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題在通讀全文的基礎(chǔ)上再去瀏覽所設(shè)試題,經(jīng)過初步的思考,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兑慕雷蛛s談》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咬文嚼字雜談
、賲顷舷壬凇墩劰菤狻芬晃闹袑懙溃“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有人認(rèn)為寫成“我們中國人有骨氣”句子也通,意思也對。其實,這是有區(qū)別的,句中的“是”、“的”是萬萬不能去掉的,我們只有通過“咬文嚼字”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咬文嚼字”有時是一個壞習(xí)慣,所以這個成語的含義通常不很好,但是,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我們都要咬文嚼字。也就是說,我們都必須有一字一詞不肯放松的謹(jǐn)嚴(yán)。文章借字詞表現(xiàn)思想感情,字詞上面有含糊,就顯得思想還沒有透徹,情感還沒有凝煉。
③“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實際上就是調(diào)整思想和情感,從來沒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這種變化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細(xì)心玩索一番,自會明白。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親切關(guān)系,以為更改一兩個字詞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漂亮些。其實,更動了____,也就同時更動了________。內(nèi)容和形式是相隨而變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際是思想情感上的“推敲”。
1.根據(jù)第③段的內(nèi)容,在橫線上填上恰當(dāng)?shù)脑~語:更動了______,也就同時更動了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不能改為“我們中國人有骨氣”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咬文嚼字’有時是一個壞習(xí)慣”中的“有時”不能刪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這種變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文字 思想感情
2.原句更肯定更強(qiáng)烈
3.那就完全肯定“咬文嚼字”是壞習(xí)慣了
4.一句換一個說法而意味就改變了
5.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我們都要咬文嚼字
- 相關(guān)推薦
【《咬文嚼字雜談》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閱讀雜談》閱讀答案09-19
《閱讀雜談》的閱讀答案06-03
《閱讀雜談》閱讀訓(xùn)練及參考答案11-11
《等》閱讀答案06-11
等閱讀及答案05-20
低頭與昂首閱讀答案的閱讀題答案11-03
《芳樹閱讀答案》閱讀及答案參考11-09
材論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參閱09-05
閱讀的愉悅閱讀答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