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瑄,字廷璽,江浦人。正經(jīng)七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歷郎中,有能聲。
景泰時,賜救為吉安知府。俗尚巫,迎神無休日,u遇諸途設(shè)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為祟請復之碹怒不許疾亦愈歲大饑,陳牒上官,不俟報,輒發(fā)廩振貸。
居八年,用薦擢廣東右布政使 。廣西賊莫文章等越境陷連山,碹擊斬之。又破陽山賊周公轉(zhuǎn)、新興賊鄧李保等。既而大藤峽賊頻陷屬邑,碹坐停俸。成化初,韓雍平賊,錄瑄轉(zhuǎn)餉勞,賜銀幣,給俸如初。碹按行所部,督建預備倉六十二,修陂塘圩岸四千六百,增筑廣州新會諸城垣一十二。民德碹,惟恐其去,既轉(zhuǎn)左布政使,會滿九載,當赴京,軍民相率乞留。巡撫陳濂等為之請,乃仍故任。
八年始以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平賊林壽六、魏懷三等。福安、壽寧諸縣鄰江、浙,賊首葉旺、葉春等負險。瑄捕誅之,余盡解散。帝降敕勞之,改撫河南,議事入都,陳撫流民、振滯才十八事,所司多議行。黃河水溢,碹請振,且移王府祿米于他所,留應(yīng)輸榆林餉濟荒,石取直八錢輸榆林,民稱便。還理院事。尋遷南京刑部侍郎。久之,進尚書。
二十年,星變,被劾,帝弗問。居三年,給事御史復劾之,遂落職。孝宗立,復官,致仕。
。ㄟx自《明史》卷一百六十?列傳第四十八)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瑄遇諸/途設(shè)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為祟/請復之瑄/怒不許/疾亦愈/
B.瑄遇諸途/設(shè)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為祟請/復之瑄/怒不許/疾亦愈/
C.瑄遇諸/途設(shè)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為祟請/復之瑄怒/不許/疾亦愈/
D.瑄遇諸途/設(shè)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為祟/請復之/瑄怒/不許/疾亦愈/
5.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 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字”,又稱“表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
B.“景泰”屬于年號,年號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的一種稱號。
C.星變,星象的異常變化。古人依“天人合一”思想,謂星變將有兇災(zāi)。
D.致仕,免除官職,即撤職。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稱。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碹恪盡職守,關(guān)心民生。在廣東右布政使任上,督建糧倉,挖掘水庫,修筑堤壩,加砌城墻,贏得百姓愛戴。
B.張碹崇尚科學,反對迷信。他在赴任吉安知府路上,見當?shù)匕傩仗焯煊瘢惆焉裣駚G進水里,引發(fā)疾病、饑荒,他仍堅決反對迎神活動。
C.張碹極力平賊,恩威并施。無論在廣東任職還是在福建為官,始終竭誠平定叛賊。在福建任巡撫時,剿滅賊首,脅從不問,得到皇上的褒獎。
D.張碹治政有方,辦事靈活。遇到饑荒時,他一邊向朝廷報告,一邊開倉賑災(zāi);黃河泛濫時,他隨機應(yīng)變,將榆林糧餉改為救濟糧,百姓十分便利。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民德瑄,惟恐其去,既轉(zhuǎn)左布政使,會滿九載,當赴京,軍民相率乞留。
。2)帝降敕勞之,改撫河南,議事人都,陳撫流民、振滯才十八事,所司多議行。
參考答案:
4.D (原文標點:碹遇諸途,設(shè)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為祟,請復之,u怒 ,不許,疾亦愈。)
5.B(“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的一種稱號”是謚號。)
6.B(“祟尚科學”的說法無中生有;“引發(fā)疾病、饑荒,他仍堅決反對迎神活動”強加因果,生病是巧合,后來他自然痊愈了;鬧饑荒是天災(zāi),跟是否迎神沒關(guān)系。)
7.(1)百姓感激他,唯恐他離任而去。他轉(zhuǎn)為左布政使后,正值九年任滿,應(yīng)當回京述職,軍民相繼請求他留下。(“德”“去”“會”“相率”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皇上頒發(fā)敕書慰勞他,改為河南巡撫。他因議事入京師,上書提出安撫流民、發(fā)現(xiàn)遺漏人才等十八項建議,有關(guān)部門大多討論實行。(“勞”“撫”“振”“滯才”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 相關(guān)推薦
【《張瑄,字廷璽節(jié)選》文言文閱讀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文言文閱讀論語節(jié)選題目及答案10-15
《小販(節(jié)選)》閱讀答案06-25
《白鵝》(節(jié)選)閱讀答案04-12
《邊城(節(jié)選)》閱讀答案06-24
《郢書燕說》節(jié)選閱讀及答案08-16
《繁星》(節(jié)選)閱讀答案10-14
《心聲》(節(jié)選)閱讀答案07-14
張自新傳文言文閱讀及答案11-27
張儀受辱文言文閱讀訓練及答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