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二首》是唐代文學(xué)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劉禹錫傳世作品中,有竹枝詞十一首,分兩組,這兩首詩是其中一組。第一首詩寫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的心情。
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譯文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紅艷艷的開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著旁邊的懸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見了,認(rèn)為丈夫的喜愛如同這桃花轉(zhuǎn)瞬即逝,而無限的憂愁就如這源源不斷的江水。
鑒賞
頭兩句寫眼前景色:“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上句寫滿山桃花紅艷艷,下句寫江水拍山而流,描寫了水戀山的情景,這樣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對詩中的女子來講,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無限痛苦:“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這兩句是對景抒情,用的是兩個比喻:花紅易衰,正像郎君的愛情雖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絕,正好像自己的無盡愁苦。
這兩句形象地描繪出了了這個失戀女子的內(nèi)心痛苦。比喻貼切、動人,使人讀了,不禁為這個女子在愛情上的不幸遭遇而深受感動。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用江水比擬亡國之痛的深沉悠長,歷來被人們稱為寫愁的名句,其實這正是從“水流無限似儂愁”一句脫胎而來的。
這首詩和前首詩一樣,用的也是民歌常用的比興手法,先寫眼前水戀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來作比喻,抒寫愁緒,從而形象地描繪出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全詩比喻新穎別致,形象感強。
詩人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組詩一共九首,寫于公元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劉禹錫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xué)習(xí)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當(dāng)?shù)孛窀璧那V,制成新的《竹枝詞九首》,描寫當(dāng)?shù)厣剿L(fēng)俗和男女愛情,富于生活氣息。體裁和七言絕句一樣。但在寫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語言清新活潑,生動流暢,民歌氣息濃厚。
【劉禹錫 竹枝詞】相關(guān)文章:
竹枝詞劉禹錫11-29
《竹枝詞》劉禹錫賞析12-07
劉禹錫和竹枝詞06-19
劉禹錫竹枝詞賞析11-29
劉禹錫《竹枝詞》唐詩鑒賞10-30
劉禹錫《竹枝詞》古詩鑒賞11-13
劉禹錫竹枝詞全文譯文11-12
劉禹錫的竹枝詞賞析10-16
劉禹錫《竹枝詞》愛情詩11-26
劉禹錫《竹枝詞》原文翻譯及賞析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