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意思是在文字上再三琢磨修改!胺磸(fù)推敲”就是反復(fù)琢磨,一再修改。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王安石反復(fù)推敲的詩句,你知道是哪一首詩嗎?
王安石反復(fù)推敲的詩句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后選定了“綠”字。因為其它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xiàn)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
王安石反復(fù)推敲詩句的故事:
王安石是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川縣)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當宰相后,決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堅決反對,沒幾年就被罷了官。他在京城閉居無聊,決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兒。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lián)P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蘇省南京市),路過于京口(令江蘇省鎮(zhèn)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時,船靠碼頭,不再走了。他站在船頭上,極目西望,但見青山隱隱,江水滔滔,春風綠野,皓月當空,觸景生情,更加懷念起金陵鐘山(又名紫金山)的親人來了。他走進船舶,拿出紙筆,略一思索,就寫了一首題名《泊船瓜洲》的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寫完后,王安石覺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后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斑^”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tài),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一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想到這里,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為了突出他反復(fù)推敲來之不易的那個“綠”字,王安石特地把“綠”寫得稍大一些,顯得十分醒目。
一個“綠”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這個“綠”字就成了后人所說的“詩眼”。后來許多談煉字的文章,都以他為例。
【拓展延伸】
賈島反復(fù)推敲的故事
唐朝有個詩人叫賈島。有一天,他騎著毛驢外出,在路上一面走,一面作詩,其中有兩句是:“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賈島反復(fù)地吟誦這兩句詩,還用手做著推敲的姿勢,是“推門”好呢,還是“敲門”好呢?他一時定不下來。
這時候,文學(xué)家韓愈經(jīng)過這里。按當時規(guī)定,官員來了,行人都要讓路?墒琴Z島仍然在低著頭吟詩,不覺一頭撞到了韓愈的儀仗隊里。
公差馬上把賈島從驢背上拽下來,推到韓愈眼前。賈島只好把作詩的事講了。韓愈聽后不僅沒有責備賈島,反而笑著對賈島說:“還是‘敲’字好啊!”
【王安石反復(fù)推敲的詩句】相關(guān)文章:
王安石的詩句01-29
王安石臘梅的詩句02-02
王安石的名言詩句12-15
王安石著名的詩句12-11
關(guān)于王安石的詩句12-10
元日王安石的詩句12-09
思鄉(xiāng)王安石的詩句12-06
王安石詩句大全12-17
王安石的鄉(xiāng)愁的詩句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