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jīng)》在中國醫(yī)學有很高地位,后世歷代有所成就醫(yī)家,無不重視此書。曾被譯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對世界醫(yī)學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小編帶來的《內經(jīng)》玉版論要篇。
《內經(jīng)》玉版論要篇
【原文】黃帝問曰:余聞揆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翻譯】黃帝問道:我聽說《揆度》、《奇恒》所指的內容各不相同,應當怎樣運用呢?
【原文】岐伯曰: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請言道之至數(shù),五色脈變,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至數(shù)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機。
【翻譯】岐伯回答說:《揆度》是權衡和度量疾病的深淺的!镀婧恪肥钦f明異常疾病的。請允許我談談其中最重要的道理,《五色》、《脈變》、《揆度》雖然所指不同,但道理只有一個,就是觀察色脈之間有無神氣。人體神機的運轉是不回折的,若回折就不能運轉,人也就失去了生生之機!這個道理是極其重要的,色脈的診察雖然淺近,而微妙之處卻在于察神機。把它記錄在玉版上,以便與《玉機真臟論》參合應用。
【原文】容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見淺者,湯液主治,十日已;其見深者,必齊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見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脫,不治,百日盡已。脈短氣絕死;病溫虛甚死。
【翻譯】面色的變化,表現(xiàn)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應分別審察其主病的要領。若病色淺的,說明病情尚輕,可用五谷湯液調治,十天可以治愈;若病色深的,說明病情較重,須用藥劑治療,二十一天可以治愈;若病色過深的,說明病情更重,必須用藥酒治療,一百天才能治愈;若面色枯槁不澤、顏面瘦削,為不治之癥,到一百天就要死亡。若脈象短促而陽氣虛脫的,是死證;溫熱病而正氣極虛的,也是死證。
【原文】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為逆,下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右為從。易,重陽死,重陰死。陰陽反他,治在權衡相奪,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翻譯】病色表現(xiàn)在面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應分別審察其主病的要領。病色卜移為逆,下移為順;女子病色在右側的為逆,在左側的為順;男子病色在左側的為逆,在右側的為順。如果病色變更,變順為逆,在男子則為重陽,是死證,在女子則為重陰,也是死證。若陰陽相反,應盡快權衡病情的輕重,采取適當?shù)闹委煷胧,使陰陽趨于平衡,這就是《奇恒》、《揆度》的目的。
【原文】搏脈痹躄,寒熱之交。脈孤為消氣;虛泄為奪血。孤為逆,虛為從。行奇恒之法,以太陰始,行所不勝曰逆,逆則死;行所勝曰從,從則活。八風四時之勝,終而復始,逆行一過,不復可數(shù)。論要畢矣。
【翻譯】脈象強勁搏指有力,肢體疼痛沉重、或痿軟不能行走,這是寒熱之邪侵犯人體、邪氣亢盛所致。脈孤而無胃氣說明化源將絕,元氣耗散;脈見虛弱而又兼泄利,為陰血損傷。凡脈見孤絕為逆,脈見虛弱為順。運用《奇恒》的方法,從手太陰肺經(jīng)寸口脈來研究,出現(xiàn)"所不勝"的脈象叫做逆,預后多不良;出現(xiàn)“所勝”的脈象叫做從,預后良好。自然界八風、四時之間的相互勝復,是循環(huán)無端、終而復始的,一旦失常,就不能用常理來推斷了。至此,則《揆度》、《奇恒》的要點都論述完畢了。
拓展閱讀:《內經(jīng)》閉目養(yǎng)生13式訣
閉目養(yǎng)神是養(yǎng)神修性的一種簡便易行而又收效明顯的方法。道醫(yī)認為,神是人體生命活動和精神活動的總稱,對身心健康關系重大。
《黃帝內經(jīng)》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笨梢娚竦某浜,關系到人的壯老;神的得失又關系到人的昌亡,人體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注于目。
閉目可以養(yǎng)生,閉目養(yǎng)神對于中老年人以及終日勞心用腦或長期使用目力者,是大有裨益的。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閉目養(yǎng)生法主要有以下13式:
一、閉目養(yǎng)心
在日常諸事紛擾、頭昏腦脹時,找一清靜之地,正襟危坐,雙目閉合,眼瞼下沉,調勻呼吸,意守丹田。
良久則頭腦清醒,心平氣和,心靜如水,煩惱漸漸消失,進入靜謐祥和狀態(tài),機體陰陽氣血通達順暢,心理平衡,情緒愉悅,頭腦清晰,渾身輕松。
二、閉目降氣
凡遇憤憤不平或遭受屈辱,于暴躁難捺之時,要理智地控制情緒,離開是非之地,閉目思量。同時用自己的雙手食指輕輕壓在眼瞼上,微微揉搓,到眼珠發(fā)熱發(fā)脹,便覺胸膛悶塞頓開,肝火胃氣下降,躁怒平息,心情和緩。
三、閉目行悅
在憂郁悲傷、失望空虛、心煩意亂之時,退避靜舍,閉目獨坐,盡量默憶,想象以往得意歡愉之事,即會覺得心神平衡,悲傷煩亂之情就會逐漸消失。
四、閉目臥思
人有三種思維方式:第一為睜眼思維方式,第二為夢境思維方式,第三即是閉目思維方式。閉目思維是一種臨界思維“現(xiàn)象”,即臥而不寐,閉目臆想聯(lián)翩。
