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的代表作,其影響頗為深遠。那么你知道高三語文《沁園春長沙》知識點有哪些嗎?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三語文《沁園春長沙》知識點梳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沁園春·長沙》知識延伸整理一
。、文學(xué)體載的種類:
文學(xué)體載可分為小說、散文、戲劇、詩歌四大類。
2、中國詩歌發(fā)展的脈絡(luò)。
。、詩歌的分類:
、虐搭}材可分:田園詩(代表人陶淵明)。
山水詩(代表人王維)。
邊塞詩(代表人岑參)。
此外還有諷喻詩、打油詩等。
、瓢磧(nèi)容可分:敘事詩、抒情詩、史詩、哲理詩等。
、前葱纬煽煞郑焊衤稍、民歌體、自由詩、散文詩等。
、葟臅r間上可分:古體詩、近體詩、詞、曲、新詩。
。础⒃姼璧乃膫特點:
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樂性。
。、詩歌按表現(xiàn)內(nèi)容的方法可分:
、刨x:直接陳述鋪敘;
、票龋杭创虮确;
⑶興:即先借用別的事物來引發(fā)所詠之詞。
。丁⒃~:
、琶Q: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最初叫“曲子”、“雜曲子”、“曲子詞”,后來也稱過“樂府”(如《東坡樂府》),也有叫“詩余”、“琴趣”的,一般叫“長短句”。
、圃~牌:原是詞的音樂曲調(diào)的名稱,因它是可合樂演唱的詩體,故需標明曲調(diào)。如“沁園春”、“水調(diào)歌頭”等。
、窃~題:即詞的標題名稱。如“長沙”、“游泳”等。
、仍~序:有些詞為了說明寫此詞的緣由,在詞題與正文間寫有說明。如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
、砷牐涸~的一段叫一闋,是從音樂上的名稱而來的。
、史诸悾盒×睿ǎ担缸忠詢(nèi)),中調(diào)(59~90字),
長調(diào)(91字以上),最長不過240字。
、颂钤~:詞有嚴格的規(guī)定,“調(diào)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寫詞之人,須按詞牌規(guī)定的格式,韻律填寫,稱為填詞。
。、常見詞牌前兩句的字數(shù):
、艖浗希ǎ场ⅲ担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
⑵憶秦娥(3、7)
西風(fēng)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⑶念奴嬌(4、3)
大江東去,浪淘盡。
⑷沁園春(4、4)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
、汕迤綐罚ǎ、5)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视烙鰳罚ǎ、8)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怂{(diào)歌頭(5、5)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⑻西江月(6、6)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偷麘倩ǎǎ、4)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
、武较常ǎ、7)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
同一詞牌,它的總體字數(shù)是一樣的,句數(shù)有時略有不同。
高三語文《沁園春長沙》知識點梳理二
相關(guān)文體常識
1、詞:詞興起于隋唐,盛行于宋,配樂歌唱,句式不齊,也稱曲子、曲子詞、樂府,或長短句。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依據(jù)字數(shù)來劃分。小令 58字,中調(diào) 59—90字,長調(diào)91字以上。
2、詞牌則是一首詞的詞調(diào)。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其段數(shù)、句數(shù)、韻律,每句的.字數(shù)、句式、聲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規(guī)格。詞牌決定了這首詞的字數(shù)、句數(shù)、和平仄的聲韻。
3、詞的標題是詞的內(nèi)容的集中體現(xiàn),它概括了詞的主要內(nèi)容。
整體感知
以詩人的活動為主體,找出表現(xiàn)全詞線索的動詞 上闋:立、看、悵、問(寫景) 下闋:憶、記 (敘事)
品讀上闋
思考1:如何理解起句“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正常語序為:寒秋,(詩人)獨立(于)橘子洲頭,(望)湘江北去。 為何要倒裝?
詩歌語言常用變序,這里將“獨立”置前,增強了表現(xiàn)力。它用一個“特寫”鏡頭把人物從景中推出,凸現(xiàn)出主人公的形象。
思考2:“獨立”寫出了什么樣的形象?
“獨”字讓我們似乎看到了特立獨行的.詩人在深秋的季節(jié)里,獨自一人站在橘子洲頭,望著向北奔流不息的江水,憂思萬千!
思考3: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意象:山 林 江 舸 鷹 魚 如何描寫這些景物【角度、手法】
看 遠眺 山上 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近觀 江中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色彩絢麗、生機勃勃】
仰視 天空 鷹擊長空,
俯視 水底 魚翔淺底,
思考4:這幾句中哪些詞表現(xiàn)力特別強?
TIPS:分析寫景的語言,也就是分析精妙的詞的用法。對于景物描寫中的靜景我們往往要注意形容詞和副詞;對于動景我們往往要注意動詞。
“萬”字寫出了山之多
“遍”字寫出了紅之廣
“染”化靜為動,寫出了變紅的動態(tài)過程 “漫”字寫出了江水溢滿之狀 “透”字寫出了水之清
“爭”字活現(xiàn)出千帆競發(fā)的熱鬧場面。 “擊”,準確的表現(xiàn)了鷹的矯健身姿,有氣勢 “翔”,精當(dāng)?shù)拿枥L出游魚在水中像鳥一樣盤旋的狀態(tài),輕快自在。 “競”字有力地突出了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思考5:“秋天”在詩詞中常常充滿了肅殺、感傷的情調(diào),本詩為什么沒有? 這與一個人的氣度、胸襟、性格、身份有關(guān)。他不是一介普通書生,是叱咤風(fēng)云的一代偉人,胸懷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風(fēng)范,奮發(fā)向上的永不消沉的樂觀性格,所以他的詩詞充滿豪情壯志。
品讀下闋
倒裝句: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曾攜百侶來游 理解:這一句承上啟下,由寫景到敘事。上闋是“獨立”,而這里是“百侶”,由“獨”到“百”不僅引發(fā)了對往昔戰(zhàn)斗生活的回憶,對戰(zhàn)友的回憶,而且表明了雖“獨立”但不“孤單”,因為作者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恰同學(xué)少年,風(fēng)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 思考:這幾句話塑造了一群怎樣的青年人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塑造了一批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風(fēng)華正茂、奮發(fā)有為、胸懷天下、無私無畏、敢于斗爭的青年人形象。
2、抒發(fā)了作者不受羈絆、風(fēng)流大度、以天下為己任的革命豪情。
如何理解“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里既是實寫,也是虛指,實寫作者和同學(xué)搏擊風(fēng)浪,虛指革命的決心和斗志。表現(xiàn)了當(dāng)年他們激流勇進、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和樂觀向上的豪情壯志,也是對一切有志獻身革命的志士仁人的號召動員。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誰主沉浮”的問題。
全詞總結(jié)
內(nèi)容 上闋:記今游、獨游,寫景為主,描繪湘江絢爛多彩的秋色圖 下闋則憶昔游、群游,敘事為主,抒發(fā)凌云壯志、革命豪情。
藝術(shù)手法
上闕——景中寓情
下闕——敘事抒情,情中顯志
【《沁園春·長沙》知識延伸整理】相關(guān)文章:
《沁園春·長沙》文學(xué)體裁知識延伸復(fù)習(xí)09-21
沁園春·長沙知識點整理08-24
《沁園春長沙》知識要點11-11
《沁園春長沙》的知識要點11-11
《沁園春·長沙》的知識全解11-13
《沁園春·長沙》知識全解09-04
教案案例:《沁園春·長沙》知識拓展10-26
沁園春長沙知識要點與能力訓(xùn)練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