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yī)史博物館編撰的《文物選粹》一書,收有一幅彩繪《內(nèi)經(jīng)圖》,系清宮如意館藏品;這幅圖畫出自何人何時,未加注明。做為道教教理的圖說形式,北京白云觀也有同樣一幅,是木刻板,黑白圖。道教中稱它"繪法工細,筋節(jié)脈絡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竅要"(語見白云觀藏圖)。把圖像、詩歌、隱語集于一紙,是明清之際養(yǎng)生類書的典型風格,像高濂的《遵生八箋》、周履清的《赤鳳髓》、龔居中的《萬壽丹書》及清代醫(yī)學家曹無極的《萬壽仙書·諸仙導引圖》等,都附有圖示,但以上插圖在于以神仙名譽規(guī)定導引動作,《內(nèi)經(jīng)圖》則重在描畫人之身內(nèi),與嘉靖、萬歷年間的《性命圭旨》的插圖,又屬一類風格,故又稱《內(nèi)景圖》。關于它的創(chuàng)制時間,我們可以綜合落款、題詩、畫風三個方面,尋其答案。
就落款而言,白云觀藏圖下留有收藏者素云道人的"會心"文字,全文是:
此圖向無傳本,緣丹道廣大精微,鈍根人無從領取,是以罕傳世。予偶于高松山齋中檢觀書畫,此圖適懸壁上,繪法工細,筋節(jié)脈絡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竅要。展玩良久,覺有會心,始悟一身呼吸吐納即天地盈虛消息,茍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過半矣。誠不敢私為獨得,爰急付梓,以廣流傳。素云道人劉誠印敬刻并識。板存京都白云觀。
時間是"光緒丙戌年荷月上浣"--光緒十二年陰歷六月上旬。
從以上文字中,我們可以得到三點啟示:
其一,道教中將《內(nèi)經(jīng)圖》視為內(nèi)丹作品。
其二,白云觀版是臨摹而來,并非首創(chuàng)。
其三,它的創(chuàng)制時間的下限當在"光緒丙戌年"之前。
再看《內(nèi)經(jīng)圖》的題詩,雖然傳世版本各異,卻都題有一首七律:
鐵牛耕地種金錢,刻石兒童把貫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nèi)煮山川。
白頭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問此玄玄會得,此玄玄外更無玄。
這首詩出自《呂祖全書》,是清初順治年間道教信士劉體恕等扶乩托名之作,上圖時略有字詞的改動或是誤抄,這里不再細說。再看清初的道教,龍門第七代律師王常月,從隱居的嵩山北上京師,"奉旨主講白云觀,賜紫衣凡三次,登壇說戒,度弟子千余人"(清完顏崇實《昆陽王真人道行碑》)。一時間一度出現(xiàn)了道教史上的龍門中興之勢,即順乎時局的需要,贏得了統(tǒng)治者的禮遇,所以一貫尊崇喇嘛教的清庭收有推崇呂洞濱的道教龍門內(nèi)丹學派的《內(nèi)經(jīng)圖》,并非怪事。倒是在順治、康熙、雍正之后,"道流卑*,不宜濫廁朝班",已是乾隆一朝的.公開歧視,紫禁城從此給道教擺上了"閉門羹",在其后清庭一百七十年的飄搖風雨中,日漸衰老的道教,已失其獻圖之路矣。據(jù)此,我們說,彩繪《內(nèi)經(jīng)圖》當是清初作品,如果就道教謎辭結合《內(nèi)經(jīng)圖》畫風,進行一番考據(jù),就更能充分地說明這一點了:
大約在春秋之際,我國典籍中出現(xiàn)了一種叫"廋辭"或"隱"的文學游戲,這在《國語》、《呂氏春秋》、《韓非子》上,都有記載!秶Z·晉語》:"有秦客廋辭于朝,大夫莫之能對也!"
