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lǐng)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閱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江城子秦觀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①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②變做:縱使。
(1)概括“楊柳”“飛絮”意象的內(nèi)涵,并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情感。(4分)
答:“楊柳”“飛絮” 意象的內(nèi)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無依、離愁別緒。(2分)這首詞抒發(fā)了抒發(fā)暮春傷別之情,也抒發(fā)了愁情別恨。(2分)
(2)詞中“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一句是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中化用而來,請比較兩者的異同。(4分)
答:共同點:都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將滿腔愁緒比作湯湯江水,都抒發(fā)了愁緒之多,之盛,之綿延。(2分)不同點:李詞運用明喻和擬人手法,秦詞運用暗喻;李詞抒發(fā)的是亡國之痛,秦詞抒發(fā)的是離別之苦,可見手法和內(nèi)容不同。(2分)
3.請結(jié)合“楊柳”“飛絮”兩個意象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思想情感。(3分)
4.請從修辭手法角度賞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3分)在古代中寫愁的名句很多,請寫出用相同修辭手法寫“愁”的詩句。(1分)
參考答案
3.柳色,通常能使人聯(lián)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傷別。這楊柳不是任何別的地方的楊柳,而是靠近水驛的長亭之柳,所以當年曾系歸舟,曾有離別情事這地方發(fā)生。暮春時節(jié),柳絮漫天飛舞的姿態(tài)常常會撩亂人的思緒,這首詞借楊柳、飛絮抒發(fā)了春景逝去,青春易逝的感慨和離愁別恨之情。(評分標準:答出“青春易逝”“離愁別恨”各1分,結(jié)合意象分析1分。)
4.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將滿腔愁緒比作湯湯江水,描寫了愁緒之多,之盛,之綿延,抒發(fā)了離別之苦。相同手法的句子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王實甫《長亭送別》)(評分標準:手法1分,具體解析1分,情感1分。相同修辭的名句只要用比喻和夸張(主要是比喻)寫愁,書寫正確,均給分。)
拓展知識:
1、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抒寫別恨,為懷人傷別之作。按秦觀熙寧、元豐及元祐間多次入京出京。此詞所詠為春令。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三月,秦觀坐黨籍,改館閣?保鰹楹贾萃ㄅ。其離京時間,正與詞中“飛絮落花時候”相合。詞當作于此時。此外幾次離京,則多在秋冬間。
2、整體賞析
此詞上片前三句寫初春的離別,并未出現(xiàn)告別的對象而悲淚滂沱,已寓無限隱情!拔鞒菞盍喝帷泵菜萍儗懢埃瑢崉t有深意。因為這柳色,通常能使人聯(lián)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傷別!芭喝帷钡摹叭帷弊,便有百種柔情,“弄”字則有故作撩撥之意。賦予無情景物以有情,寓擬人之法于無意中!皸盍喝帷钡慕Y(jié)果,便是惹得人“動離憂,淚難收”。以下寫因柳而有所感憶!蔼q記”兩句轉(zhuǎn)為憶舊,“多情”指戀人,“系歸舟”指飄泊重逢的激動。“碧野朱橋”是當日系舟處所,又是今日處境。“當日事”唯存記憶,而眼前是“人不見,水空流”。即謂再度離別,再度“歸來”時,已無人“系舟”,只見水流!八樟鳌比直磉_的惆悵是深長的。這幾句暗示這楊柳不是任何別的地方的楊柳,而是靠近水驛的長亭之柳,所以當年曾系歸舟,曾有離別情事這地方發(fā)生。那時候,一對有情人,就踏過紅色的板橋,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這兒話別。一切都記憶猶新,可是眼前呢,風景不殊,人兒已天各一方了。
過片“韶華”句為議論,道破人生真理,此理雖為常理常情,但由詞人體味人生后道出則有極哀切的意蘊!吧厝A不為少年留”是因為少年既是風華正茂,又特別善感的緣故,這青春不再,年華易衰,才是“恨悠悠”的終極原因。此悠悠長恨,當然將詞人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傷感融注其間了!昂抻朴疲瑤讜r休?”兩句無形中又與前文的“淚難收”、“水空流”唱和了一次!帮w絮落花時節(jié)一登樓”說不登則已,“一登”就這楊花似雪的暮春時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是一個極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將從篇首開始逐漸寫出的淚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盡地向東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這比喻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逐漸匯合,水到渠成的。此喻在李后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比喻基礎(chǔ)上,又翻出一層新意,乃脫胎換骨,點鐵成金之法。
此詞寫柳,妙在“弄春柔”一語,筆意入微,妥貼自然,把擬人手法于無意中出之,化無情之柳為多情之物;此詞寫愁,妙引而不發(fā),語氣微婉,最后由景觸發(fā)一個巧妙的比喻:清淚、流水和離恨融匯成一股情感流,言盡而情不盡。全詞結(jié)構(gòu)布局極縝密。下片“飛絮落花”印上片“楊柳弄春柔”;“登樓”印“離憂”;“春江都是淚”印“淚難收”;“韶華不為少年留”總提全詞命意,天然渾成,意態(tài)兼善,神韻悠長。
3、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北宋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虛,號邗溝居士,學者稱淮海先生。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于舊黨,被視為元祐黨人,紹圣后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相近。有《淮海集》四十卷、《淮海居士長短句》(又名《淮海詞》)。
- 相關(guān)推薦
【江城子秦觀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浣溪沙秦觀閱讀答案12-19
春日 秦觀閱讀答案04-17
《江城子》秦觀04-21
《鵲橋仙》秦觀閱讀答案11-30
秦觀鵲橋仙閱讀答案05-30
秦觀與陳與義《春日》閱讀答案06-25
踏莎行 秦觀閱讀答案04-13
行香子秦觀閱讀答案07-16
臨江仙秦觀閱讀答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