在這種思維狀態(tài)下,大腦排除了外界的干擾,又處于充血、充氧狀態(tài)。如此,可促使大腦細胞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以提高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五、閉目消食
吃完飯后閉目休息10~30分鐘,再去睡午覺、散步或是做別的事情。這對肝臟的保養(yǎng),尤其是對有肝病的人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人們吃完飯(尤其是午飯,因為吃的一般都比較多)后,體內的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內參與食物消化,如果再行走、運動,血液就會有一部分流向手足,此時,流入肝臟的血流量就要減少到50%以上。
如果肝臟處在供血量不足的情況下,正常的新陳代謝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對肝臟的損害。
六、閉目賞樂
你可以常常閉目聽一些自己喜愛的音樂和戲曲。優(yōu)美的旋律可增進大腦活動,調節(jié)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使人產(chǎn)生心曠神怡的感覺,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七、閉目解乏
勞逸結合對老年人來說十分重要,當身體勞動累了,或讀書、看報、寫字疲乏的時候,不妨閉目靜養(yǎng)片刻,這對迅速恢復精力和養(yǎng)生保健都大有益處。
八、 閉目釋煩
常言道:“眼不見,心不煩!边@話是很有道理的。意思是說閉上眼睛不但可以養(yǎng)目,而且可以靜心。心靜則神安,神安則災病不生,福氣永存。
遇到繁雜吵鬧的場合或自己不愿看的場面,又不便避
九、閉目養(yǎng)陽
老年人適當閉目靜心曬曬太陽,可以養(yǎng)陽。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克勞瑟發(fā)現(xiàn),如果不是嚴重高血壓癥,經(jīng)常曬太陽能夠降低血壓。當人的皮膚受到陽光照射時,便會產(chǎn)生維生素D,維生素D參與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
十、閉目動行
老年朋友們不妨試試,找一處清凈之地雙目微閉,全身放松,以盡可能慢的動作打一套太極拳,充分體會緩慢柔韌,圓滑連貫的要領,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十一、閉目強記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日漸衰退,常常會遇到要記起某個人、回憶某件事,一時半會兒就是想不起來,抓耳撓腮甚是痛苦。
此時不妨閉目靜心幾分鐘,待全身放松,心平氣和后,或許會靈機一現(xiàn),豁然開朗。
十二、閉目神游
靜坐閉目,給想象插上翅膀,飛向野外,觀靈山秀水,望天高云淡,聽飛瀑松聲,游長江大!藭r心怡神馳,心靈與天籟之聲竊竊私語,天人合一,會有一種身輕如燕的感覺。
人到老年,不能日行千里,卻能神行萬里,這種“精神”暢游非常有益健康。
十三、閉目靜息
老年人睡眠欠佳是常有的事,遇到一時睡不著,或半夜醒來再難以入睡時,千萬不要心煩意亂,即使不能入睡,靜息也能達到養(yǎng)生的效果
譯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揆度、奇恒的診法,運用的地方很多,而所指是不同的,究竟怎樣運用呢?
岐伯回答說:一般來說,〈揆度〉是用以衡量疾病的深淺。奇恒是辨別異于正常的疾病。請允許我從診病的主要理數(shù)說起,五色、脈變、揆度、奇恒等,雖然所指不同,但道理只有一個。
就是色脈之間有無神氣。人體的氣血隨著四時的遞遷,永遠向前運轉而不回折。如若回折了,就不能運轉,就失去生機了!這個道理很重要,診色脈是淺近的事,而微妙之處卻在于觀察神機。把它記錄在玉版上,可以與玉機真藏論合參的。
容的五色變化,呈現(xiàn)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應分別其深淺順逆之要領。如色見淺的,其病輕,可用五谷湯液調理,約十天就可以了;其色見深的,病重,就必須服用藥劑治療,大約二十一天才可恢復;如果其色過深,則其病更為嚴重,必定要用藥酒治療,須經(jīng)過一百天左右,才可痊愈;假如神色枯槁,面容瘦削,就不能治愈,到一百天就要死了。
除此以外,如脈氣短促而陽氣虛脫的,必死;溫熱病而正氣虛極的,亦必死。
面色見于上下左右,必須辨別觀察其要領。病色向上移的為逆,向下移的為順;女子病色在右側的為逆,在左側的為順;男子病色在左的為逆,在右的為順。如果病色變更,倒順為逆,那就是重陽、重陰了,重陽、重陰的預后不好就會死。
脈象搏擊于指下,是邪盛正衰之象,或為痹證,或為躄證,或為寒熱之氣交合為病。如脈見孤絕,是陽氣損耗;如脈見虛弱,而又兼下泄,為陰血損傷。凡脈見孤絕,預后都不良;脈見虛弱,預后當好。
在診脈時運用奇恒之法,從手太陰之寸口脈來研究。就所見之脈在四時、五行來說,不勝現(xiàn)象〈如春見長夏脈,夏見秋脈〉,為順,預后良好。至于八風、四時之間的相互勝復,是循環(huán)無端,終而復始的,假如四時氣候失常,就不能用常理來推斷了。至此,則揆度、奇恒之要點都論述完了。[1]
- 黃帝內經(jīng)第玉版論要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內經(jīng)》玉版論要篇】相關文章:
黃帝內經(jīng)第十五篇玉版論要10-19
《內經(jīng)》玉機真臟論篇04-20
內經(jīng)素問:刺要論04-23
《內經(jīng)》脈要精微論04-20
《內經(jīng)》經(jīng)典論釋04-21
《內經(jīng)》瘧論03-22
黃帝內經(jīng)第十九篇玉機真藏論03-31
《內經(jīng)》舉痛論03-22
內經(jīng) 上古天真論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