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一種抒發(fā)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該怎么寫好散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什么是散文
“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
中國六朝以來,為區(qū)別于韻文和駢文,把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史書在內,概稱“散文”。后來又泛指詩歌以外的所有文學體裁。
隨著時間的發(fā)展,散文的概念由廣義向狹義轉變,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如今的散文,是一種重在寫實,充滿詩意,自由活潑,篇幅短小,不拘格律聲韻,側重于反映和表現內心體驗與情感的迅速簡捷文學樣式。一般分為抒情散文、記敘散文和議論散文三種類別。
二、散文有哪些特征
1.形散神聚
“形散”主要是說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表現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fā)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發(fā)表議論,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
“神聚”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么廣泛,表現手法多么靈活,無不為更好的表達主題服務。
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選材上應注意材料與中心思想的內在聯系,在結構上借助一定的線索把材料貫穿成一個有機整體,散文中常見的線索有:
、乓院猩羁桃饬x或象征意義的事物為線索;
、埔宰髌分械摹拔摇眮碜骶索,以“我”為線索,由于寫的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侃侃而談,自由暢達,使讀者覺得更加真實可信、親切感人。
2.意境深邃
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
作者借助想象與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的依次寫來,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3.語言優(yōu)美凝練富于文采
所謂優(yōu)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生動活潑,富于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
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樸,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yōu)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經常讀一些好的散文,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培養(yǎng)高尚的思想情操,還可以從中學習選材立意、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怎樣寫好一篇散文
想著手寫一篇散文,可以從選材、構思、意境、筆法和語言五個方面入手。
1.選材
大千世界,林林總總,小至滴水之微,大至世界風云變幻,均可進入散文世界,因而散文的材料具有廣泛性、多樣性、美感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特點,作者應從廣闊的生活海洋和豐富的內心世界中去發(fā)現、去開掘、去提煉。
首先,調動主體感知,在生活中發(fā)現美。法國雕塑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鄙⑽淖髡哌x材的過程,就是從生活中發(fā)現美的過程。因此,我們應具有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
其次,加強思索紀念,在心靈里“拾貝”。雨果曾說:“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心靈。”可見,人的內心世界是無比豐富廣闊的。我們一定要學會從生活中去開掘豐富的寶藏。注意三點:
、佟八贾幸娭椤保磳ι钪衅椒驳氖挛,經過深入思考,提示出令人深思的理念來。
②“憶中拾貝”,一個人的人生經歷是豐富多樣的,有順有逆,有好有壞,有美有丑,因此“憶”是人生的一座倉庫!我們可以從“憶”中去拾取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③“想中取萃”,就是說在想象和向往中,選取那些“萃”葉和精華。
最后,選取“筍尖”和“菜心”式的材料。秦牧在《散文創(chuàng)作談》中指出:“筍尖比筍身好吃,菜心比菜梗好吃,廚房大師傅深知‘此中三味’的。但是,有的人寫起文章來,卻忘記了這個道理,不去區(qū)別什么是生活材料中的筍尖和筍身,菜心和菜梗;撿到一些有點兒光澤、有些兒意義的事情就寫,結果只能寫出很平常的作品。”這是很有見地的經驗之談。
哪些是“筍尖”和“菜心”式的材料呢?主要是指富有獨特個性、極具典型意義和新鮮生動的材料。
2.構思
構思要奇特,主要是抓住以下環(huán)節(jié),才能給文章增添詩美。
、俨蹲届`感 巴爾扎克說:“偶然性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蓖瑯,散文作者也要善于捕捉“偶然”的靈感,才能文思不竭,保持創(chuàng)作長流的源頭活水。
②重視立意 散文的“意”應做寬泛的理解,它也許是一種思想,一種觀點,一種見解,也許是一種感受,一種情緒,一種意趣,貴在新穎和深刻。
、圻x好角度 同一事物,從正反側、左中右、上中下不同的方位去觀察,就會呈現多樣性和多面性。構思要奇特,作者就要像畫家和攝影師一樣,找到新的最佳的表現角度。
、軜嬎汲善 在自由靈活、不拘一格、瀟灑自如的行文中,要求思路清晰,文理自然;在勻稱和諧的格局中,做到波瀾起伏,曲折多姿。
3.意境
意境是散文“美”的靈魂,指散文作者的情與所描繪的客觀的境(景)交相融合而熔鑄在作品中的優(yōu)美的藝術境界,即所謂內情與外物的統一,具有引人聯想和產生共鳴的特征。它主要有詩情、哲理、畫意和諧趣構成。主要靠意向的捕捉、理想的追求和聯想與移情來創(chuàng)造意境。
4.筆法
常見的散文筆法主要有記事寫人法、繪景托物法、布局安排法和意旨顯露法。實際上,無論何種手法最終都是圍繞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5.語言
散文的語言―定要有文采,有情味,具有美感。因為散文篇幅短小,語詞精粹,容不得半點語言渣滓。
秦牧說:“一座大山上有小堆的亂石,時常無損于大山的壯觀。但如果―個小園中有一堆亂石,就很容易破壞園林之美。”
同樣,散文的語言一定要精粹和優(yōu)美,因為任何冗詞敗筆在有限的篇幅里都會顯得格外的刺眼和難于掩飾。雖然,散文的語言不如詩歌那樣精煉,也不如小說那樣富有個性,但它樸素、瑰麗、蘊蓄、飄逸,具有強烈的美感。
