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三字經》讀后感5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字經》是一本千古名著,在好看的同時,它也蘊含著巨大又深刻的道理,大家快來聽聽這些有趣的故事和領悟這些深刻的道理吧!
其中第一小結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彼v的道理是:每個人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一樣的,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受生活環(huán)境和后天教育的影響,行為習慣也就越來越不一樣了。所以我們要從小養(yǎng)成好的習慣。成為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很好的人。
接下來的是:“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边@句話還有一個小故事呢!“孟子的母親知道小孩子一定要有好的成長環(huán)境,便堅持給孟子選擇一個好鄰居,前后共搬了三次家。最后他們搬到了學校旁邊,孟母看著孟子多么熱愛學習,終于放下心來。可孟子也有調皮的時候,有一天,他竟然逃學啦!這可把孟母氣壞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身邊,當著他的面把織布機上的梭子折斷。梭子折斷后就不能織布了。孟母這樣做,是為了告訴孟子一個道理——學習也是不能中斷的,中斷后就會一事無成!倍嗌偃硕疾皇禽斣诹顺晒Φ钠鹋芫上,而是因為沒有堅持到底,輸在了前往成功的道路上。所以,大家必須要懂得只有堅持,才能成功的道理。
最后,我還要跟大家說:“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里的故事含義更深刻:“宋朝時期,有一個孩子名叫仲永,五歲的一天,他在家里忽然大哭起來,吵著要紙要筆。他的父親很驚奇——小仲永從沒接觸過這些東西,要它干什么?但還是向鄰居借來了紙筆。小仲永拿起筆就寫了一首詩,文采和內容都很像樣。他的父親連忙拿給村里的秀才們看,大家都稱奇。從此后,就不斷有人來請他們父子去做客,有的還拿出一些錢,讓仲永當場表演做詩。他父親很高興,帶著小仲永到處表演,卻沒有讓小仲永看一本書學習新的知識。轉眼間,小仲永已經十二三歲了。這一天,他見到大政治家王安石,又當場寫了一首詩。王安石拿起來看來看去,怎么都不像傳說中的那樣精彩。又過了幾年,仲永的才能完成消失了,變成的跟普通人沒有兩樣。王安石知道后,非常感慨,他心想——有才智的人不好好讀書,結果尚切這樣可悲,普通人再不好好學習,肯定會一事無成!闭埓蠹乙欢ㄒ獔猿秩W習。
大家一定要記住這些道理,好嗎?
- 相關推薦
【小學《三字經》讀后感500字】相關文章:
小學生三字經09-22
三字經小學生版09-24
小學三字經全文帶拼音07-23
小學生的三字經全文10-21
《三字經》兒歌及《三字經》全文06-08
三字經10-24
《三字經》作者及新舊《三字經》版本06-17
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三字經05-13
《三字經》在小學教育中的作用和意義05-12
小學三字經主題班會(通用13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