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介紹】
這是一本花費二十八年時間撰寫而成的關于元稹的傳記,作者根據(jù)確鑿的證據(jù)、全新的論證,全面考論了元稹的方方面面,糾謬《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書中的錯誤記載,商榷魯迅、陳寅恪、岑仲勉等名家的權(quán)威結(jié)論,提出了與傳統(tǒng)觀點截然不同的許多新觀點,描繪了元稹的歷史本來面目,破解了中唐歷史上的`不少謎團,解決了學術(shù)界關于元稹問題一直無法自圓的諸多問題。
【詩人簡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孫,父元寬,母鄭氏。
元稹聰明機智過人,年少即有才名,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結(jié)為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給世人留下“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
元稹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chuàng)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chuàng)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于李紳。名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等,F(xiàn)存詩八百三十余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長慶集》
【作者簡介】
吳偉斌,男,江蘇吳江人,漢族,1943年出生。1966年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學院(現(xiàn)為南京大學)中文系,1978年考回母校,跟隨唐圭璋、孫望兩教授學習唐詩宋詞,授文學碩士學位。其后來江蘇古籍出版社工作,任編輯室副主任與編審職務。近二十年來編輯了如《唐代文選》、《中國話本大系》(56種)、《新編三百首系列》(14種)、《中古文學文獻學》以及《<人間詞話><人間詞>注評》、《謝榛全集校箋》等幾千萬字的書籍。二十八年來一直致力于唐代文學的研究,先后編撰出版《元稹評傳》、《一直被人冤屈誤解的“元才子”》、《元稹詩歌選注二百首》、《白居易全傳》、《新編近代愛國詩詞一百首》、《新“三言”“二拍”》等十多種著作,主編《文學人物鑒賞辭典》、《新編毛澤東詩詞鑒賞》,發(fā)表有關元稹白居易的專題論文五十多篇,在各出版社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香港《大公報》等報刊其他論文及各類文章計約六百多萬字。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奉儒守官的家庭 寄食親友的童年
第一節(jié) 艱難的時勢 敗落的家族
第二節(jié) 苦難的童年 好學的少年
第二章 三回榮登科第 初次仕職京城
第一節(jié) 明經(jīng)及第 揭褐人仕
第二節(jié) 試吏部考 授校書郎
第三節(jié) 登制科首 拜左拾遺
第四節(jié) 任職監(jiān)察 申冤南蜀
第五節(jié) 分司洛陽 糾謬東周
第三章 十年貶放外地閑職 兩次逐臨荒僻謫地
第一節(jié) 受辱敷水 譴棄江陵
第二節(jié) 出入槍林 平叛淮西
第三節(jié) 奉詔回京 貶逐通州
第四節(jié) 量移近地 閑置虢州
第四章 遇赦回到京城任職 一再身遭他人誣陷
第一節(jié) 返回長安 遷任翰林學士
第二節(jié) 含冤受屈 貶職工部侍郎
第三節(jié) 明誣辨冤 拜為同平章事
第五章 含冤出貶外任同州 英年卒于任所武昌
第一節(jié) 受誣罷相 冤貶同州
第二節(jié) 得罪豪富 移任浙東
第三節(jié) 被擠外放 出鎮(zhèn)武昌
第六章 海內(nèi)聲華并在身 篋中文字絕無倫
第一節(jié) 服務政治的文學主張 現(xiàn)實主義之創(chuàng)作道路
第二節(jié) 揭露黑暗的進步作品 反映社會之現(xiàn)實詩篇
第三節(jié) 喜聞樂見的寫作手法 淺切通俗之藝術(shù)特色
附錄一 元稹生平簡表
附錄二 本書引錄和參見篇名之書名、版本、卷次
【詩人生平】
元稹(zhěn)字微之,又字威明,唐代詩人。8歲喪父,母鄭賢能文,親授書傳。15歲以明兩經(jīng)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結(jié)為終生詩友。元稹登平判科(舊稱元稹登書判拔萃科,有誤)[2],授秘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舉明經(jīng)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為監(jiān)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quán)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后歷通州(今四川達州市)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為時論所非。長慶元年(821年)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年)為尚書左丞,五年,逝于武昌軍節(jié)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仆射。元稹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中堅力量,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chuàng)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chuàng)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于李紳。作有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為后來《西廂記》故事所由。有《元氏長慶集》60卷,補遺6卷,存詩八百三十多余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 卷。
【元稹評傳】相關文章:
《王安石評傳》讀后感范文12-04
《王安石評傳》讀后感1700字08-09
元稹詩詞12-22
元稹名言11-08
菊花 元稹06-02
白居易 元稹05-24
春曉 元稹05-18
元稹 行宮05-15
行宮 元稹11-25
《行宮》 元稹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