四、如何鑒賞散文
散文鑒賞,重點是把握其“形”與“神”的關系。散文鑒賞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讀散文要識得“文眼”
凡是構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寫得含蓄的詩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鑒賞散文時,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畫龍點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領會作者為文的緣由與目的!拔难邸钡脑O置因文而異,可以是一個字、一句話、一個細節(jié)、一縷情絲,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讀散文要抓住線索
讀散文要抓住線索,理清作者思路,準確把握文章的立意。
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線索是文章的脈絡,二者是緊密聯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線索,便可對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且也是對作者謀篇布局本領的鑒賞,從而透過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傳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線索通常有以下幾種:
。1)以事物的形象為線索,如巴金的《燈》;
。2)以感情的發(fā)展為線索,如楊朔的《荔枝蜜》;
。3)以時間順序為線索,如劉白羽的《長江三日》;
。4)以空間順序為線索,如朱自清的《綠》;
(5)以人物活動為線索,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6)以事理為線索,如唐韜的《瑣憶》。
3.注意散文表現手法的特點
注意散文表現手法的特點,深入體會文章的內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為了使讀者具體感受到所寄寓的豐富內涵,作者常常對所寫的事物作細致的描繪和精心的刻畫,就是所謂的“形得而神自來焉”。我們讀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點,由“形”見“神”,深入體會文章內容。
4.注意展開聯想,領會文章的神韻
聯想的方式有:
、俅撌剑喝纭东C戶》“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
、谳椛涫剑喝纭锻恋亍芬浴巴恋亍睘橹行纳l(fā)開去,寫“熱愛生活,保衛(wèi)土地,建設土地”;
③假托式:如《白楊禮贊》;
④屏風式:如《風景談》。
注意豐富的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到虛,這樣才能體會到文章的神韻,領會到更深刻的道理。
5.品味散文的語言
一大特色是語言美。好散文語言凝練、優(yōu)美,又自由靈活,接近口語。優(yōu)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詩情、畫意。
杰出的散文家的語言又各具不同的語言風格:魯迅的散文語言精練深邃,矛盾的散文語言細膩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語言氣勢磅礴,巴金的散文語言樸素優(yōu)美,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清新雋永,冰心的散文語言委婉明麗,孫犁的散文語言質樸,劉白羽的散文語言奔放,楊朔的散文語言精巧。
一些散文大家的語言,又常常因內容而異。如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的語言,鋒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語言,絢麗如云錦;《風箏》的語言,凝重如深潭。體味散文的語言風格,就可以對散文的內容體味地更加深刻。
6.了解情技
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寫作技巧,掌握諸如渲染、鋪墊、象征、伏筆、照應、懸念、襯托、過渡等技巧有利于鑒賞散文,把握美文實質。
散文的要素:
1、散文的語言要優(yōu)雅。這可以看做是風韻:文詞的準確、考究與機巧——人人心中有,他人筆下無;字詞的節(jié)奏——音韻上高低錯落;行文的鋪排——長短句式的搭配,等等。當然,如果只是耽于文字的精巧、辭藻的華麗,又很容易出現情境空洞,成了單純地追求語言快感,再美怕也是“媚而無骨”,文章軟綿綿的,立不起來。
2、散文要具有張力。散文要想立得起來、戳得住,就要有張力。具體到散文而言,就表現為表象“言”,與它的實質“物”之間的距離大小以及聯系的緊密程度。好的散文在于它的 “言”與“物”不是同時存在于一個層面上,“物”是隱藏在“言”的后面的,不是停留在言的表面的,是需要去體會和發(fā)現的。語言要做到表象和實質有距離,但又可以順利地由此及彼,是需要有暗示以及潛在的引導功能的。要讓文本成為一條表面上風平浪靜、內在卻波濤洶涌的大河。字面上讀來沖淡平和,然而閑適之意還未盡興,不知不覺間,卻已被引領到另外一種情緒之中,讓閱讀者進入到一個廣闊深邃的情感空間。也就是說,好的語言,不僅僅是在于字面上所表現的意思,而在于語言暗示出多少東西、傳達了多大的信息。就是要 “言外有意”“弦外有音”,看似平常的文字,卻隱匿著深邃的精神秘密和思想火花。這樣縱深與宏闊,峰回路轉、曲徑通幽的文本才有魅力。
寫好散文的五點要求:
一、題旨(立意)。
精華文章,應內容獨具創(chuàng)意,角度新穎,有打破傳統的意識和表現,做到了立意出新,題材出新,表現手法出新,文體風格比較獨特;蛘咴趧e人涉及到的題材、立意上,在縱橫深廣程度上又有新領域的開掘、發(fā)展、突破。
二、思想含量和情感濃度。
對人生、人性、人的靈魂以及人間苦難等,既有關愛、悲憫情懷,又有積極的考量及靈魂拷問,從而把個人生活感受、生命體驗和人生經驗上升為社會經驗,并鏡像化、細節(jié)化構成較強的表現力、感染力,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寬度和厚度,并集娛樂性與教化力于一體。
三、布局和節(jié)奏。
一般說應視角巧,進入快,富有詩歌、音樂的節(jié)奏美。同時層次清楚,銜接自然,布局合理,起承轉合圓潤完整,有較高的情技。(倒敘、橫截、延聯、翻尾等為另例。)
四、語言魅力程度。
做到了文字流暢,富于表現力,既不塞滿,也不稀薄,簡而不柴,厚而不膩,手法純熟,文采斐然,有閱讀的快感和美感。而不是將題旨和蘊意直接“說”出來,避免了“說教式”、“評書式”,而具有可讀、可品性! ∥,遵章守規(guī)。即必須是嚴格遵守了國家對網絡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在涉及敏感問題時,言論不出軌,不突破底線。
- 相關推薦
【該怎么寫好散文】相關文章:
怎樣寫好散文隨筆09-08
對聯該怎么貼01-18
春聯該怎么貼呢01-30
散文應該怎么寫09-08
怎么樣寫散文04-06
描寫好事新貌的經典好句09-21
該放手的句子10-13
該放手了的句子03-02
季羨林散文精選《漫談散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