大約在漢魏時,吳中的"高門弟子"魏伯陽,將其姓名隱入了"委時去害……"的廋辭中,且他的"詞韻皆古,奧雅難通"的《周易參同契》,經(jīng)五代的彭曉推崇發(fā)揮之后,道教奉之為"丹經(jīng)王",從此,道教內(nèi)丹學派的含蓄、曲隱的風格,因之樹立了。
兩宋的道教,不僅在政治上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于理法上,也正處于一個在三教同爐中"燒煉"的重要時期,而道教典籍的玄遠、隱晦的表述方法,則始終沒有脫離文化習俗的軌道,此際問世的"南宗祖書"《悟真篇》之被后世王守仁斥為"誤真篇",多少總會與它的語言曖昧有些牽涉吧。
在明代受謎戲風格影響而出現(xiàn)的《性命圭旨》一書,可謂是文化習俗的大趨勢的枝端,結出的道教之果。而清初的《內(nèi)經(jīng)圖》,在創(chuàng)意風格上,直接承嗣了《性命圭旨》的畫風,不同之處是圖示更加藝術化和形象化了。如果不是那首"鐵牛"詩的提示,讀者很難發(fā)現(xiàn)《內(nèi)經(jīng)圖》所繪的原來是一個"人體"!舉個例子:在《性命圭旨》的《反照圖》上標注的"昆侖頂"、"祝融峰"等丹家所謂的"上丹田"部位,《內(nèi)經(jīng)圖》直以峰巒之狀描繪,使整個人形"完全隱入了"山水"之中。道教謎辭與圖畫的結合,更形象地講述了道教內(nèi)丹修煉的經(jīng)旨,為后修煉者提供了方便之徑。
丹詩破譯
丹詩破譯
1、鐵牛耕地種金錢——指搬運腎氣,搬運工夫有牛車、羊車、鹿車之分,因為初煉,故用牛車。所種金錢,隱喻所耕耘收獲乃珍貴者,借喻金丹。
刻石兒童把貫穿——把金錢貫串,天機在其中,須珍而重之?淌瘍和,暗喻刻圖者。兒童把貫串成北斗,《破迷正道歌》云「若遇神仙親指訣,捉住北斗周天輪」,此之謂也。
一粒粟中藏世界——小宇宙等同大宇宙,丹頭種子即整個生命之源。
半升鐺內(nèi)煮山川——山川大宇宙,玄機亦同鐺內(nèi)烹煮工夫。主在火候。
白頭老子眉垂地——白頭者,氣也。指氣從督脈上,再引導陰液沿頭面下降。
碧眼胡僧手托天——手托天指搭鵲橋,任督二脈因舌頂上顎而使氣暢通。
若問此玄玄會得——明通造化之機,此工夫是終極。
此玄玄外更無玄——除此以外,并無其他。
2、我家端種自家田——人身中有可耕之田,不用外求。
可育靈苗活萬年——身中之田可養(yǎng)活生命,長生不死。
花似黃金苞不大——所開之花是金花,不太大。金花即真炁。初起之苞為丹種,幼嫩而細小。
子如玉粒果皆圓——大小僅似粟米。
栽培全藉中宮土——意是工夫的重點。
灌溉須憑上谷泉——氣往上走,上丹田有液下流。
有朝一日功行滿——火候足,工夫到,直至功行果滿。
便是蓬萊大羅仙——大羅金仙,仙界中之最。
3、眾妙之門何處求,機關撥轉水逆流;萬丈深潭應見底,甘泉涌起滿山頭——水逆流,因腎水往上沖,故逆流。腎氣為后天功能,自先天腎水出,全賴「鐵牛耕地」所致,牛車搬運上山脊之象。山頭,即頭頂。腎氣到頂,自口中生津液而為甘泉涌起。此乃氣多生液、任督相通之貌。
4、腎神名玄冥、字育嬰——見《黃庭經(jīng)?心神章第八》。
5、心神名丹元、字守靈——見《黃庭經(jīng)?心神章第八》。
6、肝神龍煙字含明——見《黃庭經(jīng)?心神章第八》。
7、肺神皓華字虛成——見《黃庭經(jīng)?心神章第八》。
8、膽神龍曜字威明——見《黃庭經(jīng)?心神章第八》。注意:此圖五臟欠脾,六腑只提到膽。脾為中央土,以意喻之,乃交接水火之媒介,修煉工夫本已有之,不可或缺,故不作煉臟腑神之用。至于膽,此為六腑之一。本來五臟均主藏精不泄,六腑主傳化物而不藏,但功能上膽卻藏五臟之精汁,故特別予以強調。后世以「三焦」替代膽為六腑之代表角色,如「六字訣」。
9、后三關:尾閭下關、夾脊中關、玉枕上關合稱三關。此三關之位置,發(fā)展至鐘呂,有不同之描述!鹅`寶畢法?肘后飛金晶第五》鐘呂認為,天柱為上關,相當于頸椎第三節(jié)下;神道為中關,相當于胸椎第五節(jié)下;命門為下關,相當于腰椎第二節(jié)下。
10、前三丹田:下丹田氣海、中丹田絳宮、上丹田泥丸。
11、十二樓臺藏秘訣——十二重樓,即喉軟骨。秘訣者,此在氣液相交之際,咽津或咽氣以逆求丹種之謂也。
12、陰陽玄牝車——玄牝,是萬物所由生之所。陳摶借用為「煉精化氣」之預備工夫。此借玄牝車喻丹種之出現(xiàn),在陰陽混沌于橐龠,真炁由此而出之貌!独献?第6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3、水火交接地——此地劃于下丹田,說明真炁萌生于此,《悟真篇》云「要知產(chǎn)藥川源處,只在西南是本鄉(xiāng)」,及「依他坤位生成體,種在乾家交感宮」,皆是此意。
14、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路徑此為根——氣必循夾脊上行,此乃煉氣的基本方法。氣到頭頂,頭頂上有泥丸宮,為修煉之終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