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席慕蓉的作品大家有沒有看過,那么她的作品會有哪些影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韺ο饺氐淖髌吩u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感謝閱讀。
讀者評價:
席慕蓉是抒情的,而作品中所運用的技巧更是表達出此一訊息,重覆的句型、問句的使用,文中充滿跳躍感,在不經意中仍有奇句,文體雖是散文,但詩的意味濃厚,這也是席慕蓉散文之作異于其它散文作家的。
臺灣著名詩人痖弦評價:
“現代人對愛情開始懷疑了,席慕容的愛情觀似乎在給現代人重新建立起信仰。”
中國文化報記者評價:
席慕蓉是一個以百轉千回的愛情詩、寫實寫意的行走詩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年輕人的著名詩者。
席慕容的寫作“折疊”著自己對原鄉(xiāng)、生活的愛!霸姼枰恢倍荚。詩歌是無所求的,讀詩也是無所求,寫詩也應該無所求,那個詩才活得起來!币彩沁@種“無用論”的讀詩心態(tài)和寫詩心態(tài),使得席慕容的詩歌總能讓人尋找到共鳴。特別是她對原鄉(xiāng)的向往,在城市化快速發(fā)展的當下,更讓移居其他城市的年輕人有了心靈的共鳴。
評論家沈齊認為,對“席慕蓉詩歌現象”的重新解讀,旨在對整個常態(tài)詩歌寫作的重新正名與定位。長期任運不拘、一味移步換形的中國新詩,正在逐漸清醒中認領一個守常求變的良性發(fā)展時期,而常態(tài)寫作的重要性,也正日漸凸顯。從這一觀點重讀席慕蓉,便可讀出一點尷尬中的啟示──市場將前衛(wèi)姿態(tài)由主流推向邊緣,時代又將一抹“邊緣光影”推為市場的熱點;市場無罪,時代無常,席慕蓉只是被動充當了大眾詩歌選民們的“最愛”,并無意中開啟了人們對常態(tài)詩歌寫作價值的重新認識──而在這一價值領域中,席慕蓉詩歌無疑占有重要的一席,并非錯愛與誤會。
流暢的語言表達,細膩的散文的書卷氣息在你的腦海中縈繞開來。給人的是一種雋永的語言,啟發(fā)人以理性思考人生問題。 席慕容的文章總的給人的印象一種莫名的爽快;主觀感受得到了滿足,觸發(fā)心靈深處不自覺的認同感以及對生命的深深思考。語言的極美、易懂,結構思路清晰,確實是發(fā)人深省的。字里行間透露出一份真的印象;真實的感受總能打動人的!
席慕容 — 散文評析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兩大方面,一是對花卉的描述,二是顏色的詞匯使用。在于“花”的描述上,各種花都能入文,其中又以荷花與她的關系最為密切。因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畫家的身份,在顏色的運用上,自然比較于其他作家貼切,形成她的一種特色。
花的描述
在席慕蓉的散文之中,除了人之外,多以花作為對象,或將花朵穿插在字句之中隱含某種象征意義。如“整棵大樹上滿了白花,又厚又綠的深色葉子把白花襯得特別耀,老遠就看到了……好大的一棵樹,深植在海邊的山崖上,在幾十年之前,當那些渡海而來的人剛剛開始在這個小島上棲身之時,這處山崖之上,一定曾經長滿這一類的海岸植物吧?我想當那一群人剛剛開始在這樹木底下搭建他們時小木屋時,一定以為這只是暫時的停留,以為不久就可以離開,所以才會蓋得這窘迫和雜亂無章的吧?”
每一位作家都有其最鐘愛的事物,席慕蓉特別鐘情于荷花。她畫荷花,也寫荷花。不過,她很少單獨的贊美荷花,她總是把荷跟人相連,或者藉由某件事情帶出荷花。在文學的批評上有所謂的‘文如其人’的說法,特別強調作家的生活環(huán)境與作品的文風表現之間的關系。探討此現象與席慕蓉的關系,可以從席慕蓉的生活環(huán)境及成長過程之中尋得解答。
席慕蓉出版了一本完全以寫荷,詠荷為內容的書,名之為《信物》。這本書的內容是用以席慕蓉的文章和針筆畫來交叉營造全書的氣氛,顯出對荷花的贊頌與熱愛。不僅客觀仔細的寫景,也主觀的寫情,使整個作品呈現情景交融的感覺,物我合一的情境。
搭配顏色的運用
同時作為畫家的席慕容,在文中形容花的色彩,也較一般作家更為敏銳細膩,使得作品有更鮮活的感覺。其意象的建構有大半是建筑在顏色的使用上,呈現給讀者的文章,不再只是死板平面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立體畫面。
慕蓉利用顏色搭配花卉的描寫,將所要傳達的抽象意念,明確且清晰的意象化。使得讀者在閱讀作品時,非常容易進入席慕容所要表達的情緒之中。
- 相關推薦
【對席慕蓉的作品評價】相關文章:
《離騷》作品評價09-02
席慕蓉詩集08-15
席慕蓉經典散文07-09
席慕蓉的《鄉(xiāng)愁》08-01
席慕蓉的獨白09-05
席慕蓉經典美文08-13
席慕蓉經典名句09-08
席慕蓉印記05-13
席慕蓉經典詩集06-21
席慕蓉《青春》賞析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