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需要跟閱讀答案打交道,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并對今后的學習做出調(diào)整。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科學規(guī)范的閱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汪曾祺《葡萄》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葡萄
汪曾祺
四月,澆水。
葡萄喝起水來是驚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組織跟別的果樹不一樣,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細小的導管。澆了水,不大一會,它就從根直吸到梢,簡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澆過了水,你再回來看看吧:梢頭切斷過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施了肥,澆了水,葡萄就使勁抽條、長葉子。真快!原來是幾根根枯藤,幾天功夫,就變成青枝綠葉的一大片。
五月,澆水,噴藥,打梢,掐須。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別的果樹都不這樣。別的果樹都是刨一個“樹碗”,往里澆幾擔水就得了,沒有像它這樣的:“漫灌”,整池子地喝。
噴波爾多液。從抽條長葉,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噴多少次。噴了波爾多液,太陽一曬,葡萄葉子就都變成藍的了。葡萄抽條,絲毫不知節(jié)制,它簡直是瞎長!幾天功夫,就抽出好長的一節(jié)新條。這樣長法還行呀,還結(jié)不結(jié)果呀?因此,過幾天就得給它打一次條。拿起樹剪,劈劈啦啦,把新抽出來的一截都給它鉸了。
葡萄的卷須,在它還是野生的時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別的什么樹木上。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人給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點用也沒有了。卷須這東西最耗養(yǎng)分,因此,長出來就給它掐了,長出來就給它掐了。
五月中下旬,葡萄開花了。有人說葡萄不開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顏色淡黃微綠,不鉆進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開花期很短。很快,就結(jié)出了綠豆大的葡萄粒。
六月,澆水,噴藥,打條,掐須。
葡萄粒長了一點了,一顆一顆,像綠玻璃料做的紐子。硬的。
葡萄不招蟲。葡萄會生病,所以要經(jīng)常噴波爾多液。
七月,葡萄“膨大”了。
掐須,打條,噴藥,大大地澆一次水。追一次肥。追硫銨。在原來施糞肥的溝里撒上硫銨。然后,就把溝填平了,把硫銨封在里面。
八月,葡萄“著色”。
你別以為我這里是把畫家的術(shù)語借用來了。不是的。這是果農(nóng)的語言,他們就叫“著色”。
下過大雨,你來看看葡萄園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飽滿、結(jié)實、挺括,璀璨琳瑯。
可是你得快來!明天,對不起,你全看不到了。我們要噴波爾多液了。一噴波爾多液,它們的晶瑩鮮艷全都沒有了,它們蒙上一層藍兮兮、白糊糊的東西,成了磨砂玻璃。我們不得不這樣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們得保護它。
過不兩天,就下葡萄了。一串一串剪下來,把病果、癟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葡萄裝上車,走了。
去吧,葡萄,讓人們吃去吧!
(節(jié)選自汪曾祺《葡萄月令》)
閱讀題一:
1.本文以時間為序,將_____和__________兩方面的內(nèi)容融合在一起說明。
2.“葡萄抽條,絲毫不知節(jié)制,它簡直是瞎長!”“不知節(jié)制”與“瞎長”幽默地寫出了葡萄的 。
3.“(卷須)長出來就給它掐了,長出來就給它掐了”,作者反復寫“長出來就給它掐了”,既說明了卷須生長快的特點,也寫出了果農(nóng)的 。
4.口語的成功運用,是本文的特點之一。請根據(jù)你的閱讀感受,說說它的好處。
參考答案:
1.葡萄生長(過程)(1分); 葡萄生產(chǎn)(管理)或培育葡萄等(1分)
2.旺盛生命力(意思對即可)(2分)
3.辛勤(苦)或辛勞、勤勞等 (2分)
4.親切(娓娓動聽);生動(活潑)等。(合乎情理即可)(1點1分,答2點即可)
閱讀題二:
1. 葡萄藤在澆水時呈現(xiàn)出怎樣獨特的吸水特點?
答案:葡萄藤里面有細小導管,澆了水不大一會就從根直吸到梢,梢頭切斷過的破口還會嗒嗒往下滴水,且葡萄是“漫灌”式喝水,整池子地喝,不像別的果樹只在“樹碗”里澆幾擔水。
2. 葡萄在生長過程中,哪些月份的主要農(nóng)事活動包含澆水、噴藥、打條、掐須?
答案:五月、六月、七月都有澆水、噴藥、打條、掐須這些農(nóng)事活動。
3. 為什么要給葡萄掐須?
答案:因為葡萄的卷須在人工種植固定在架上后已無作用,且卷須最耗養(yǎng)分,所以長出來就要掐掉。
4. 賞析文中“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飽滿、結(jié)實、挺括,璀璨琳瑯”這句話的表達效果。
答案:這句話運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將不同顏色的葡萄分別比作白瑪瑙、紅寶石、紫水晶、黑玉,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葡萄成熟時色彩豐富、晶瑩剔透、飽滿美觀的樣子,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讓讀者仿佛能看到那琳瑯滿目的葡萄。排比的手法則使句子節(jié)奏明快,富有韻律美,強調(diào)了葡萄的誘人姿態(tài)。
5. 文章結(jié)尾“去吧,葡萄,讓人們吃去吧!”這句話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案:這句話蘊含了作者對葡萄豐收的喜悅之情以及對葡萄奉獻給人類食用的欣慰與贊美之情,體現(xiàn)了作者對葡萄這種植物的喜愛以及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成果的肯定,也表達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合理利用自然饋贈的質(zhì)樸情感。
- 相關(guān)推薦
【汪曾祺《葡萄》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汪曾祺《葡萄》閱讀練習及答案05-27
汪曾祺《葡萄》練習及答案08-30
汪曾祺《冬天》閱讀答案01-31
汪曾祺 冬天 的閱讀題目及答案07-02
汪曾祺《熟藕》閱讀答案06-29
《端午的鴨蛋》閱讀答案汪曾祺06-16
冬天汪曾祺閱讀答案參考09-25
汪曾祺《仁慧》閱讀答案02-24
汪曾祺《跑警報》閱讀答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