重昌上奏誣陷信州刺史李位謀反,李位被押送到京城;实巯铝顚⒗钗唤唤o宮禁中的宦官審訊。薛存誠一天三次上表,請求將李位交給御史臺審訊。等到核實后沒有罪狀,李位最終得以昭雪。
不久,薛存誠被再次授任為給事中。幾個月后,御史中丞缺員,皇上想到薛存誠以前的成績,對宰相說執(zhí)法官員誰也無法替換薛存誠,于是又授他為御史中丞。還未上任治事,突然去世。憲宗深為痛惜,追贈他為刑部侍郎。薛存誠性情平易溫和,對人無所不容,等到為為官處世,則堅強不可動搖,士人和朋友都因此推重他。
【《舊唐書》閱讀答案及參考譯文】相關(guān)文章:
《舊唐書李商隱傳》閱讀答案解析及譯文08-31
《宋史·黃庭堅傳》閱讀答案及參考譯文08-09
《岳陽樓記》閱讀參考答案及參考譯文08-09
《柳宗元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8-09
黃庭堅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8-09
《范仲淹作墓志》譯文及閱讀答案07-04
舊唐書柳宗元傳原文注釋及譯文09-22
木蘭詩閱讀及答案參考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