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沁園春·又是年時》是宋代此人王炎午的詞。初見于《元草堂詩馀》卷下。這首詞作于宋亡之后。全詞借傷春感懷,表達故國之痛。詞的上片從春景入筆,以較多文字寫春光駘蕩,游人如醉;下片則轉(zhuǎn)寫感慨,抒發(fā)情懷。
【原文】
沁園春
又是年時,杏紅欲臉,柳綠初芽。奈尋春步遠,馬嘶湖曲①;賣花聲過,人唱窗紗。暖日晴煙,輕衣羅扇,看遍王孫七寶車。誰知道,十年魂夢,風雨天涯!
休休何必傷嗟。謾贏得、青青兩鬢華!且不知門外,桃花何代②;不知江左,燕子誰家③。世事無情,天公有意,歲歲東風歲歲花。拼一笑,且醒來杯酒,醉后杯茶。
【注釋】
①湖曲:湖邊。
②桃花何代:唐崔護《游城南》:“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贝酥改隁q變遷。
、垩嘧诱l家:唐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贝酥笢嫔W兓 。
【賞析】
全詞借傷春感懷,表達故國之痛。詞的上片從春景入筆,以較多文字寫春光駘蕩,游人如醉;下片則轉(zhuǎn)寫感慨,抒發(fā)情懷。
詞的上片由三層內(nèi)容組成。起三句為一層,總寫春色明媚。作者選取杏與柳作為描繪春光的代表。杏、柳都含有春的詩意!澳槨薄把俊痹谶@里作動詞,是說杏花欲露臉。柳眼欲抽芽,正是新春景象。而作者在寫春光之前,先著一句“又是年時”。是寓有感慨之意,即這番景象,與往年一樣!皩ご翰竭h”至“看遍王孫七寶車”共七句,是第二層。寫人們的游春、賞春活動。如果說前一層重在寫“自然”的話,那么這一層就是側(cè)重寫“人事”了。這七句中有一條時間發(fā)展的暗線,包括了從早春到暮春的整個春天的游樂活動。內(nèi)容很豐富;遠郊的尋春,湖曲的馬嘶,穿街過巷的賣花聲,碧紗首里的唱歌人,暖暖的陽光,縹緲的晴煙,輕衣、羅扇以及王孫游春的七寶車,一句一景,目不暇接。這七句用一個“奈”字領(lǐng)起。意思是說:對如此這般的春光。我該怎樣去領(lǐng)受呢?顯然,詞人面對一派升平歡樂景象。深深地陶醉了,結(jié)處筆鋒急轉(zhuǎn):“誰知道,風雨天涯!”從情景極妙處猛然跌入眼前凄風苦雨般的現(xiàn)實中。那十年之前的諸多美景化成了一場空夢,被歷史的風雨卷到了海角天涯。
下片緊承“誰知道”三句,抒發(fā)詞人十年來郁結(jié)于心的悲傷感慨。但詞人卻正話反說:“休休何必傷嗟!”好像在作自我寬慰,但他寫上緊接著說:“謾贏得,青青兩鬢華!”從一個“贏”字上,讀者看到了詞人不可平復(fù)的悲憤。他為了挽救南宋危亡。傾家蕩產(chǎn),親履戎行,出生入死,到頭來南宋仍歸于滅亡。盤盤皆輸,步步艱難,他主觀上想贏得的,全都落了空。他所“贏得”的,只有原來的黑發(fā)換成了花白!
“且不知”四句有遁跡避世和憑吊亡宋之意!捌匆恍Α比,則緊承“歲歲”句意,交代作者在眼下春光之中極度悲苦的生活情態(tài)。這與上片回憶中的春光行樂圖形成了一個極強烈的對比。從這個對比中,表現(xiàn)了作者的思想立場。他對故國的魂縈夢繞之情和不知燕子誰家的亡國之痛,就不言而喻了。
【作者介紹】
王炎午(1252-1324)初名應(yīng)梅,字鼎翁,別號梅邊,安福(今屬江西)人。淳祐間,為太學(xué)上舍生。臨安陷,謁文天祥,竭家產(chǎn)助勤王軍餉,文天祥留置幕府,以母病歸。文天祥被執(zhí),特作生祭文以勵其死。入元,杜門卻掃,肆力詩文,更其名曰炎午,名其所著曰《吾汶稿》,以示不仕異代之意。泰定元年卒,年七十三。《南宋書》、《新元史》有傳。今存詞一首,見《元草堂詩馀》卷下。
- 相關(guān)推薦
【《沁園春·又是年時》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沁園春》鑒賞11-04
沁園春的鑒賞06-11
《沁園春.雪》鑒賞09-24
沁園春·長沙鑒賞03-21
《沁園春·長沙》的鑒賞09-18
《沁園春長沙》鑒賞11-14
《沁園春》的鑒賞要點分析07-31
《沁園春·除夕》的詩詞鑒賞02-05
《沁園春》古詩原文及鑒賞06-11
《沁園春·雪》的審美鑒賞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