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劉禹錫沒有從正面描寫牡丹的姿色,而是從側(cè)面來寫牡丹。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賞牡丹原文翻譯以及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注釋】
妖:艷麗、嫵媚。
格:骨格。牡丹別名“木芍藥”,芍藥為草本,又稱“沒骨牡丹”,故作者稱其“無格”。在這里,無格指格調(diào)不高。
芙。杭瓷徎。
國色:原意為一國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絕,艷麗高貴。
京城:指唐朝的京師長安,長安是唐代的首都、京城。
【譯文】
庭前的芍藥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開花的季節(jié)引得無數(shù)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長安城。
【賞析】
詩中一個"賞"字,總攬全局、直貫通篇,意境全出。
詩中"真國色"三字,力重千鈞,擲地有聲,牡丹與芍藥、 荷花相比,雍容華貴、艷壓群芳,才產(chǎn)生"動京城"的效應(yīng),神韻畢現(xiàn)。
通過寫芍藥的'妖無格和荷花的凈少情,和牡丹進行對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擬人:"妖無格"與"凈少情"比喻:"真國色"這首詩借賞牡丹抒發(fā)表達了當(dāng)時人們對牡丹的喜愛和尊寵。同時,運用了以下藝術(shù)手法:
(1)烘托手法的運用:這首詩寫了三種名花,褒貶都極有分寸。寫芍藥"妖",是寫其艷麗、嫵媚之態(tài),并非貶意;寫荷花"凈",是潔凈之意;詩人并沒有因為突出牡丹而將這二花寫得一無是處,但為了突出牡丹,詩人還是將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處寫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貴富麗、令人喜愛,這是側(cè)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擬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強詩歌的藝術(shù)感染力。牡丹美得秀麗多姿,美得雍容華麗,美得絢麗嬌絕,美得驚世駭俗。
【創(chuàng)作背景】
牡丹是中國特產(chǎn)的名花,春末開花,花大而美。唐代高宗、武后時始從汾晉(今山西汾河流域)移植于京城,玄宗時猶視為珍品。此詩即寫唐人賞牡丹的盛況。關(guān)于此詩的創(chuàng)作時間與地點,由陶敏、陶紅雨校注的《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根據(jù)詩中用李正封“國色”之語推測此詩為大和二年(828)至五年(831)作者在長安所作;瞿蛻園的《劉禹錫集箋證》認為,此詩作于唐大和年間作者重入長安之時;高志忠的《劉禹錫詩編年校注》認為,此詩與《渾侍中宅牡丹》作于同時;吳鋼、張?zhí)斐亍秳⒂礤a詩文選注》疑此詩為永貞革新時所作。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間擢進士第,登博學(xué)宏辭科。授監(jiān)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托政治內(nèi)容!吨裰υ~》、《柳枝詞》和《插田歌》等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拓展——關(guān)于牡丹的詩句
1、若教解語應(yīng)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羅隱《牡丹花》
2、鶯澀馀聲絮墮風(fēng),牡丹花盡葉成叢! 顿浝钍档せㄆ蛞责T行》
3、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钌屉[《牡丹》
4、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王維《紅牡丹》
5、更值牡丹開欲遍。酴醿壓架清香散。——歐陽修《漁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
6、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白居易《牡丹芳》
7、能歌小妾,輕羅團扇,醉歸來牡丹亭院!獑碳峨p調(diào)·賣花聲》
8、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拙右住顿I花/牡丹》
9、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赌档ぁ
10、和夢卷簾飛絮入,牡丹無語正盈盈!愔稉v練子·花影亂》
11、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欄欲綻時。天下更無花勝此,人間偏得貴相宜。
12、輕暖與輕寒,又是牡丹花候。
13、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
14、顏色無因饒錦繡,馨香惟解掩蘭蓀。那堪更被煙蒙蔽,南國西施泣斷魂。
15、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16、牡丹花、如人半醉,抬頭不起。
17、天下真花獨牡丹。
18、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19、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20、數(shù)日非關(guān)王事系,牡丹花盡始歸來。
21、淺畫香膏拂紫綿。牡丹花重翠云偏。
22、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
23、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
24、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25、其奈明年好春日,無人喚看牡丹花。
26、簾卷春寒小雨天。牡丹花落盡,悄庭軒。
27、須是牡丹花盛發(fā),滿城方始樂無涯。
28、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29、憑誰傳語牡丹花,為做取、東君些主。
30、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賞牡丹原文翻譯以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賞牡丹劉禹錫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3-04
劉禹錫《賞牡丹》的原文和賞析11-12
清明原文翻譯以及賞析09-26
劉禹錫賞牡丹賞析11-12
送別原文翻譯以及賞析 王之渙10-08
劉禹錫《賞牡丹》原文和注釋譯文及賞析11-12
劉禹錫《賞牡丹》的賞析10-16
水調(diào)歌頭·游覽原文翻譯以及賞析 黃庭堅10-07
黃庭堅詩歌《訴衷情》原文翻譯以及賞析09-29
滕王閣序原文翻譯以及賞析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