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世稱劉隨州。其詩氣韻流暢,意境幽深,婉而多諷,下面是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劉長卿謫仙怨賞析,一起看看吧。
《謫仙怨》
劉長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悵孤舟解攜。 鳥向平蕪遠(yuǎn)近,人隨流水東西。
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 獨恨長沙謫去,江潭春草萋萋。
譯文
一個晴朗的日子,斜陽低掛在天邊,一葉孤舟載著友人離去,此刻是何等令人惆悵!鳥兒在平曠的原野上遠(yuǎn)近地飛翔,好似人隨流水各奔東西。愿白云將自己的思念帶給千里萬里之外的友人,愿那一輪明月載著我的愁思隨著溪水帶到友人的身邊。友人貶謫去的苦恨讓人難以言狀,就如那江邊繁茂的春草一樣雜亂而無際。
賞析
首句寫景,“落日初低”,正是別時情景,傍晚送別,倍增離愁。第二句便寫離別,必從解纜將別之時寫起,行文逼入險仄,好。如劫法場,必待午時三刻,動人心魄之時,掣刀掄劍,乃見其龍蛇飛舞之力也。又初字妙,雖從別時寫起而別前依依不舍,黯然消魂,自可想見。臨別之時,盤桓逗留,不覺日落西山,潛其光輝,乃驀然驚醒,此謂“初低”也。
三四句言鳥則時遠(yuǎn)時近,人則或東或西。然則人亦如鳥耶?而鳥時遠(yuǎn)時近,不離平蕪;人或東或西,杳如流水,且鳥生雙翼,往來如電,平蕪一日可盡,人在羈旅,前途迢遙,何日是我歸期?須知此一句,不是寫同病相憐,正是自傷人不如鳥也。
下闕寫千里萬里,白云只在眼前,前溪后溪,明月觸處可見,此處化用太白“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太白詩更多思念之執(zhí)著,故一往情深,此詩更多失落之惆悵,故低徊無限。末一句,寫春草萋萋,無限離愁,亦如春草,所謂“萋萋滿別情”也,所謂“更行更遠(yuǎn)還生”也。
拓展閱讀:《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劉長卿
送李判官之潤州①行營②
萬里辭家事鼓鼙③,金陵④驛路楚⑤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注釋】
1.潤州:州名,在今江蘇鎮(zhèn)江市。
2.行營:主將出征駐扎之地。
3.事鼓鼙:從事軍務(wù)。鼓鼙,軍用樂器。
4.金陵:一般指今江蘇省南京市,但唐時把潤州也稱為金陵,這里即指潤州。
5.楚:古代楚國,現(xiàn)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
【白話譯文】
你離別家鄉(xiāng)不遠(yuǎn)萬里去從事軍務(wù),西去的云彩飄在金陵的路上。江畔迷人的春色留不住你,青青的芳草也好像在為你送行。
【賞析】
潤州,故治在今江蘇鎮(zhèn)江,距金陵相近,因此唐人也稱潤州為金陵。詩人送一位做判官(地方長官的僚屬)的南方朋友赴軍,深厚的友情,傾注于這首情意依依的詩中。
前二句先寫出分別之因與所到之地,首句句內(nèi)倒裝,應(yīng)是“辭家萬里事鼓鼙”,“萬里”徑置句首,突出此行迢迢,是為長離之別,為下文作了鋪敘。“事鼓鼙”,指從事軍務(wù),“金陵(潤州)驛路”是馳馬赴往所在,但并非目的地,只是臨時駐扎的“行營”,還將繼續(xù)奔赴“楚云西”,即安徽淮南一帶,古屬楚地。而次句含示:將取道金陵行營
還將向西邊的楚地進(jìn)發(fā)。不說楚地,而說“楚云”,意在明辭家“萬里”之遙,透出詩人眺望遠(yuǎn)方,關(guān)切友人征途迢迢的行程。上二句意緒明白,就空間的遙遠(yuǎn)敘寫別意,末二句再從時間角度向前一層,說明揮手匆匆。“江春”有春水綠波,送君南浦之傷思。“草色青青”含“萋萋滿別情”式的意緒,觸動“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的情懷,這于作者,自所難免。然而這里拋開送者之情,而著眼于別者之意。既覷定行者,又不落言筌。說“江春不肯留行客”似乎它原來能留行客,而此番卻故意“不留”了。從軍者別得急急,送別者卻情思深深,希望再有個“勸君更進(jìn)一杯酒”的小敘機(jī)會,種種情意,見于言外,因此,末句的“草色青青送馬蹄”,既是指江春不僅家鄉(xiāng)固有,而且,一眼望去,春色不盡、青青無際,將護(hù)送著友人伴其而去。另一面惜別、欲留的情意,也隨著這無盡的青青草色展開,難舍難別的友情轉(zhuǎn)化為青草對馬蹄的依戀。
【劉長卿謫仙怨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劉長卿《謫仙怨》賞析10-20
劉長卿《謫仙怨》閱讀答案及賞析08-02
謫仙怨 劉長卿 譯文05-28
劉長卿《初聞貶謫》與《謫仙怨》11-25
劉長卿《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22
劉長卿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20
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10-26
余干旅舍劉長卿賞析09-10
《聽彈琴》劉長卿賞析11-25
劉長卿《聽彈琴》賞析09-13